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传说研究综述

2017-03-21 15:34王尧
关键词:研究

王尧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2015年度传说研究综述

王尧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2015年度传说研究一方面传承了经典的学科范式,在具有传统优势的主题流变、历史地理、比较、类型研究等方面均有大量成果持续涌现。另一方面,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动向也得到拓展深化,传说与地方人群的动态关联、与信仰的扭结、在语境中的功能等问题也得到了一些精彩个案的有效解答,呈现出新范式的阐释力;同时,如“景观叙事”等新鲜视角进一步拓宽了传说学的视野,显示了民间文学积极参与当下社会建设的活力。然而,本领域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普遍性问题,如对于“一源单线论”的认识不足、比较研究的简单化倾向以及分类标准的含混等。传说研究亟须建立公共的理论对话平台。

2015;传说;综述

一、概述

自20世纪初民间文学学科成立以来,传说即被视为口头散体叙事中的重要文类,被认为具有真实性、地方性、解释性等特点,与地方历史、宗教信仰、小说戏曲等均有复杂纠缠的关系,故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相关学科的持续关注。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基于各自的专业视野、问题意识、理论追求,对传说展开探究,如同折射于多棱晶体上的光束,使传说学呈现出幻化多变的迷人面相。在进入2015年度综述之前,本文拟先对国内的传说研究史作一简要概括。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传说的研究方法以主题流变、比较、类型和形态学研究为主,这些都是立足于传说文本的研究。主题流变研究通过对文本形态和内容的梳理分析,以历时性眼光勾勒其演变的历史脉络,同时兼顾宏观的流通地域和流变路线。主题流变研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当推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系列研究[1](学科草创时期,“故事”与“传说”尚未细分)。顾氏将所得全部材料按“历史的系统”和“地域的系统”排序,试图剥离那些在传说上层层叠加和粘附的成分,这一研究也成为其“层累造史”学说之证明。这部民间文学史上“光辉的经典”开创了传说研究影响深远的学术范式。与之类似的传统文史研究和文化阐释,亦是贯穿传说研究史的主流方法之一。

20世纪初引入的芬兰历史地理学派及比较研究法,先将某一类文本在各时期、地域的异文尽可能搜集完备,然后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比较,推定文本的起源地,摸索传播路线,从而分析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同时亦使用母题、类型等概念对文本形态进行历史、文化或比较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对AT类型的评析应用,对本土传说体系的建构、对文本形态的分析,亦是传说学的重要命题,如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2]、刘守华《比较故事学》[3],其中大量涉及传说。对某一类型进行专题研究的个案成果包括程蔷《中国识宝传说研究》[4]等。

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在芬兰学派分析文本形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纯粹的形态研究范式,将传说故事置于抽离了时间与空间因素的真空环境之内,解剖文本内部的叙事组织结构,探索文本自身情节变异的最大限度。此种方法在国内一度被视为“形式主义流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代表成果包括: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5](其中部分涉及传说)、施爱东关于孟姜女和梁祝传说的系列研究*施爱东:《故事的无序生长与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以及张志娟《论传说中的“离散情节”》[6]等。此种严格约束于“无时空”的纯粹形式研究,虽然不讨论那些为历时研究所关注的历史、社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外部因素,然而,这并不表明形态学就无法进行应用研究,陈泳超《地方传说的生命树: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身世传说为例》[7]尝试扩展形态研究的地域维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口头程式、民族志诗学、表演理论等西方资源的译介,国内的传说研究也逐渐开始从“文本”向“语境”范式转换。学者们将传说置入其生长的语境中,观察演述行为与生存语境(比如演述者生活的村落环境)和地方文化传统的互动关系。常见的话题包括传说被生产和传播的动态过程,被提倡和被压制的异文之间的对抗,社会行为、观念对传说文本的诱导和制约,等等,对于传说具有的“真实性”“地方性”“变异性”等特质及其生长运行机制,学者们也提出了更为生动深入的看法。此类研究以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8]为代表。

此外,随着后现代史学的理论转向,口述史、社会史、区域文化史研究兴起,以往将传说与历史作为虚构与真实二元对立的传统史观被消解,学者们在观察传说发生、传播、叙述和变异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与历史叙事在多方面的同构关系。传说和历史被视为具有平等地位、同等价值的“历史记忆”,在某种程度上,传说在社区建构、凝聚认同等方面甚至发挥着比历史更为深远的影响力。如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赵世瑜、杜正贞:《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等。

