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睿星
【摘要】盈余管理动因广受探究,本文改进Healy&Wahlen的研究框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将盈余管理动因分为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因与其他动因,并分别进行概述。
【关键词】盈余管理;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因
引言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以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目的的行为。盈余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会计理论界,而我国学术界在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后才开始对其进行研究。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带有主观色彩的行为。同时,动因又是复杂的,受益者主要是管理者,但有时也照顾某些股东利益(魏明海,2000)。
由于盈余管理动因的复杂性,围绕动因分类这个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广泛讨论,如把盈余管理动因归纳为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因和监管动因(Healy&Wahlen,1999);商业信用、发行股票、减少纳税等(顾兆峰,2000)。本文认为,Healy&Wahlen的框架体系与实证会计研究三大假设相吻合,同时又考虑到资本市场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这一分类有意思重复之处,如资本市场动因中IPO动因也是为了迎合监管;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盈余管理动因呈现多元化,并不能完全归为监管动因。因此本文借鉴Healy&Wahlen的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从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因和其他动因三方面对盈余管理动因进行概述。
一、契约动因
(一)薪酬动因
薪酬动因基于红利计划假说。该动因最早被Healy(1985)验证,他发现在分红计划以报告净收益为基础的公司的经理中,普遍存在采用改变应计利润来使其预期红利最大化的现象。王跃堂(2000)运用国内上市公司进行验证,却得出不一致的结论,他认为决定其会计行为的不是红利计划假说,而是证券市场监管政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经营水平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刘斌、刘星(2003)指出CEO进行盈余管理是为了除公开性薪酬以外的其他目的。然而王克敏、王志超(2007),戴云、刘益平(2010)支持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综上,对薪酬动因能否引起盈余管理产生了不一致。本文猜想,可能是由于后续学者在研究中加入高管控制权等变量。
(二)债务契约
债务契约假说认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企业负债权益比率越高,管理者越有可能将报告盈余从未来期间移到当期确认(Watts&Zimmerman,1986)。根据该理论,管理者有为自身利益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提高报告盈余的动力,而相关研究却出现矛盾。Healy和Krishna较早考察了临近债务契约条件边界的公司是否改变其会计实务操作以避免做出代价高昂的重组决策,然而并未得到证实。相同地,孙铮等(2005)认为公司债务比越高,债权人会要求企业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相反地,李增福等(2011)发现公司债务水平越高,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动因都会越强烈。综上,企业管理者为了符合债务契约的要求存在盈余管理动因,同时严格的债务契约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公司治理,进而限制企业的盈余管理。
二、资本市场动因
(一)IPO动因
公司通过获取IPO资格,不仅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广泛融资,拥有IPO资格也是企业前景看好的表现。但获取IPO资格需满足一系列苛刻条件,因此公司有强烈动因进行盈余管理。Teoh,Welch(1998)等最早检验了IPO前管理者是否存在高估盈余行为,发现公司在IPO前报告了正的非预期应计项目。我国资本市场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林舒、魏明海(2000)较早考察了1992—1995年间IPO的我国A股发行公司在IPO前后的收益表现,发现样本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在IPO前两年或前一年处于最高水平,而在IPO当年显著下降。张宗益、黄新建(2003)也证实公司运用盈余管理手段大幅美化报告收益。
(二)配股动因
上市公司配股有着严格要求,但会计实务具有一定弹性,这使得上市公司为满足配股条件中某些明确的数量化标准的机会主义有了可乘之机。陈小悦等(2000)基于1996年证监会对配股资格进行第一次变动的背景,发现1993年以来在上交所上市的所有A股公司为迎合配股权规定存在利润操纵行为。黄新建、张宗益(2004),杨旭东、莫小鹏(2006)分别基于第二次、第三次改革的背景,同样证实了上市公司在配股当年及前三年从事了盈余管理。从一个较长时间来看,盈余管理并不会增加企业的实际盈余,而是改变实际盈余在不同期间的分布。因此,考察上市公司配股成功后是否因配股前盈余管理而出现业绩下降可作为研究切入点。
(三)防亏动因
Hayn(1995)最早发现,披露利润微亏和盈余微降的公司数目远远小于披露微盈和盈余微升的公司数目,即管理者有避免亏损动因。张田余(1998)、陆建桥(1999)分别以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对我国1997年亏损的22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皆发现为了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受到管制,在亏损前后年度存在巨额冲销等盈余管理手段。吴联生等(2007)发现非上市公司也存在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
三、其他动因
(一)避税动因
纳税是企业一项不可避免的支出,但管理者会使用盈余管理以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相关研究也予以证实。Sunder(1973)是该方面先驱,他发现企业在后进先出法和先进先出法之间的抉择是基于税负节约动因。戴德明等(2005)较早论述了会计税收差异扩大对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具有正相关关系。王跃堂等(2009)基于2008年所得税率改革的背景,发现税率降低的公司存在明显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而税率提高公司并不明显。
(二)推卸责任动因
企业高管人事更换时,常伴随着“洗大澡”现象,实为新任管理层为提高上任后的经营业绩而推卸责任的行为。Murphy&Zimmerman(1993)较早对该动因进行研究,发现高管变更时研发费、广告费等项目有较大变动。朱红军(2002)发现经营业绩低劣的公司更容易更换高管人员,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盈余管理。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改进Healy&Wahlen对盈余管理动因构建的研究框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契约动因、资本市场动因和其他动因三方面对盈余管理动因进行概述,可以看出:(1)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盈余管理动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探究,但在部分动因上尚未一致。本文认为可能是由于遗漏重要变量,或是不同时期资本市场样本差异。(2)我国企业盈余管理动因与西方基本类似,但也有所不同,如配股动因异常强烈。(3)随着监管制度的健全,盈余管理方式由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更多地结合中国实际,结合不同盈余管理方式,挖掘矛盾背后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菊香.基于动机视角的盈余管理文献综述[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11):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