黄剑平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高校农科类专业职高班《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探讨
黄剑平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针对高校农科类职高班学生中学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下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更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获,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层教学;高校农科类专业
长江大学农科类专业(农学、植保、农资、水产、动科、园艺等)每年都招收一部分来自职业高中的本科新生,由这些学生组成的班级,称之为“职高班”。职高班的学生高考时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一门专业课,他们的中学化学知识基础普遍较薄弱且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未能按正常课程要求修完中学化学,还有部分学生只是在初中阶段学过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由无机化学、分析化学2门课程整合而成,是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学习的基础化学课程,具有内容多、头绪杂、知识跨度大而授课学时较少(56个学时)的特点。如何让职高班学生学有所获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在不改变原有班级建制的情况下,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学习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而将其分为不同层次的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1]。分层教学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其目的在于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1 教学对象的分层
教学对象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为了掌握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等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组织一次化学基础知识摸底考试。根据问卷调查以及摸底考试的结果,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A层(化学基础相对较好,对化学兴趣浓厚,学习能力较强);B层(化学基础一般,有学好这门课的主观愿望);C层(化学基础差,仅以能通过这门课为目标)。分层的过程是教师了解和熟悉学生、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的过程,所以应采取师生共同协商的办法来进行。同时,学生的层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学习情况随时作适当的调整,从而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2]。
2.2 教学目标的分层
确立明晰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将学生分层后,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按不同层次制定相应的分层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差、理解能力不强的C层学生,应以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为目标;对于化学基础一般的B层学生,在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应用性知识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对于基础较好、学习理解能力较强的A层学生,在大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与补充研究性内容,扩大知识面,拓展学生的思路与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3 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各取所需,全员参与。每次上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针对各层次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先利用部分时间讲授全体学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完成基本教学目标,余下的时间进行课堂知识的拓展(主要针对A层学生)和精准“扶贫”(主要针对C层学生)。课堂中可设置不同深度的问题与习题,进行分组练习、分类指导[3]。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难度的问题。比如,对于直观的实验现象、简单的是非判断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让C层的学生来回答,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经常有“露脸”的机会,并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概念性、应用性等方面的问题,应由B层的学生来完成,教师随时作适当的提示和点评;对于综合应用、研究性等方面的问题,则由A层的学生来尝试解决,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4 课后作业的分层
为了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数量不等、难易程度不同的课后作业。C层学生的作业主要涉及课堂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性习题,学生可以通过复习回顾教材相关内容而找到答案;B层学生的作业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直接的、简单的应用;A层学生的作业则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综合性的应用。鼓励学有余力的低层次学生“挑战”高一层次的作业习题,对低层次学生取得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2.5 教学评价的分层
由于职高班的学生一般在高中阶段未能按正常课程要求修完中学化学,化学基础较差,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设置为40%(普通班则占比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课堂练习、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平时测评等方面,评价时尽量淡化起点差距,强化分层达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此外,教师要时刻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平台上的进步,各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相应的标准,都应获得及时准确的评价,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成功的喜悦中继续努力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3.1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如何让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而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同时,在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层次上,由于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4]。另外,由于分层教学中采取动态管理,学生的层次将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适时调整,在这种情况下,A层的学生通常不甘愿降到B、C层,同时B、C层的学生希望能晋升到高一级的层次,这样便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康心态。
3.2 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时,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以及教学进度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上往往难以兼顾到所有的学生,往往采取“齐步走”、“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分层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真正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保证了基础好的学生能“吃得饱”,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吃得好”,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吃得了”。这样,既适应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良好的学习风气得以形成,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3.3 提升了教师业务水平
实施分层教学,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同一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套方案、一种模式、一个标准面对全体学生的做法,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不断优化备、教、辅、改、查等各个教学环节,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促使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最终提高业务水平。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下运用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可以使教学活动更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分层教学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总之,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引导到位,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取得良好成绩。
[1]周光明,彭红军.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构建“和谐”教学新模式——高校分层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6):69~71.
[2]吴方琼,曾仁权,杨新斌.农科《基础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6~99.
[3]刘威,龚淑华,刘晓瑭.农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1,(1):68~70.
[4]刘卫东.中职化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2010,(7):34~36.
[编辑] 李启栋
2017-03-10
黄剑平(1964-),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与研究,jianping1018@163.com。
G642
A
1673-1409(2017)14-0078-03
[引著格式]黄剑平.高校农科类专业职高班《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4(1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