近年来还兴起了对都市传说与谣言的关注热潮,前者如李扬对国外都市传说的译介和述评[9],以及张敦福、魏泉、陈冠豪等提供的个案*张敦福、魏泉:《解析都市传说的理论视角》,《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6期;魏泉、张敦福:《中国都市传说的个案简析》,《民俗研究》2011年第2期;魏泉:《若有若无:中国大学校园传说的个案与类型》,《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魏泉:《谣言与恐慌中的文化网络变迁》,《学术研究》2013年第1期;魏泉:《裂变中的传承:上海都市传说》,《民俗研究》2013年第3期;陈冠豪:《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类型分析与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陈冠豪:《中国当代恐怖传说之“解释”结构探讨》,《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后者则以施爱东为代表,他自2012年起陆续发表了系列论文十余篇*包括:《谣言的鸡蛋情绪——钱云会案的造谣、传谣与辟谣》,《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盗肾传说、割肾谣言与守阈叙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谣言的逆袭:周总理“鲍鱼外交”谣言史》,《民族艺术》2013年第4期;《2013雅安地震谣言探究》,《民族艺术》2013年第5期;《钓鱼谣言:为辟谣而造谣》,《民族艺术》2013年第6期;《“太平家乐福谣言”的历史根源与文本分析》,《民族艺术》2014年第1期;《末日谣言的蝴蝶效应及其传播动力》,《民族艺术》2014年第2期;《“呼兰大侠”:被谣言神化的变态杀手》,《民族艺术》2014年第3期;《“谣言倒逼真相”的前因后果》,《民族艺术》2015年第2期;《谣言的发生机制及其强度公式》,《民族艺术》2015年第3期;《谣言生产和传播的职业化倾向》,《民族艺术》2015年第4期;《周期性谣言的类别与特征》,《民族艺术》2015年第5期;《民族主义谣言的两极策略》,《民族艺术》2015年第6期。,讨论谣言与当下社会生活、文化、舆论的密切关系。

以上简要勾勒了传说研究的常见,2015年度的成果正是在上述脉络中延续发展而来的。

二、2015年度的传说研究

(一)主题流变研究

通过梳理某一主题的传说材料在各时代、地域的流变情况,归纳传说产生、传播和变异的基本线索,同时观照社会、文化、历史的变迁,此种方法一直是传说研究的主流大宗,2015年度亦发表了若干精彩个案。

采用地理分布研究法的个案以刘锡诚《试论牛郎织女传说圈——地理系统的研究》[10]为代表。他运用20世纪百年间从民众中搜集的牛郎织女传说口头记录材料,勘定了“牛郎织女传说圈”: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河南7个省区为核心区,外围19个省区为周边地带。据其统计,20世纪80年代有 “活态” 流传的省区现已锐减为8个,传说急剧衰微,这为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以考察传说本事为主的研究包括:刘惠萍《混同与选择——湖北孝感“董孝子”传说研究》[11]发现,今日湖北孝感普遍传颂的“西汉董孝子——董永”传说可能掩盖了另一个“东汉董孝子——董黯”之事迹。通过结合传世文献与近世出土的汉魏墓葬孝子图中关于董永与董黯之材料,作者考察了二者本事,并探究蕴藏于传说之中的民族心理与社会期待,可知该传说的变异不仅基于文本本身的相似性,还与唐代以后孝道观念的改变有关。针对同一话题的还有刘守华《董永传说及其魅力探寻》[12],该文强调了董永主题叙事的传说性质,指出其并非真实的历史记述。类似地,王宁邦《梁山伯庙考》[13]也探究了梁山伯庙的来历,认为位于浙江宁波的梁山伯庙本为萧衍生祠,乃是后人将梁圣君附会成梁山伯。

关于传说主人公形象建构的论文成果最为宏富,如:段友文、张小丁《民间传说中傅山士大夫形象的多维构建》[14]从大小传统的关系出发,以民间流布的傅山传说为小传统,以典籍文献中相关记载为大传统,探寻傅山士大夫形象在民众话语中的多维构建,挖掘此形象在明清易代之际的革新与转变。

范国强《历史记载与传说想象对人物形象的构建——以三国之孙夫人形象的历史流变为例》[15]梳理、分析了该形象的流变过程:最初形象模糊,未被正史立传;魏晋以后传说其成为蟂矶娘娘,影响日广;此后又逐渐为孙安、孙仁、孙尚香等人物所取代。

余红艳《表述语境与族群诉求: 论蚩尤叙事的古今流变》[16]梳理了自先秦以来的蚩尤叙事之官方、民间与学者叙事三种形态,呈现出蚩尤形象的多个面相;在当下社会,蚩尤形象仍在持续变动之中,其传说作为文化资源被纳入以遗产开发为中心的区域文化整合运动,其内容将被重新建构。

