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
【摘要】2016年频现的“黑天鹅”事件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强烈冲击,许多新变化前所未有。受不确定性因素扰动,全球经济发展环境脆弱,经济全球化遭遇低潮,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继续低迷,国际金融体系波动性增大。2016年,世界经济维持了缓慢增长态势,但整体增速弱于预期,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展望2017年,在美国经济加速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支持下,世界经济列车的速度可能加快,但不确定性依然凸显。美国特朗普政府政策走向、美联储加息节奏及德法等欧洲国家大选等,是影响世界经济的新风险、新挑战。
【关键词】世界经济 国际贸易 大宗商品价格 国际金融
【中图分类号】F113
一、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与挑战
(一)全球经济在现有基础上将略有增强
2016年,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乱中有变。英国“脱欧”、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意大利修宪公投被否等“黑天鹅”事件相继发生。诸多重大风险事件频出,令全球经济发展环境脆弱。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低速且不稳定,增长动力不足,国际贸易继续低迷,跨国投资再度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增大,经济下行压力和不确定性增强,整体增速不及预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低于2015年的3.2%。这一增速不仅低于1980~2015年的历史均值3.5%,还低于2008~2015年的危机均值3.3%。
展望2017年,世界經济将受到一系列趋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方面,美国经济增长有望加快,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延续温和复苏趋势,亚太新兴经济体将保持较高增速,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核心力量;另一方面,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不确定事件、不可预见风险的挑战复杂严峻,特朗普政府正式执政后美国经济政策如何调整、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溢出效应、英国“脱欧”谈判及欧洲多国大选的潜在政治风险、逆全球化思潮发展对贸易投资的干扰等,都可能制约世界经济加速的力度。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将导致世界经济环境进一步复杂化。
目前可以期望,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有所加快。总体上,主要经济体仍处于货币宽松状态,财政政策也有望在推动增长中发力。IMF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提高到3.4%;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8%,新兴经济体增长4.6%,均比2016年略有提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6年11月28日发布半年度经济报告称,201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9%,低于2015年的3.1%,但同时调升2017年预测值,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会出现适度反弹,增长率将为3.3%。当然,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现有的预测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低迷尚难改观
自2012年以来,国际贸易发展进入低迷期。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需求疲弱背景下,国际贸易增长已经连续多年低于经济增长。贸易放缓的范围广泛,对外贸易下降成为全球性现象。2016年世界贸易延续下滑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预计,2016年世界贸易量增速只有1.7%,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是全球贸易增幅连续五年低于经济增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减少,使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有所减弱。WTO预计,2017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1.8%~3.1%。这是WTO首次提出区间预测,表明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贸易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大。
导致世界贸易持续乏力的成因复杂。经济增长乏力、全球需求疲软对贸易放缓有着重大影响。近年贸易量急剧下降中的约3/4是因为经济活动疲软,在经济低增长下,全球需求增长有限,特别是投资不振,使贸易缺乏增长动能。全球价值链扩张的调整也影响了贸易增长。随着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结构调整,跨国生产重新分布与调整,导致跨境分散生产减速。传统的消费大国尤其是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部分进口商品和生产环节被国内生产替代。部分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出于贴近市场、降低成本等考虑,从离岸生产转向近岸、在岸生产,将一些高附加值生产环节重新转移回国。此外,世界经济增长正逐渐以制造业增长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增长为主、贸易放开停滞不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也抑制了贸易增长。除非实现经济增长和投资回升,否则贸易增长可能将继续疲弱。
