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弘 刘友平 彭 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四川 成都 611137)
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对中医药院校非中医药学科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意义
李炜弘 刘友平 彭 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四川 成都 611137)
针对中医药院校非中医药学科专业教师能力发展需求,本文提出通过中医药专题讲座、中医药专业课程旁听、中医药实践活动参与等系统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对提高非中医药学科教师的哲学思辨能力、多学科结合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全面提升非中医药学科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中医药文化知识;非中医药学科教师;科研能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近60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四川省共建的重点高等学校。在此背景下,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非中医药类专业教师占到专职教师比的近50%,这为学校教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中医药院校,学校的优势领域和特色学科肯定都集中于中医药范围,而非中医药学科整体发展态势薄弱,科学研究能力不足,学科影响力不够,不仅阻碍了教师本人的专业发展,而且影响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探索中医药院校非中医药学科科研能力建设与提升已经是学校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组织非中医药学科教师系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校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准的专业成长,这一专业成长除了对基本专业知识的要求,还包括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力。各中医药院校在从教学科研型向科研教学型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中,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保证,科研水平的评价已经成为教师职称晋升、能力认定的关键指标。
就我校近年承担的各级各类项目来看,非中医药学科教师承担项目少、经费少、级别低。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2010-2015年间,我校非中医药学科立项项目仅占全部立项项目的2.6%,学校97.4%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分布在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三大中医药类学科。由此可见非中医药学科教师要想在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必须紧紧依靠学校的中医药背景,只有将自身专业发展与中医药科研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本学科专业的长足发展,在中医药院校扎根散枝,开花结果[1]。
非中医药学科教师是学校科研的重要力量,非中医药学科教师的科学研究方向和内容必须紧密结合中医药优势特色,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是促进非中医药学科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必要手段,基于这三点认识,学校在全校范围内针对非中医药学科教师系统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活动[2]。
按照“系统讲授,专题学习,弘扬经典,循序提高”的原则,学校邀请知名中医药名家、名师、名医开展中医药专题讲座,并先后设立了“非中医药学科教师学习中医药文化培训班”、“西医学科教师学习中医知识培训班”、“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班”、“中医经典研修班”等不同对象、多个层次的专题培训,参加的学员教师来自外语学、体育学、信息工程学、分子生物学、西医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医学检验学等几十个学科门类和专业,促使这类教师掌握了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了中医药基本理论。其次学校鼓励非中医药学科教师旁听中医药专业课程,对中医药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鼓励非中医药学科教师跟习中医临床专家,见习中药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切身感受和体会,让非中医药学科教师了解中医药的效用,领悟中医药的魅力,自觉地应用中医药理论进行思辨。最后学校还通过药用植物园参观、中医名家经典语录张贴等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类知识竞赛等,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中医药氛围,培养非中医药学科教师的中医药情结。如此多管齐下,狠抓落实,确实发挥了良好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教育效果。
以学校某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教师为例,其本科毕业于动物生态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分子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西医结合基础遗传学方向,在学校从事的专业为免疫与微生物学,其专业背景当为非中医药类。由于该教师在博士期间接触中医后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也苦恼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的理论体系,但他毫不气馁,认真踏实地同本科生一起听完了中医药的全部基础课程,茅塞顿开,中医药的宝库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科研创新思维。
试看该教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健脾益气祛痰法对肥胖鼠肠黏膜TLRs的良性调控机制研究”、“霾对艾叶免疫功能与叶际菌群的干扰模式研究”,第一个项目属中医类,是研究针刺对肥胖鼠的免疫与菌群调节,第二个项目载体为中药,是研究雾霾对中药材“艾叶”的免疫与菌群干扰,申请者始终依托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又处处不偏离自己的“免疫与微生物”这一专业本身,可谓深得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个中真味。在科研上的脱颖而出也为这位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成长为学校免疫与微生物专业知名的教授与博导。