朱湘蓉《文学史中伍子胥复仇故事情节的形成——以湖北云梦睡虎地77号汉墓伍子胥故事简为依据》[17]发现,湖北云梦睡虎地77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伍子胥故事简详述了伍子胥复仇的经过与细节,比《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的记载更加完整,很多情节可与 《史记》、《越绝书》相印证,说明至迟在西汉文、景帝时期,伍子胥复仇故事的主体情节已经基本形成,成为中古以后众多同主题文学作品的情节来源。

罗燚英《明清时期广州五仙五羊传说流变论析》[18]解析了该传说自明清以来的世俗化过程。明清时期,五仙五羊传说被加以重构,从广州建城时间原点上凸显五仙及五羊神显。迟至清初,五仙又分别与祈年重谷之俗、贾胡识宝类传说相融合,体现出该传说世俗化程度加深、范围拓广的趋势。

迎春《蒙古民俗传说研究》[19]是对蒙古族民俗传说的综合性研究。作者将其区分为生产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节日民俗四个主题,选取其中影响力较大的若干个案进行起源、流变、文化阐释等方面的研究,并讨论了这些传说与蒙古族历史、生产、环境、文化、宗教之间的关系,蒙古民俗传说的民族特征及生成规律。

王玉山《从罪犯到益兽:民间传说、自然写作与美国狼的形象变化》[20]在环境史和思想史的框架下,考察了美国人眼中狼的形象所经历的从罪犯到益兽的变化,认为美国民众对狼的态度转变与民间传说和自然写作的影响相关,进而剖析了推动这一转变的经济社会因素。

此类主题流变研究还有刘爱华《“梦笔深藏五色毫”:中国古代梦笔传说及其类型分析》[21]、陈金文的壮族传说系列论文*陈金文:《壮族山水传说中的英雄故事》,《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4期;《广西德保县李将公传说研究》,《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壮族抗法英雄传说的史学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壮族民间吃“狗屁馍”食俗的传说学探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壮族民间黄巢传说的口述史意义》,《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傅修延《许逊传说的符号叙事学解读》[22]、王汝良《影响与变异:〈大唐西域记〉所载“烈士”传说与后世杜子春故事》*《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5年(年刊),总第11辑。等多篇*包赛吉拉夫:《哈布图哈撒儿传说与历史记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董婷,等:《从胡峄阳传说信仰看祖先神传说在民间的传播演进》,《东方论坛》2015年第3期;格根图雅:《阿拉善山水传说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木巴拉·买买提:《关于吐鲁番旅游业中的维吾尔民间传说初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阿尔布克·巴生:《玛赞巴特尔传说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佘亚柳:《民间传说〈白蛇传〉在镜像语境中的丰富与嬗变》,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李爽《:孙思邈传说故事研究》,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田成浩:《先秦秦汉时期黄帝传说演变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胡月馨:《壮族传统节日传说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二)动力、功能与信仰

近十年来,语境导向的研究范式为观察传说提供了较之文本研究更为立体多元的维度。学者们在田野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传说样态,发现传说与信仰、仪式、族群认同、地方社会组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扭结关系,在多重话语层级中均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此类研究一方面以传说的社会功能为主旨,分析它所代表的人群的文化需求、所表达的社会化倾向和文化认同细节;同时也通过对活态传说的语境化、地方化考察,反观传说自身的生长和变异规律。

陈泳超于2000年出版的博士论文《尧舜传说研究》[23]是对载籍为主的传说文本的研究,然而早在此时,他即已对地方志中记录的相关信仰和仪式活动向往不已,多年来仍持续关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不同形态的尧、舜、娥皇女英主题传说。自2007年,他开始对山西洪洞地区的尧舜传说及相关的“接姑姑迎娘娘”仪式活动进行田野调查,观察作为地方话语的活态传说在语境中的演述。经过8年艰苦调查和覃思冥想,于2015年推出专著《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8]。他在该书中建立了传说生息的动力机制模型,揭示了推动传说变异的地方性动力、时代性动力和阶层性动力,尤其关注地方社会中的“民俗精英”所掌握的对传说的核心话语权和支配力。对于传说变异的规律,该书从演述主体的“动力学”角度给予了精准生动的回答。吕微2015年发表的《转过身来的大娘娘》[24]是作者为该书撰写的序言。

