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 传统文学意味深长 碰撞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的一生,便是认认真真淘洗污秽、萃取精华的锻炼过程。
2016年5月25日,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对很多人来说,杨绛是女神无疑。她有完美的爱情,幸福的家庭,杰出的成就,而她整个人自始至终都是从容优雅的代名词。作为一代名人,她的人生并不顺风顺水,如何走过战争与动荡,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不争不慌的状态,是杨绛身上最大的谜。
或者答案,就在她自己的阐述里: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杨绛酷爱读书,并将这一习惯保持了一生。她的这一爱好来源于父亲,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读书是他的一大嗜好,杨绛喜好和父亲谈论读书,同时又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审美。比如,杨绛喜爱李煜的词,父亲推崇杜甫的诗。
就读书这件事,他们父女二人还有过这样的对话:“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活了。”无论是留学英国,还是耄耋之年,杨绛最大的爱好也只是回家读点书,做点学问。
对于名誉荣辱,杨绛一向看淡,她更在乎的是身边人如何,生活能否有尊严地继续。1951年秋,知识分子改造大会开始。杨绛被控诉一场,她的内心却也淡定,只是看透。第二天,她还特地打扮了一番,拎着菜篮去了校内菜市。那是学校人最多的地方,倔强的杨绛想着,她倒要看看诸人的嘴脸,看看大家如何嫌弃并避开她。有故人避之不及,也有陌生女子愿意伴她同行。一如杨绛所讲:“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杨绛的一生,绝非一帆风顺,她的成就也绝非唾手可得,在《走到人生边上》中,她回顾自己的一生,写下这样的句子: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