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颖
(沈阳市安宁医院,辽宁沈阳 110164)
缬沙坦是一种临床常用降压药物,用于治疗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效果[1]。本次研究以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为例,研究常规治疗联合缬沙坦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结果如下。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临床资料,其中25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冠心病、23例为心律失常、17例心力衰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4.43±12.78)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2.65±13.1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我院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常规综合治疗,仔细询问患者入院前用药情况,指导行常规检查,嘱患者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糖饮食为主,开始每天口服10 mg辛伐他汀(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按照1次/d用药,当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减少剂量[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前期按照80 mg/d,1次/d用药,服药7 d后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适当调整为40~160 mg/d,若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或禁忌症则继续服药[3]。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等改善情况,并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疗效评价根据《心血管病诊疗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心悸、眩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心功能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心悸、眩晕、呼吸困难等症状显著改善,心电图、心功能各项指标稳定。无效:均未达到以上要求。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x±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硬化等临床常见病均属于心血管疾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来说,长期、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心、肾等靶器官损害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关键。临床上针对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限制饮食、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减轻与控制体重,戒烟,低脂饮食,限制饮酒,经常活动,调整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睡眠,避免情绪波动及过度劳累,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助于疾病预后的关键。
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类药物,临床常用于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治疗。通过促使血管紧张素II的I型受体封闭,促使血管紧张素II血浆水平升高,刺激未封闭的AT2受体,从而达到舒张血管,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血压的作用,用药同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心律,因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少,安全性较高。针对心血管疾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1] 程飞,兰军,涂昌,等.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3,43(21):141-142.
[2] 荣子胜.联合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7(21):97.
[3] 陈登宇.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3(1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