李然《传说形象的生活化功能——作为互动媒介的秃尾巴老李》[25]探讨了传说在现实生活中承载的功能。作者认为,传说形象首先是可供沟通的媒介符号,可以强化社区历史感,提升家族地位;同时,它也是划分群体的标志,可对异地与本地乃至家族内部各支系进行层层深入的不断区分,是分配群体权力的重要依据。正因承载着以上功能,传说才能在各种互动与交流中历久不衰。

传说与信仰的复杂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在田野中着重探究的命题。王尧《传说与神灵的地方化——以山西洪洞的青州二郎信仰为例》[26]讨论了传说在信仰传播过程中的形态变异问题,揭示了全国性神灵“广德真君”传入山西洪洞后转化为地方性神灵“青州二郎”的过程。其身世传说采纳了“外来——传入”的叙事结构,将其中的地名落实到本土村落,直接影响了传说享有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性行为模式,是促进该信仰完成地方化转变的有力方式。

对民间信仰中常见的凡人得道成神叙事,王尧和鞠熙分别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王尧《凡人成神的传说模式》[27]旨在提炼此类传说的结构性元素。作者将在山西洪洞所得的田野材料与学界既有观点进行对话,将凡人成神的传说归纳为“生前德行型”和“怪异死亡型”,指出其叙事结构均由“修炼——命名”两个核心要素组成。此外,还有若干单一形态的表层元素作为传说叙事的附加项,选择性地配合该结构出现,与之共同构成凡人成神传说的普遍模式。鞠熙则无意于考证叙事的形态流变,而是将目光投向不同文明的观念比较,其《身体、家庭与超越:凡女得道故事的中法比较》[28]一文指出中国的观音、碧霞元君、天后妈祖与法国的女圣徒得道叙事在情节方面的相似性,揭示了此种相似情节背后隐含的中法文化在女性的身体、家庭和超越等方面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差异。

程鹏《多维叙事视角下莱芜南部地区安期生信仰研究》[29]展示了山东莱芜南部关于安期生在史书、方志、口头叙事和当代民间信仰等维度中的多面形象,并指出传说在民间信仰复兴过程中的再生产和重构现象。

将传说置于地方社会,考察本土化传承变异的论文还有陈传友《西双版纳傣族勐神传说及其祭祀仪式研究》[30]等多篇*蒋娟《贵州张三丰传说的本土化研究》,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黄杰明《客家族谱合流现象的文化密码解读——以黄氏族谱关于黄峭山的传说为例》,《晋阳学刊》2015年第1期;赵秀克《泰安南白楼村落传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边境《山西忻州“赵氏孤儿”传说调查报告》,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三)景观叙事

就在上述学者们于传统社区中观察活态传说演述行为的同时,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以语言形态传承的传说在当下社会呈日渐衰微之势,而以“观赏”为主要讲述与传播方式的视觉传播媒介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较为重要的存在形态与传承模式。这一社会语境与文化转向为当代传说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对该现象的观察和省思是2015年度传说研究中引人注目的鲜活成果。

余红艳的博士论文《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以“白蛇传”为中心》[31]在此背景下提出“传说的景观生产”概念,着重探讨传说依附现实景观所实现的文化符号的生产,景观变迁又衍生出新的地方传说这一循环过程。在分析了传说景观生产的类型和方式后,作者指出:景观叙事是以景观建筑为核心,以传说图像、雕塑、文字介绍、导游口述等为元素,是传说讲述与传承的新的文化空间与叙事形态,它和传说语言叙事、仪式行为叙事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叙事体系。余红艳在2015年发表的4篇论文《走向市场:“白蛇传”传说的当代景观生产研究》[32]、《镇江金山寺“高僧降蛇”符号的叙事体系》[33]、《“白蛇传”传说的景观叙事与语言叙事》[34]、《西湖断桥爱情景观的历史建构》[35],均是对这一思路的细化和深化。

李鹏燕《黄鹤楼传说群的生成及其景观叙事研究》[36]以黄鹤楼传说群的生成及景观叙事为个案,探讨了景观叙事的规律和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保护”的理念。与此相关的主题研究,还有蒋依娴、王秉安《传说文化创意与乡村社区营造模式探析——以台湾妖怪村为例》[37]等。

(四)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近年来不同学科热衷于探讨历史记忆与社区和族群认同问题,传说成为进入该话题的重要路径。通过传承和改造传说来重述本族历史、宣扬族群特性,成为社区和族群建构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赵世瑜《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明清国家的形成》[38]认为,与其说关于祖先来历的移民传说反映了某种地方认同或原乡认同,不如说它是获得超越地方的认同,即现居地地域认同的工具。在最初阶段制造或传播这一传说,也许是为了便于入籍或在此地定居,以求得到原住民或在籍人群的接受。因此,移民传说的产生和传播扩大了地域认同的空间,也成为不断丰富和逐渐定型的国家认同的表征。