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投资者面临不确定性增多及部分地区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等影响,全球投资需求持续不足。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报告,2015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FDI)增长38%,达到1.76万亿美元。这一规模尽管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尚不足2007年的1/2。直接投资增长主要依靠跨国并购拉动,2015年全球企业并购异常活跃,全球并购交易额较2014年猛增37%,创下全球企业并购新的年度纪录。而同时全球绿地投资基本停滞,发展中经济体还出现了下降。
在政治动荡及监管审查加强下,201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或将再度放缓,绿地投资规模下降,跨境并购活动减少,但保持着活跃。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并购总额为3.6万亿美元,比2015年创纪录的4.37万亿美元降低了17%,但仍为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高水平。其中,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并购的重要力量,在交易总额中占到2 204亿美元,几乎是2015年的两倍,约占全球跨境并购交易金额的16%。跨国并购保持活跃,表明置身于不断整合的行业中的企业在寻觅增长机会,同时企业能够以有吸引力的利率获得借款。UNCTAD最新预计,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可能下降10%~15%,预计2017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会小幅增长,但在2018年以前不会超过2015年的规模。影响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是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实体经济缺乏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企业家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预期不乐观,投资意愿低下。
(三)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或将震荡回升
2016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整体呈现触底回升走势,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较年初有明显涨幅。截止11月末,IMF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综合指数比2015年同期上涨9.43%,其中食品饮料、能源类商品和工业原材料价格指数分别上升8.0%、7.2%和17%。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有所回暖,这一方面得益于市场在低价作用下的再平衡,另一方面缘于年初的低基数效应。受市场过量供给影响,国际油价从2014年6月的每桶超过100美元一直跌至2016年早些时候的每桶30美元以下。持续两年的低油价使全球原油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仅2015年和2016年,全球石油产业的总投资就减少了3 000亿美元。低油价更重创了产油国经济,令依赖石油的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和动荡之中。为抑制供给过剩,维护全球石油产业稳定,2016年11月30日掌控着全球1/3原油产量的欧佩克(OPEC)达成石油限产协议,这是该组织8年来首次达成减产协议。同时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加强合作,12月10日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也签署减产协议。这一举措大幅推升国际油价至一年来高点,产油国期望保持油价稳居每桶50美元上方。
2017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将继续其再平衡的进程。受世界经济增速回升和需求改善的影响,再基于过去两年的低位,以原油为代表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呈现震荡与小幅反弹态势。美元走强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的打压。地缘政治动荡和市场投机等也将造成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2017年国際石油价格走势取决于减产协议是否有效落实,仍存一定不确定性,加之页岩油的竞争压力,导致油价反弹的空间相对有限。特朗普提出美国自身应增加能源供给,这有可能打压油价和其他商品价格。
(四)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仍将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
美国新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有待观察。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市场对美国经济走势的预期发生逆转。特朗普明确表示,上任后将出台大规模减税和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市场认为特朗普承诺的刺激计划将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并推高全球需求,2017年美国经济增速、通胀水平以及利率都将回升。预计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其国际国内经济政策均会有较大调整,但也要看到特朗普承诺的政策调整要全部进入实施也并非易事,他在执政后需要更多考虑政策的可操作性。至于特朗普政府将如何实施经济刺激方案,包括政策出台时间、规模和构成?美国国会是否会全盘接受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方案?新政将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提振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将产生什么影响?目前这都有待观察,这也是影响2017年世界经济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英国脱欧进程对欧洲一体化及全球化进程与方向将产生深刻影响。2016年英国公投退欧引爆了欧洲政治格局的新裂变,对全球来说也是重大冲击。在巨大不确定性笼罩下,英国未来几年的增长路线已被打乱,也将直接影响投资和贸易信心。IMF预计,2016年英国经济增速将为1.8%,2017年进一步放缓至1.1%。英国政府已宣布,最晚在2017年3月底前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提交申请开始与欧盟理事会进行退出欧盟的程序。无疑,退欧谈判在法律上是复杂的,在政治上是敏感的,将面临多重难题。谈判将重新确立英国与欧盟的未来关系,难点在于英国能否继续保持进入欧洲单一市场的资格。欧盟则始终强调基本不存在英国既留在欧洲共同市场内、又不接受人员自由流动原则的可能性。此外,英国也需要解决与其他WTO成员的关系。这一进程恐怕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
