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眼视光校企共享资源建设与评价

2017-03-21 05:10,,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视光校企公众

, ,,

眼视光学是一门以临床医疗为知识基本点,集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知识为一体的一门实践性交叉学科[1]。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除了传统的医院外,企业也是主要渠道[2]。因此,为了更好地契合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合作育人已成为眼视光学专业的常用人才培养模式,而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以师资团队、实训基地、实习就业等现实资源共享为主[3]。西安某医学院在调研中发现既往的校企合作模式出现了新的矛盾:一方面是眼视光学专业近几年在课程设置上逐渐缩短课堂教学学时,需要不断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另一方面是由于眼视光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系统化的专业教育,继续教育需求急迫,但因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工学矛盾突出。因此,兼顾校企双方利益的新型合作教育模式亟待提出。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操作便捷、推送内容丰富、信息传递高效精准、服务功能多样等特点[4]。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专业学习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教育新形式,是一种模式的创新[5]。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和企业员工不需要固定的时间或场所,可以及时有效、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因此,西安某医学院眼视光学专业从2016年3月起,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与省内的3家视光龙头企业合作创建微信公众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定期推送专业学习信息,实现校企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校企实时互动融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1 研究的资料与方法

1.1 平台的创建与宣传

申请微信公众订阅号,同时制作眼睛作为头像图标,并形成专用二维码。由学校教师和3家合作企业负责人组织眼视光专业学生和企业员工关注,另一方面借助陕西省视光学会、陕西省眼科学会、西安市眼科学会等机构进行平台推广。

1.2 平台的信息推送和管理维护

由学校眼视光学教研室的4名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定的3名员工共同运营管理该平台,负责资源检索、信息上传和平台维护。平台以专业学习交流为主,于2016年3月2日开始发布消息。平台鼓励每位用户提供素材, 7名平台运营小组的成员将所有素材收集、整理、分类、再加工后,轮流选取最佳的内容在平台上发布。推送时间为每天下午6:00-9:00之间,推送频率为1篇/天,推送的内容包括“视光微课程”、“案例分享”、“文献传递”、“大咖讲座”和“通知公告”五个板块。其中,“视光微课程”主要围绕验光、接触镜验配、双眼视功能检查、屈光手术等视光核心领域展开,由用户自行录制或通过原文链接的方式整合其他网络的资源。一次微课讲述一个完整的小知识点,以音频结合PPT的形式出现,“案例分享”分享疑难病例及诊治体验。选取用户在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每个案例包括基本情况、检查结果、处理方法、总结及延伸四个方面,“文献传递”主要由用户分享在电子数据库或学术会议中精读的中外文文献,“大咖讲座”由用户推荐分享视光行业的专家学者发表的热点前沿文章和讲座,“通知公告”主要推送学术会议、培训讲座、学科动态、考研就业信息的公告或链接,便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前往参加。

1.3 平台的使用评价

1.3.1 平台运行数据统计。利用后台自带的用户分析和图文分析功能进行订阅用户信息和推送内容数据分析。

1.3.2 对订阅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在平台运行10个月后利用平台内置的问卷调查功能对所有用户进行两方面的调查。一是阅读频率的调查,计算不同阅读频率的人数;二是对平台满意度的调查,满意度调查包括6个条目[6],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非常不满意”计1分、“不满意”计2分、“一般”计3分、“满意”计4分、“非常满意”计5分,总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具体由调查者在平台上发布调查目的、意义以及有关指导用语,然后匿名填写并收回。共发放问卷684份,回收684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用户的阅读频率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多重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Bonferroni法修正P值),用户的满意度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眼视光校企共享资源建设及利用评价

平台自2016年2月23日正式开通后,截止到2016年12月23日,订阅人数已达到684人。其中学校师生256人,企业员工321人,其他从业人员107人。

2.1 平台的信息发布量和阅读量

平台累计推送图文与视频276篇(其中学校推送163篇,企业推送111篇),推送频率为0.92篇/天,总阅读量累计6 831人次。

根据预先设计的5个内容板块,在发布量方面,从多到少依次为文献传递83篇(30.1%),大咖讲座79篇(28.6 %),案例分享55篇(19.9%),通知公告41篇(14.9%),视光微课程18篇(6.5%);在阅读量方面,“大咖讲座”的阅读量达到2 198人次(占32.2%),通知公告1 984人次(29.0%),视光微课程1 251人次(占18.3 %),案例分享947人次(占13.9%),文献传递阅读仅为451人次(占6.7%)。

2.2 用户对平台推送信息的阅读频率

关注平台的684位用户中,从来不看推送信息的没有,基本不看者7人(1.0%),偶尔需要或者打发时间时看者23人(3.4%),经常看者94人(13.7%),每天都会阅读者560人(81.9%)。对三组不同来源用户的阅读频率比较发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678,P<0.05);组间多重比较发现(采用Bonferroni法修正,α=0.05/3即0.017),学校师生和企业员工、其他从业人员的阅读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Z=-3.637,Z=-5.113,P<0.017),但企业员工和其他从业人员的阅读频率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Z=-2.074,P>0.017)。详见表1。