钟进文《“创伤经历”与幻想记忆——藏边社会民间叙事研究》[39]以保安族民间叙事为例,将民间叙事文本分为社会文本和文学文本两类。文章探讨了社会创伤事件如何进入文学文本,以及文学文本如何消解或表达社会创伤经历的过程。

何文华《论有关西藏的两个传说及其传递的西方价值观》[40]梳理了早期西方流传的关于西藏“黄金蚂蚁”和“约翰长老”的两种传说,认为它们构成了西方认知西藏的预设框架。这两种传说中的乌托邦式的西藏形象未必反映了客观现实,而是满足了西方人对财富的欲望、对基督教的宣传需求以及面对强敌蒙古时渴望盟友的心理,因此遮蔽了西藏的本质属性。

毛巧晖《20世纪60年代刘三姐(妹)传说的重构考察》[41]指出,该传说原为流传于中国西南的地域性传说,新中国成立后被创编为彩调剧、歌舞剧、电影等多种样式,影响遍及全国。它的重构与变迁呈现了1949~1966年民间文艺、通俗文艺、精英文学互构熔铸的过程。

肖晶《南岭瑶族盘王传说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寓意——以广西贺州瑶族盘王文化为考察对象》[42]分析了当地瑶族盘王传说中包含的族群认同、历史记忆、文化寓意,认为该信仰变迁折射出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形成过程。

温春香《明清以来闽粤赣交界区畲民的族谱书写与族群意识》[43]则从族谱等畲民的本土文献入手,通过分析畲民对盘瓠传说的改造,探讨他们的族群意识、族群认同及其表达方式。

汪静《闽台民间大道公传说研究》[44]将历代文献中的大道公传说记录与当下闽南和台湾通行的口头传说对照,梳理了该传说的传承和演变情况,探索其中所反映的民众“集体记忆”以及传说与闽台地方文化的关系。

此外,关于传说作为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之研究,还有程肖力《试论民间文学作品的生成——以〈珠江的传说〉为例》[45]等。

(五)比较研究与外国传说研究

比较研究针对传说中稳定的和变异的部分,分析来自文本内部和外部的不同影响因素,从而探究传说本体的变化规律,对于来自异文化的相似现象尤其具有阐释力。

2015年度基于民族间的比较成果多见于对“尼山萨满”传说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尼山萨满传说的研究多限于已公布的满文本,鄂温克族口承情况不详。邱冬梅《〈尼山萨满〉满文本与鄂温克口承本〈尼山萨满〉的比较研究》[46]所使用的4则鄂温克族口承本由作者于内蒙古地区采集,该文不仅比较了文本内蕴的民族特征、宗教思想、语言特色、情节结构,而且首次涉及该传说的传承人及口承文本等问题。相关研究还有金向德《满族〈尼山萨满〉传说与朝鲜族〈钵里公主〉神话之比较》[47]。

国别之间的比较研究包括:段晴《新疆山普鲁古毛毯上的传说故事》[48]对相关考古发现的图案进行释读,认为山普鲁1号毯、2号毯的内容是《吉尔伽美什》史诗的一种版本。该版本将公元前1500年巴比伦版本第12 块泥板的《冥间》,与公元前2000年苏美尔语版本的《柽柳》 这两种缺少逻辑关联的叙事整合连缀为一。

陈丽琴《中越清明节传说及节俗之比较》[49]指出,中国清明节传入越南后,除了继续沿用中国关于介子推的传说外,还附会了两种越南本土传说——越南的祖先传说“貉龙君和瓯姬”以及“二征娘与喝门庙会来历”传说,并分析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变异现象。

日本学者饭仓照平撰写了《现代中国民间故事中看到的日本》一文,引述了30则中国军民抗击“日本鬼子”的传说,刘守华就此发表了《抗日战争与民间叙事——从日本学者的相关评述说起》[50],述评了中国抗日故事的巨大影响及其时代特征,并同义和团传说进行比较。

毕雪飞自出版了专著《日本七夕传说研究》[51]后,仍对相关的比较文化论题进行持续思考。2015年发表的《论日本七夕传说的祭文形态》[52],指出日本七夕传说除了以神话、故事、传说以及中世纪小说的形态传承于世以外,还以祭文的形态传承于高知县等地,每逢七夕行事和病人祈祷时由太夫 (Tayuu) 诵读。作者详细解说了该七夕祭文的内容、仪式和传承方式。