欧洲多国大选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新风险点。2017年是欧洲的“选举年”,欧洲主要经济体荷兰、法国和德国将举行大选。意大利在公投修宪失败后,新政府面临来自民粹主义势力的挑战,大选可能提前至2017年举行。这些将令欧盟面临政治场景的变迁。欧洲政治风险上升,会进一步弱化欧元。欧洲政局的发展,将影响投资者的行为,对刚有起色的欧元区经济可能造成威胁,并对世界经济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冲击。
(五)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带来新的市场动荡
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一直是影响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随着2016年底美国与欧元区、日本央行议息会议相继收官,意味着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差异正越来越大。2016年12月8日欧洲央行再次加码宽松刺激措施,决定继续维持欧元区主导利率为零的政策不变,并延长其购债计划,从2017年4月至12月,规模为每月600亿欧元。日本央行在2016年年初开启了负利率时代,12月20日日本央行宣布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即维持政策利率在-0.1%以及10年期公债收益率在零水准附近,维持日本国债持有量年增幅80万亿日元的目标。因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美联储本轮加息步履蹒跚,自2015年12月开始的加息进度不及预期。在时隔一年后,伴随美国走向充分就业且通胀逐渐接近目标,美联储在2016年12月15日再度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 0.5%~0.75%,并预计2017年可能有3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以及可能会进行更多的加息是其对美国经济增长信心的反映。在美联储强化加息同时,日本和欧洲延续负利率和零利率,令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差异不断扩大,将使全球资本流动、汇率波动加大。自2016年11月以来,国际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渐增强,国际资本又开始大规模流出新兴经济体,并流向美国,导致美元指数迅速攀升,其他国家货币,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大幅贬值。2016年全年,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汇率的美元指数连续第四年上涨,全年涨幅约3.7%。2017年,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影响美联储加息节奏,而美国加息节奏的变化将继续反复扰动国际金融市场,推动国际资金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大规模的跨国资本流动易造成外汇市场大幅动荡,甚至引发部分国家货币危机,同时国际资金流向将全面影响各国股市、楼市、债券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未来世界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歧是否会继续加大,或是出现同步收紧,以及资本流动将呈现何种变化,需要密切关注。
2017年,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全球货币金融市场新周期到来。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不确定性还将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加大市场的波动性和脆弱性,美元持续升值将是影响世界经济运行的一大风险。当前强势美元主要受两个因素推动:第一,美国经济增长转强,特朗普拟实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税政策重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推动了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加速了美元升值。第二,美欧日的货币政策分化利好美元,美联储加息进程提速还将帮助推动美元持续走强。对美国来说,强势美元是美国实力的体现。但美元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强势美元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不同影响。预计2017年,美元总体继续保持强势走势是大概率事件,美元走势将取决于美国的利率水平和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执行情况。在美元走强大格局下,其他国家货币,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贬值压力增大,大宗商品价格难以形成持续强劲的上涨势头。强势美元对美国自身也并非全是福音,他可能带来挤压美国出口和贸易赤字扩大等负效应,这有悖于特朗普追求的恢复美国制造业、捍卫美国贸易地位的目标。
