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立
摘要: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对个体自我在内的以及对他人、周边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感。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失衡、家庭氛围的转变、学校教育的偏失、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及定位不准确等,是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烈的影响因素,可通过提高自我认识、挖掘教育资源、倡导言传身教、参与社会实践、优化社会环境等教育途径来加强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关键词:女大学生;自我责任感;自然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45-02
一、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对个体自我在内的以及对他人、周边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感。调查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较强,但自我实现转化率不高;整体积极向上,但人际交往提升存在思想障碍;理念上认同环保观念,但行动上缺乏对自然的尊重;家庭责任情感丰富,但对家庭担当的认识不够;有一定的集体主义精神,但集体责任在行为上却难以落实。
二、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
要弄清楚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所缺失的原因,必须从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来考察,即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将影响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与自身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1.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失衡,导致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女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恰逢改革开放之时,可以说是完全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成长的,享受着改革开放的胜果,同时也接触了西方各种积极文化和消极思潮。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更新,互联网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随之而来,使当代女大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工具性和实用性需求的影响,生存意识、竞争意识及发展意识在国民思想中逐步被强化。多元化的观念和价值导向,直接影响了當代女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多样化,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家庭氛围的转变,未能促进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及时形成。现今很多家长面对“不愿输在起跑线”的教育,让孩子学习外语,进行各种艺术培训及竞赛,以适应和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但这样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中国重视亲情的特色影响下,中国父母可以为子女的成长做出一切牺牲,尤其面对大多是独生子女的状况,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心不断“超重”,使得独生子女们相应地出现责任“失重”的状况,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家庭责任感教育的缺失,使得孩子长大后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更不用说对自我负责、承担社会责任了。
3.学校教育的偏失,造成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弱化。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自发过程,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学校无疑是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但我们必须看到受到长期应试教育、部分教师责任感缺失、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错误导向、教育力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说教而缺乏实践体验、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有限的教育资源面对无限的教育需求,重学习能力、忽视道德教育或者德育异化成实用的知识考试或流于形式的教育方式等,使得学生无法形成对社会责任的理性认识。再加上其他思潮的影响,社会责任感也很难形成。
4.大学生自我认识及定位不准确,影响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稳定性。大学生大部分与社会实际接触不多,不能全面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快速发展的文化和飞速进步的时代背景中,女大学生的认识往往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迷惑,致使她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流于表面。女大学生的责任感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和舆论的干扰和影响,缺乏理性的思考。同时,受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体制的引导,加上女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的身心发展阶段,大部分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关注专业学习或未来工作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很少考虑自己所要承担的职责或者完成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等。虽然所接受的教育认知中,女大学生要有崇高的理想,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作为个人价值的追求标准,一旦这样的集体追求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女大学生会倾向于注重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忽视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
三、增强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途径
面对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加强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刻不容缓。从女大学生身处的环境出发,通过构建一个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教育合力的实践途径,使社会责任感内化为女大学生个体的人格品质和心理倾向,外化为其生活实践中负责任的行为,以内在的凝聚力平衡外在的竞争力,使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自我逐步完善的人才。
1.提高自我认识,加强自我责任感教育。黑格尔认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毕业之后,大学生是否能够经受住社会历练,能否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赖于自觉的价值认同。因此,女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增强当代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女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自我身心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不断地注重自身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文化和人生哲理进行理性思考,逐渐地形成明确的道德标准,深化为自我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指导个人社会行为,在道德评价中逐步提高自我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学会自我调适,疏解心情,遏制内心矛盾的发展,掌握自我压力调适方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2.挖掘教育资源,加强他人责任感教育。他人责任感是对除自己以外的个人和集体,其教育尚未成为一种基本模式,需要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加强他人责任感教育。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学生自主参与、自由创新的主体性活动来培育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承担社会责任的垂范作用将对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推进高校德育方法改革,各个学科要共同承担培养女大学生责任感的任务,形成合力,创新德育教育体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充实责任感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让女大学生逐步清晰地感受到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界限,也能更好地创设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良好互动平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3.倡导言传身教,加强家庭责任感教育。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领者和陪伴者,因此,要转变传统家庭教育方式,不要因为独生子女而娇宠孩子;德育和智育并重,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个性形成、社会责任感培育等多项引导;重视环境熏陶,做到言传身教,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等,处处体现出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并有意识地让子女参与处理一些家庭事务,提高其家庭责任感的理性自觉性,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责任意识。
4.参与社会实践,加强自然责任感教育。女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在自然环境的氛围中得到熏陶,逐渐参与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增强与自然的接触。同时,学校教师、家长等应给予一定的跟踪和关注,及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及时排解实践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使其充分地了解自然、社会、国情和世界,在实践教育中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将对自然的知识转化为个人实践体验中的应用指导,强化科学认知,学会从生活中尊重自然,增强自然责任感,自觉地担当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5.优化社会环境,加强集体责任感教育。社会环境是影响众多社会群体的基础,较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责任感培養的优良基石。社会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大众传媒和新媒体的优势,加大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让女大学生能够生活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社会应该利用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积极宣传科学理论,弘扬社会正气,激励女大学生积极向上,使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自觉地承担起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雷巧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The Education Way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LIU Yu-li
(Hunan Women's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04,China)
Abstract: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as well as to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e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family atmosphere,school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 self-awareness may b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so it can be improved by strengthing self-awareness,digging education resources,advocating the precept,participating in social practice,optimiz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strength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female college students;personal responsibility;natur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the family sense of responsibility;others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the collectiv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