李常清《鬼女红叶传说的在地化传承——基于文本传承的时期分类和口头传承的地域间比较》[53]通过对该传说在日本传承区域内若干村落的田野调查,考察了该传说的“在地化”传承过程。此外,使用比较作为主要方法的还有麦丽斯《〈孛端察儿传说〉研究》[54]、金凤《论中日羽衣传说》[55]、陈新兵《中越海神传说与信仰比较研究》[56]等多篇。

(六)古史传说

2015年中国古史传说领域亦涌现丰硕成果,方法上仍以传统的文献考证为主。

夏楠、孙正国《传说的文本属性:历史-封闭性与文学-开放性——以豫西大禹治水传说文本为中心》[57]将豫西大禹治水传说文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侧重于文献记载的偏历史型文本,一类是侧重于口头讲述的偏文学型文本。它们分别显示出传说文本的封闭性与开放性。而传说作为书面和口头共生的形态系统,其两极分别指向历史和文学。

杨栋《“禹生石纽”传说的文化阐释》[58]认为,“禹生石纽”传说是“禹生于石”神话叙事的置换变形,是神话传说流传过程中的“时空记忆”。在传播过程中,叙事文本受到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的影响,政治文化、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都可能附着其上,叙事所表现的内容就成为一种文化记忆中的“真实”,反映了特定时空下的集体认同。

相对于前述各种研究视角,古史传说研究中有大量成果来自史学、民族学和考古学领域。尽管以古史传说为考察对象,但问题意识多来自其自身学科,对传说本体规律关注较少,或视传说为古史考辨的辅助证明。

陈立柱《有巢氏传说综合研究——兼说中国史学的另一个传统》[59]以有巢氏传说的演变为例,提出中国史学的“两个传统”:一个是以儒家史学为代表的正史传统,是中国史学的主体;另一个是以巫史、纬书、道书、野史为代表的术士史学,传统史学对其关注不多。

方辉《论史前及夏时期的朱砂葬——兼论帝尧与丹朱传说》[60]认为文献传说中帝尧与丹朱既是父子又充满矛盾乃至发动战争的复杂关系,反映了陶寺文化创造者与盛产朱砂的长江中游以及江汉地区史前先民既联合又斗争的史实。

苏航《回鹘卜古可汗传说新论》[61]将《晋书》所记羯语诗中的王号与其他北方民族王号比较,推测卜古可汗传说的形成时间,探讨其与仆固部传说、回鹘始祖传说之间进行重组、变异、传播的可能性。

祝立业《简析高句丽始祖传说的建构与夫余衰亡之关系》[62]认为好太王碑中的高句丽始祖传说与载于《魏书》的始祖传说具有一致的创编目的,即为高句丽占有夫余旧地建立合法性。

陈永国《浅谈夫余始祖东明王的传说》[63]依据文献中关于夫余与高句丽的记载,对东明王创建夫余国或高句丽国这两种异文进行了真实性考辨。

相关研究还有尹荣方《〈尚书·胤征〉舞容与后羿传说的蕴意》[64],李炳海、刘洋《高唐神女传说的炎帝部族文化属性》[65],彭邦本《传说中的唐虞时代及其考古学印证》[66],魏慈德《从楚简的用字习惯来看楚令尹子文乳于虎的传说》[67],杜勇《清华简与伊尹传说之谜》[68],金荣权《从神话传说看徐国的族源与迁移》[69]等。

(七)学术史与方法论

以笔者所寓目,2015年关于传说的研究史回顾与方法论探讨大致如下:

张文静在《评白鸟库吉与顾颉刚对“尧舜禹”传说的价值判定》[70]一文中,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和评述,认为他们在评判尧舜禹传说的价值时,都严格区分传说与史实,重视传说的历史性、宗教性价值,将传说视为考察民族宗教历史的重要依据,且都认为时间越晚,传说的体系越丰富。然而,在对待该传说的时代性与历史性信息以及所反映的宗教性和政治性特征方面, 二者的观点存在明显区别。

夏楠《多维视野下的大禹治水传说研究》[71]将大禹治水传说研究区分为“辨真伪”的真实性考证和“窥内涵”的文化人类学两个维度,涉及了传说与历史、传说与社会文化、传说与其动力机制的三种关系。

祝秀丽《20世纪包公传说的采录与研究综述》[72]对20世纪包公传说的采录和研究史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20~30年代为起步时期,50~70年代出现了围绕主旋律的包公传说记录与丁乃通对包公故事的AT类型研究,80~90年代则呈现出丰富的记录文本与迟滞的研究之对立状态。