(六)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将损害世界经济前景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整体需求低迷、经济活动疲软环境下,以及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不平等和难民问题等困扰,反全球化运动越来越多,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特别在发达国家,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上升,认为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贸易导致其国内就业机会流失,要求限制贸易和移民的呼声加强。在“逆全球化”思潮下,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严重。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一直宣称实施高额关税以帮助制造业和就业机会重回美国本土。当选候任总统后,特朗普正在通过强制和劝诱等手段让公司在美国制造产品,并警告说如果美国企业把生产线和工作岗位迁移到国外,将会面对严重后果。特朗普已经宣布,将在白宫内部新组建全国贸易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在贸易谈判战略方面提出建议,并致力于促进美国制造业和就业。可见,美国新的贸易架构体系将更趋向“防御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在增加。
发达国家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思潮升温,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风险,威胁着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贸易政策的倒退及非理性贸易限制做法,将会抑制生产力、经济增长和创新,只会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一是,市场对美国保护主义可能升级及其影响的担忧,将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二是,如果特朗普政府提高贸易壁垒,美国跨国公司将遭殃,全球制造业的供应链将受到冲击。如果美国针对新兴经济体采取非理性贸易限制措施,将伤害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可能进一步削弱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三是,一旦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全部或部分实施,都将对外部世界造成不利影响,并有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政策密集出台,损害全球经济和贸易。
二、主要区域和国别经济形势展望
(一)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将加快
美国经济近几年持续温和复苏,内生增长动力趋稳,经济增速由2013年的1.7%提升至2015年的2.6%。2016年美国经济呈现先抑后扬态势,经济活动自年中后强劲扩张。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分别为0.2%、1.4%和3.2%。全年增长虽然较2015年疲软,但在发达国家中仍一枝独秀。美国股市在经历年初的震荡后,下半年连创新高。截至12月1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10.14%、7.2%和4.87%,美国大选后三大股指呈现走强趋势。随着加息预期波动上升,美元汇率创2004年以来最高。劳动力市场持续增强,已经接近充分就业,11月失业率降至4.6%,为2007年8月以来最低。家庭支出一直温和增长,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107.1,为2007年7月以来新高。但企业固定投资仍显疲软。通胀率有所上升,截至11月,美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连续四个月增长,同比增幅为1.7%,但仍低于2%的长期目标。12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为2014年12月以来最高,制造业新订单分项指数为2014年11月以来最高。
大选后“特朗普效应”掀起新变局。在竞选中及当选候任总统后,特朗普强调注重经济增长,明确提出要将美国经济增速提升到3.5%以上的目标,要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减税、放松金融监管等措施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以“美国优先”为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期推动制造业岗位回流美国。这对美国经济带来提振,也将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外溢影响。若特朗普政府实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和减税政策,将会推升美国通胀压力,2017年美联储可能加快加息步伐以避免美国经济过热。值得注意的是,财政和减税措施可能加重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甚至可能需要再次提高债务上限。美元升值可能是美国经济2017年最大的变数。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将搅动世界经济的神经。目前特朗普的经济政策主张落实情况有待观察。美联储在2016年底时则小幅上调对美国经济的预期,预计2016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9%,2017年加快至2.1%。受劳动生产率下滑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美联储预计未来数年美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1.6%至2.2%。
(二)欧元区经济在挑战中保持适度增长
欧元区经济在2016年蹒跚前行,尽管遭遇多重风险威胁,这一年欧元区19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达到1.7%,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各成员间的经济增长差异缩小。2016年第三季度,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经济环比增长0.2%,法国和意大利经济分别环比增长0.2%和0.3%。欧元走弱、低油價、支持性货币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改善推动了欧元区的温和增长。内需代替出口成为欧元区复苏的主要驱动力。在过去两年,得益于宽松的融资条件,内需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超过1个百分点。欧元区11月采购经理人指数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的54.1,预示企业扩张速度创年内最快,因制造业活动扩张强劲,新订单上升,显示欧元区的增长仍有广泛基础。欧元区失业率已降至10%。通胀率在下半年稳中有升,受能源价格上涨带动,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初值同比增长1.1%,创出2013年9月以来的新高,但这一水平距2%的目标仍有明显差距。
