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媛
【摘 要】 幼儿处在性格和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有很大的可塑造性,对幼儿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是幼儿社会性行为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意义深远。在当前幼儿教育中,我们要让孩子学到必要的行为规范,这也是学前教育领域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本文就如何开展幼儿讲文明懂礼貌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 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培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格教育依赖于6岁前的培养。”一个人如果在幼儿时期就养成了文明礼貌的良好举止,那么以后他就一定能在一个精神和物质生活充裕的环境中塑造自己的品行。古人说:“桑树要从小扶”,就充分体现了幼儿时期社会性发展教育的非凡意义,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讲文明懂礼貌习惯的培养。
曾经去過一些幼儿园参观、学习或交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些幼儿园的孩子很懂礼貌,会主动上前和客人老师们问个好、打个招呼,落落大方。有些幼儿园的孩子就没那么好了,见到客人老师们躲躲闪闪,很少部分的孩子会腼腆地和客人老师问声好。同样是幼儿园,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成效相去甚远。
那么,如何开展幼儿讲文明懂礼貌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作如下总结:
一、营造讲文明懂礼貌的环境氛围
环境可育人,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一开学我就围绕文明礼仪教育开展了“我是文明懂礼的好娃娃”主题教育活动,并在教室内开设“文明芳草地”,在楼梯、过道、活动教室的外墙处张贴上文明礼仪宣传语。并在黑板的一角开设了“小喇叭”,用来引导幼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除了在硬环境上我力求处处见文明,在软环境上我也是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二、树立“看得见”“学得上”的榜样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榜样放在他们跟前,说出他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在我的班级里,榜样的示范作用包括:教师示范、家长示范和文明礼仪之星示范。例如,在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在学习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
同时,以“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方式,一个孩子带动一家人,一并要求家长们做好榜样,以身作则,保持家园教育内容,目标的一致性、可持续性。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幼儿思想比较单一,可塑性很强,家长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做家长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留意,特别在孩子面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一生下来家长就是他们的模仿对象。一方面,请家长要主动积极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不断引导幼儿去关心他人、同情和尊重他人;另一方面,家长们也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努力营造一个温暖、友爱、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稚嫩的心灵,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同时,我们教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孩子们常常观察教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平时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
三、以多种形式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并理解。平日里,我们口头传授的他们可能记住了,但不容易理解。比如平时幼儿会说“对不起、没关系”等,但真正自己与其它小朋友发生问题或误解时,并不能自觉使用。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该增加道德认识的情感体验。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模拟,事件的回放,使幼儿亲身体会到我们如果能讲文明、懂礼貌可以使大家生活得更开心、和谐。
活动是育人的载体,要让幼儿有机会去运用所学的文明礼貌用语,把习惯变成自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外,还可以通过一些专项活动来培养。如:建立“小红帽礼仪队”,每周轮一次,在上学放学时与前来接送的家长问好,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不良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专项的行为训练来校正。如:幼儿在搬动椅子经常喜欢拖着或将椅子高举过头顶,这些行为很不文明,也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在“小椅子微笑了”的活动中,通过卡通故事的形式由老师扮演小椅子,对学生们进行倾诉,并告诉他们怎么样来搬小椅子就开心微笑了。通过教师正确的示范——幼儿开展模仿练习——教师不断提醒操作,幼儿们都了解了正确搬动椅子的方法,知道了轻拿轻放椅子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我使幼儿们的文明礼貌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善,如今孩子们都知道讲文明懂礼貌是优秀的表现,也都能努力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一定会给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和其交往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