表1 不同用户对平台推送信息的阅读频率比较/人

注:a三组总体比较;b学校师生和企业员工比较;c学校师生和其它从业人员比较;d企业员工和其它从业人员比较。

2.3 用户对平台推送信息的满意度评分

所有用户对6个满意度评价条目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推送信息的频率(4.72±0.58)、内容的新颖性(4.64±0.68)、推送信息的长度(4.51±0.72)、内容的实用性(4.40±0.86)、内容的丰富性(4.27±0.74)和内容的编辑形式(3.96±0.76)。对不同来源用户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发现,除“内容的实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2个条目的学校师生评分显著高于企业员工和其他从业人员外(F=14.550,F=8.970,P<0.05),其他4个条目三组用户间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F=1.365,F=0.170,F=0.608,F=1.585,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用户对平台推送信息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与学校师生满意度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眼视光校企共享资源建设与评价的小结

信息化时代,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医学领域,医院、高校图书馆等机构大多创建了微信公众平台为人们提供咨询、查询和宣传服务[7-8],但用于专业学习交流的平台较少见。庄文敏调查显示,微信使用泛娱乐化意识趋势明显,微信平台上的教育缺位影响了医学生对微信具有知识获取功能的认同[9]。普遍认为微信是一种通讯工作,用于聊天、发信息的认同度最高。因此,校企双方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专业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共建共享视光资源,面向社会和服务行业,创建了新的开放教育生态环境,增强了教师、学生、企业员工与其它从业人员间的互动交流。

3.1 推送信息的内容设置是影响用户阅读量和阅读频率的关键

权威且专业的信息推送是提升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平台在创建之初设立了“文献传递”、“大咖讲座”、“案例分享”和“通知公告”,这些内容多以视光前沿资讯为主。在信息发布量上,“文献传递”的数量最多(30.1%),而且大多是由教师发布的,可能是因为在以科研为导向的高校里,教师更乐意、也更容易获取最前沿的文献。微课能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10],但因其制作费时费力,“视光微课程”成了发布数量最少的内容(6.5%)。在阅读量上,“大咖讲座”的阅读次数最多(32.2%),可见用户对于行业权威的知识需求最强,而发布量最多的“文献传递”确成了阅读量最少的内容(6.7%),可能是因为“文献传递”内容学术性非常强,而且编辑形式比较单一,趣味性不高造成的。这种反差提示我们今后在推送内容上要不断调整,才能更好地契合用户需求。

订阅量是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和传播力最简单直观的指标和标志[11]。虽然平台创建的初衷是满足校企双方的学习需要,但随着平台的不断推广,服务人群逐步扩大到眼镜店私营老板等其他从业人员,在短短10个月的时间,该平台的订阅用户就增长至684人,而且每天都会阅读推送消息者占所有用户的81.9%,可见该平台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覆盖度,非常受用户欢迎。其原因在于学生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随时随地的主动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使其拥有新的学习体验,自然会吸引学生的关注;企业员工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医学知识更新不断加快,要掌握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必须进行终身教育[12],该平台的推出为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调查显示,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其他从业人员的阅读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因为学校师生拥有较多的学习时间,而且教师将平台的运营渗透到了日常教学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关注度就更高;企业员工和其他从业人员都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关注平台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弱于学生,但其他从业人员都是鉴于强烈的工作需求通过口口相传自愿加入平台,较之企业员工自然拥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

3.2 用户满意度的提升需要不断优化推送信息的设计

总体来说,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较高,6个调查条目中有5个的评分在4分以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专业学习使用户能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和空间[13],并能通过朋友圈、微信好友等实现便捷分享,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态圈。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通过生动有趣的专业信息推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补充其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普适学习”习惯养成[14]。该平台能够及时满足企业员工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学习需求,缓解学习、工作、家庭之间的矛盾。

适当的推送频率至关重要[6],基本每天1篇的推送频率既不会导致用户的反感,又不会降低用户的活跃度,而且通过这种相对固定的推送频率能够使用户形成固定的阅读习惯。因此,用户对“推送信息的频率”满意度最高。但用户对“内容的编辑形式”满意度是最低的,这是因为推送内容除了转发和链接的其他成熟网络资源外,原创的内容大多为文字形式,很难满足用户对生动性的要求。由于推送内容中学术性很强的“文献传递”最多,而企业员工和其他从业人员更关注的是能够直接指导实践的技术,他们在工作中也能接触到更多元化的行业资源。因此,他们对“内容的实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两个条目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学校师生。

3.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眼视光校企共享资源建设与评价存在问题和建议

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离不开一个专业、规范的运营团队[15]。目前校企共建的平台是校企的自发行为,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代表共7名人员松散的兼职管理,无法深入开发平台利用率。尽管他们在专业信息的筛选上有很大优势,但在平台的技术建设、维护和推广上还存在很大不足。因此, 组建一支集眼视光学、管理学、营销学、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运营队伍,设置专人负责管理维护势在必行。另外,平台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与时间,推送信息需要筛选、编辑、加工和上传,后台需要管理和维护,这些额外的任务会削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在服务层次上以眼视光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推介服务为基础,兼顾用户的个性化咨询服务;在服务模式上兼顾专业龙头的公益性与经营性,采用免费信息推介服务和有偿个性化咨询服务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对表现出色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微信学习作为教育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影响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16]。校企共建共享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在技术上突破了教育方式,而且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了革新。随着知识碎片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移动学习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该平台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明确服务定位,创新服务内容,加强信息推送,丰富信息的表现形式,才能承担起为行业提供权威、优质、高效网络视光咨询服务的职责和义务。

猜你喜欢
视光校企公众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