2017年是欧盟的关键一年。地缘政治风险、银行业盈利问题、低通胀以及经济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都是影响欧元区经济的重要因素。英国启动退欧程序,法德等多个国家举行大选,欧洲政局存在着不确定性。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方向和外部环境变化将对欧元区经济产生影响。若大选结果不造成重大信心冲击,2017年欧元区经济将在挑战中保持适度增长。得益于就业率和薪资水平的提高,私人消费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欧洲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借贷成本降低将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其对货物、服务的进口需求。欧盟委员会最新预计,2017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1.5%。
(三)日本经济继续企稳复苏
2016年日本经济在实施负利率、加码财政刺激措施的多重影响下缓慢复苏。前三个季度,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9%、0.7%和1.3%。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再次推迟调高消费税至10%。由于商业投资迟迟未被激活,日本经济依赖出口的状况越来越明显。美国大选后,在美元走强下,日元走软提振了出口,对日本经济产生正面影响。随着海外经济体温和增长和日元贬值,日本出口、工业生产和消费者支出有所回升,疲弱的经济可能正在重拾动能。11月失业率降至3.1%,为20年新低。11月全国CPI年率上升0.5%。12月经季调的Markit/日经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52.4,这是该指数连续第四个月高于荣枯分界线50,显示经济活动扩张速度为2015年12月以来最快。不过由于日本工薪增长速度缓慢,拖累了日本家庭支出。对于经济向好趋势,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都给予相似的判断,确信日元疲弱和海外需求反弹将增强其经济稳健复苏的前景。
在2017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宽松预期,通胀及银行业表现将支持日元下行。随着亚洲新兴国家需求及制造业产出回升,2017年日本整体经济有望继续小幅回升。不过,经济复苏的持久性仍将受到考验。在日本,个人消费占GDP的近六成,企业投资占GDP的比重为15%,被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个人消费增长缓慢与企业支出增长停滞仍是困扰日本经济的难题。由于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企业投资以及给员工涨薪意愿低下,国民则捂紧了钱袋子。安倍晋三推出的一揽子刺激方案仍未能让日本摆脱通缩困扰。日本央行是否会在2017年调整货币政策甚至退出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加速增长
过去几年,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滑、货币贬值、资本外逃等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持续滑落,一些资源出口国如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经济出现衰退。新兴市场经济普遍放缓,是国际市场环境逆转与国内结构性弊病相互作用所致。2016年新兴经济体增长在各种挑战中缓中趋稳。IMF预计,2016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4.2%,较2015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大体保持稳定,中国、印尼等国家维持相对较高的增速,但印度增长略有放缓,削弱了该地区2016年的增长前景。东欧和拉美地区的衰退程度有所收窄,大宗商品出口依赖型的国家得益于市场价格的企稳回升,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其他地区则缺乏增长亮点。受巴西、委内瑞拉经济收缩影响,2016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负增长0.9%~1%,为连续第二年负增长。
2016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都是6.7%,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将稳中向好。2016年俄罗斯宏观经济形势在好转,一些实体经济部门出现增长,相比于2015年经济萎缩3.7%,预计2016年经济将小幅萎缩,降幅为0.5%~0.6%,通胀水平将控制在约5.5%。巴西经济仍未摆脱衰退阴云,由于政治危机加深,通胀上升,财政赤字激增和高利率等因素,继2015年经济萎缩3.8%后,2016年经济将衰退3.4%。巴西经济学家预计,2017年巴西经济有望微弱增长0.5%。印度央行2016年12月宣布,将2016~2017财年印度经济增长预期从原先的7.6%下调至7.1%,印度政府11月宣布废除大额面值纸币带来市场流动性缺失,对经济造成一定冲击。但尽管调降了增长预期,印度经济增速依然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
2017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望加速增长,特别是俄罗斯和巴西将走出经济衰退,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将缓慢复苏。不过新兴经济体继续面临内外部的挑战。一方面,新兴经济体自身正经历调整发展方式的改革阵痛,经济增速有所减緩;另一方面,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比如美联储加息的外溢效应、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等。短期看,特朗普计划实施的财政扩张政策和美联储加息进程提速,会诱发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美元持续升值,这将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本币贬值、资本外流、偿债负担加重等风险。尤其是那些国内金融系统已经积累了大量美元债务负担的国家,或因美元升值和高利率更容易受到攻击,甚至可能爆发外债危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增强,将对依靠贸易增长而获利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造成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