都市传说是民间传说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欧美国家已得到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而我国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才起步未久。任志强《中国都市传说研究:理论与实践》[73]对都市传说理论的译介、研究进展和若干个案进行了述评,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

关于传说记录的方法论,吴新锋《民间文学志系列之一: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志》[74]实践了“民间文学志叙事四面体”的方法,对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进行记录书写,以冀呈现民间文学文本的结构和意识形态特征。

三、结语

综观2015年度的传说研究,或可归纳出以下关键词:动力、功能、模式、建构、认同、景观。一方面,经典的学科范式得到稳定传承,在具有传统优势的文献考据、主题流变、历史地理研究、比较研究、类型研究等方面均有大量成果持续涌现。另一方面,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动向也得到拓展深化,传说与地方人群的动态关联、与信仰的扭结、在语境中的功能等基本问题也得到了一些精彩个案的有效解答,呈现出新范式的阐释力;同时,如“传说的景观叙事”等新视角进一步拓宽了传说学的视野,展示了民间文学积极参与当下社会建设的活力。可知,既有的传说研究只不过揭示了冰山一角,还有更多风景静待学者们探索发现。

在2015年度的成果中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有待改进。首先,对于“一源单线论”[75]的认识不足。无论顾颉刚孟姜女传说研究,还是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范式,均混淆了传说的“记录史”和“生命史”[76],将历史上偶然留存的文献依据视为传说在各时代地域的代表形态,从根本上说,还是未能充分认识口头叙事“多源复合”的动态变异性质,仍以研究单一作者的书面文学方法“穷尽材料”。研究对象性质不同,前提自然有异,方法亦可能失效。出现这一问题的大多为古典文学和史学从业者,对上述学术史的重要检讨应该已经内化为民间文学的学科基本常识了。其次,比较研究往往流于肤浅,不外起源解释、情节形态、文化内涵的表层异同,缺乏深度剖析,对比较方法所欲达成的最终目标呈现不足。最后,传说分类标准不够清晰,类型命名随意,同类传说以人名、地名、母题、情节概要、抽象主旨名之者在所多有,致使相关话题之间难以洽接,传说学亟须建立公共的理论对话平台。

[1]顾颉刚,钟敬文.孟姜女故事论文集[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2]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3]刘守华.比较故事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4]程蔷.中国识宝传说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5]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6]张志娟.论传说中的“离散情节”[J].民族文学研究,2013(5).

[7]陈泳超.地方传说的生命树: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身世传说为例[J].民族艺术,2014(6).

[8]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9](美)J·H·布鲁范德.旧篇新章——美国都市传说略谈[J].李扬,王珏纯,译.民俗研究,2000(4).

[10]刘锡诚.试论牛郎织女传说圈——地理系统的研究[J].民间文化论坛,2015(4).

[11]刘惠萍.混同与选择——湖北孝感“董孝子”传说研究[J].民俗研究,2015(2).

[12]刘守华.董永传说及其魅力探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

[13]王宁邦.梁山伯庙考[J].民族艺术,2015(5).

[14]段友文,张小丁.民间传说中傅山士大夫形象的多维构建[J].北京社会科学,2015(10).

[15]范国强.历史记载与传说想象对人物形象的构建——以三国之孙夫人形象的历史流变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5(3).

[16]余红艳.表述语境与族群诉求: 论蚩尤叙事的古今流变[J].广西民族研究,2015(5).

[17]朱湘蓉.文学史中伍子胥复仇故事情节的形成——以湖北云梦睡虎地77号汉墓伍子胥故事简为依据[J].中原文化研究,2015(2).

[18]罗燚英.明清时期广州五仙五羊传说流变论析[J].广东社会科学,2015(5).

[19]迎春.蒙古民俗传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

[20]王玉山.从罪犯到益兽:民间传说、自然写作与美国狼的形象变化[J].学术研究,2015(8).

[21]刘爱华.“梦笔深藏五色毫”:中国古代梦笔传说及其类型分析[J].民族文学研究,2015(2).

[22]傅修延.许逊传说的符号叙事学解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23]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4]吕微.转过身来的大娘娘[J].民间文化论坛,2015(2).

[25]李然.传说形象的生活化功能——作为互动媒介的秃尾巴老李[J].民俗研究,2015(5).

[26]王尧.传说与神灵的地方化——以山西洪洞的青州二郎信仰为例[J].民族艺术,2015(5).

[27]王尧.凡人成神的传说模式[J].民族文学研究,2015(5).

