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审美化对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17-03-22 08:16王晓月
教师·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数学课堂小学

王晓月

摘 要:学习是一种对话,课堂是师生对话的重要场所。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原动力;通过审美化的对话教学,让学生与教师、书本,乃至数学学科产生共鸣,发掘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审美化;对话教学

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及看法尤为重要。本篇将从三个方面对数学课堂审美化对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进行阐述。这里所说的“美”是指审美活动。

一、挖掘素材,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1)以教材为平台,让学生体验美。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是以儿童生活为主要背景,以插图的形式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例如,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儿童游乐园的场景,这是刚从幼儿园踏进小学校门,学生再熟悉不过的场景。这一课,让学生自己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在游戏的愉悦中获得了数学知识。

(2)以生活为辅料,让学生感受美。我先让学生在校园里捡来了树叶,学生每四人一小组,让小组长把小组成员的树叶收集起来进行比较和分类,然后用学过的方式记录下来,即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比较和分类”的知识。最后,各小组进行汇报。最后在比较中,让学生感悟:是用数学符号记录在纸上来得方便,还是呈现一堆树叶美观呢?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表达美。学习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对于一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交流、去表达。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诀求商(一)》开始呈现的主题图,由学生来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同时,让他们互相交流,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学科综合的理念,让学生能用数学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一幅画里的数学信息。

二、实现对话,体现数学美的魅力

(1)生生对话。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和自己的“交际”圈。同龄人的话语在很多时候能激发儿童的思考,让儿童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有时,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同伴的语言方式更容易被彼此理解,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在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儿童自身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因此,小组活动在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做到了课堂学习的形式美。

(2)生本对话。学生的学习是以教材为载体的,生本对话在数学课堂上体现为学生对一幅图、一个例题、一句话的理解与解读。由于低年级数学教材多是以图画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积极观察,充分地理解主题图,发现并解决问题,让这个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自发参与学习的过程,尤为重要。因此,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关于数学知识的读物,以增加其数学素养,还特别强调,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考虑到学生会产生学习惰性,在每节课伊始,会适当地提一些上节课的知识点和与新课有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言,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展开,在选材上做到内容美。

(3)师生对话。师生对话是实现以上两个对话的前提,而教学的本质是师生间一种特殊的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为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给他们竖几次大拇指;多说几次“你真棒”。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做到数学教学的语言美。

三、展開实践,体味数学美的价值

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数学美,我在上完苏教版二年级(上)《认识图形》之后,设计了一个“用数学画我的 …… ”活动,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数学符号和数学图形画出美丽的图画,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审美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兴奋、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学生进行智力活动;反之则不然。因此,教师必须用美的手段把知识“装扮”起来,按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总之,教学需要美感,需要师生之间对话的勃勃生机,需要教师对儿童幼小心灵的润泽,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有色彩、有生气、有情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复兴小学)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数学课堂小学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