中医思维模式承载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沃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展而来,其整体观、辨证观的思维模式对教师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思维模式既有分析、综合等逻辑推理方法,又有直觉、想象等非逻辑推理方法;有实证(经验)方法,又有哲学思辨方法;有定性判断,又有定量研究;有对局部的分析,也有对整体的综合,为解决复杂性科学问题提供丰富的智慧和哲理,集中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连动性、多向性、跨越性、综合性、独立性特征[3]。系统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将在非中医药学科教师中逐步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其中医哲学思辨能力,对提升科研思辨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中医药文化推崇师徒亲授的传承方式,通过系统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学习教育,学校鼓励青年教师拜学术造诣深厚的中医药专家学者为师,培养青年教师对中医药的兴趣和好奇心,指导青年教师发现中医药科研的困惑和瓶颈,启迪研究思路,包括如何做好中医药科研,如何让中医药科研为中医药临床服务,导师均可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指导,并帮助青年教师体会到科研工作对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促进作用,体会到科研工作给教学工作带来的愉悦。这种师徒传承的长远规划,可以迅速组建中医药为核心的学术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增强集体科研、团队攻坚能力,有可能在某些中医药的特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4]。
任何高校的各门学科都存在着相互渗透等关联性,向着综合性院校发展的中医药院校更不例外。各学科之间既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又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目前的科研工作已经不是某一个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可以独立解决,而是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才能攻克真正的科研难题。这种多学科的联合,既包括中医学、中药学、西医学等医学学科之间的联合,也包括中医药学与人文学科、管理学科、信息科学、自动化与工程等其他科学门类的联合。非中医药学科教师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对促进各非中医药学科与中医药学的学科结合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5],培养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技术交叉渗透的多学科结合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确立一批多学科联合攻关团队与项目,将极大地提升中医药院校的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中,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在获批的权重中要占到很高的比例[6]。科研如何创新?科研灵感的源泉在哪儿?中医药有太多的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如果能掌握一定的中医药知识,能站在中医药的大背景下思考中医药亟待解决的难题,将为非中医药学科教师注入无尽的灵感。学科的理论创新可能是最为困难的,但将本学科新技术新方法引入中医药领域,将中医药的思辨手段引入本学科的理论探讨,这些巧妙的结合和关联就可以创造无数的创新点,理顺创新点间的逻辑关系,论证创新点的前无古人就形成新的创新链,科研创新能力由此而得到锻炼和提升。
综上,通过系统学习,提高非中医专业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水平,探索自身专业与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碰撞,提出符合教师自己的专业特色,又根植于中医药文化底蕴的项目,将为全面提升中医药院校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做出重大的贡献。做出更多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科研课题。
[1]冯芹,周继刚.浅析当前形势下影响中医科研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6):502-503.
[2]陈樟平,江琴,哈志强.关于推进中医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9(7):625-626.
[3]付先军,王振国.中医思维模式在中医药院校非中医专业人才培训过程中的作用和途径[J].中医教育ECM.2010,29(4):15-18.
[4]彭刚.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机制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6(5):24-25.
[5]李克林,马雪艳,彭明国.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机制的追问与反思[J]. 教育与职业,2015(5):98-99.
[6]郭嘉,罗玲玲,邢怀滨.自然科学基金促进人才成长的对策与绩效研究[J]. 科研管理,2015,26(6):92-101.
Significant of Lear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for Promoting Non-Chinese Medicine Teachers’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
Li Weihong,Liu Youping,Peng Che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Chengdu 611137,China)
Based on the need of promoting non-Chinese medicine teachers’ ability in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ies,the article says it has un-overlooked effect on promoting non-Chinese medicine teachers’ learning ability,multidisciplinary combination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ccording to lear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systematically through seminar of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course auditing and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specially in systematic promoting non-Chinese medicine teachers’ scientifc research ability and leve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Non-Chinese medicine teacher; Scientifc research ability
李炜弘(1973-),女,教授。
彭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O.81373505)。
201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