[28]鞠熙.身体、家庭与超越:凡女得道故事的中法比较[J].民俗研究,2015(2).

[29]程鹏.多维叙事视角下莱芜南部地区安期生信仰研究[J].文化遗产,2015(2).

[30]陈传友.西双版纳傣族勐神传说及其祭祀仪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5.

[31]余红艳.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以“白蛇传”为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2]余红艳.走向市场:“白蛇传”传说的当代景观生产研究[J].文化遗产,2015(6).

[33]余红艳.镇江金山寺“高僧降蛇”符号的叙事体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34]余红艳.“白蛇传”传说的景观叙事与语言叙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35]余红艳.西湖断桥爱情景观的历史建构[J].《华中学术》第11辑,2015(1).

[36]李鹏燕.黄鹤楼传说群的生成及其景观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

[37]蒋依娴,王秉安.传说文化创意与乡村社区营造模式探析——以台湾妖怪村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38]赵世瑜.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明清国家的形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39]钟进文.“创伤经历”与幻想记忆——藏边社会民间叙事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

[40]何文华.论有关西藏的两个传说及其传递的西方价值观[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1).

[41]毛巧晖.20世纪60年代刘三姐(妹)传说的重构考察[J].民俗研究,2015(5).

[42]肖晶.南岭瑶族盘王传说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寓意——以广西贺州瑶族盘王文化为考察对象[J].民族文学研究,2015(3).

[43]温春香.明清以来闽粤赣交界区畲民的族谱书写与族群意识[J].贵州民族研究,2015(1).

[44]汪静.闽台民间大道公传说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45]程肖力.试论民间文学作品的生成——以《珠江的传说》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15(6).

[46]邱冬梅.《尼山萨满》满文本与鄂温克口承本《尼山萨满》的比较研究[J].满族研究,2015(3).

[47]金向德.满族《尼山萨满》传说与朝鲜族《钵里公主》神话之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48]段晴.新疆山普鲁古毛毯上的传说故事[J].西域研究,2015(1).

[49]陈丽琴.中越清明节传说及节俗之比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50]刘守华.抗日战争与民间叙事——从日本学者的相关评述说起[J].民间文化论坛,2015(5).

[51]毕雪飞.日本七夕传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2]毕雪飞.论日本七夕传说的祭文形态[J].文化遗产,2015(1).

[53]李常清.鬼女红叶传说的在地化传承——基于文本传承的时期分类和口头传承的地域间比较[D].山东大学,2015.

[54]麦丽斯.《孛端察儿传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55]金凤.论中日羽衣传说[D].山东大学,2015.

[56]陈新兵.中越海神传说与信仰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

[57]夏楠,孙正国.传说的文本属性:历史-封闭性与文学-开放性——以豫西大禹治水传说文本为中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58]杨栋.“禹生石纽”传说的文化阐释[J].中原文化研究,2015(5).

[59]陈立柱.有巢氏传说综合研究——兼说中国史学的另一个传统[J].史学月刊,2015(2).

[60]方辉.论史前及夏时期的朱砂葬——兼论帝尧与丹朱传说[J].文史哲,2015(2).

[61]苏航.回鹘卜古可汗传说新论[J].民族研究,2015(6).

[62]祝立业.简析高句丽始祖传说的建构与夫余衰亡之关系[J].东北史地,2015(5).

[63]陈永国.浅谈夫余始祖东明王的传说[J].东北史地,2015(3).

[64]尹荣方.《尚书·胤征》舞容与后羿传说的蕴意[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3).

[65]李炳海,刘洋.高唐神女传说的炎帝部族文化属性[J].湖北社会科学,2015(3).

[66]彭邦本.传说中的唐虞时代及其考古学印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67]魏慈德.从楚简的用字习惯来看楚令尹子文乳于虎的传说[J].中原文化研究,2015(5).

[68]杜勇.清华简与伊尹传说之谜[J].中原文化研究,2015(2).

[69]金荣权.从神话传说看徐国的族源与迁移[J].中州学刊,2015(12).

[70]张文静.评白鸟库吉与顾颉刚对“尧舜禹”传说的价值判定[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71]夏楠.多维视野下的大禹治水传说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3).

[72]祝秀丽.20世纪包公传说的采录与研究综述[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1辑,2015(1).

[73]任志强.中国都市传说研究:理论与实践[J].民间文化论坛,2015(6).

[74]吴新锋.民间文学志系列之一: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志[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75]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76]陈泳超.民间故事的记录史和生命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2016-02-2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2015M571206)

王尧(1984-),女,北京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

B932

A

1673-1395 (2017)02-0008-08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