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6-01"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两个术语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在这一著作中陈氏首创"致动用"和"意动用"之说。到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称为现在大都采用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了。
首先按词性的不同,分类研究使动、意动的语义内容与语义特征。
1.动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使宾语具有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如:
(1)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2)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
(1)中主语"臣"使指代项伯的"之"具有"活"这样的动作行为。上文中的"亡"同样是"使郑亡"之义。
动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由于宾语而产生谓语动词所表示的某一主观感觉之类的意思。例如:
(3)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3)中提到由于"你治理晋国,四邻的诸侯听不到美德,只听到沉重的贡品",主语"侨"产生了"迷惑"这一动作行为。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这一语义特征决定了它与宾语的结合完全符合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它们的翻译也有其规律。上文的(1)-(2)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翻译时,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我们把它变成动补式的结构,如"毁灭""救活"。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仍需用"使……"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2.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5)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4)中主语"诸侯"由于害怕秦国过于强大而威胁到自己,所以采用"会盟而谋"的方式希望能使"秦"由强变弱。"弱"用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贫"同样是"使之贫"之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7)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6)中的"美"为形容词,由于"我"客观上并没有改变,而由于妻子偏爱"我",从而觉得"我"美。"异"同样是主观上认为不同的意思。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这一语义特征决定它与宾语的结合需要先通过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再表述述宾语结构的含义。翻译可以说"使+○+adj",如"使秦弱小",或"认为+○+adj",如"认为我美丽"。
3.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使宾语变成用作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这个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例如:
(8)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
(9)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
(8)是鲁人公若邈呵斥圉人时说的话:"你想象当年专诸刺杀吴王僚一样杀死我吗?",即使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而(9)则是表示使异姓建国的意思。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宾语位置上的人或事物看成做谓语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10)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
(10)是"以珠玉为宝",即把珠玉当成宝贝,这些都是指在主观感情。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这一语义特征决定它与宾语结合要先活用为动词,再与宾语表达述宾结构的内容。在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这个名词前加上一个相关的动词,成为动宾结构,一般可以加上"成为"(使动)或"当成"(意动),而使动用法中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例子,如(9),我们应补上一个合适的动词,如 "建立",即"使异姓建立国家"。
使动用法是使令语义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语义关系在先秦时期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使令意义的动词构成的递系结构;一就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且桓公置射钩而相管仲。(《韩非子·难三》)
以上两句的内容是一样的,但表达的形式不同,(1)是递系结构;(2)是述宾结构中的使动用法。由此看来,二者在语义上是相通的,并且递系结构中的主要谓语动词"使/令"能够使深藏于述宾结构之中的使动义显性化。例如:
使动用法递系结构
晋侯饮赵盾酒晋侯使赵盾饮酒 (《左传·宣公二年》)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理解或翻译使动用法时,也是采用变换为递系结构的方法。
使动用法就是以述宾语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
意动用法是意谓语义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意谓是指人们对人或事物的看法或态度,具体地说就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或者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来看待。这种语义关系在上古后期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用意谓意义的动词组成的意谓语;一种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
(1)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战国策·秦策一》)
(2)贫穷则父母不子。(《战国策·秦策一》)
(1)中的"父母不以我为子"与(2)句的"父母不子"所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其形式不同,(1)是意谓句,即"以为"式结构,(2)则是意动用法。由此看来,"以为"式结构中的主要谓语动词"以为"或"以……为"能够使深藏于述宾语结构之中的意动义显性化。例如:
意动用法意谓句
柳下惠不羞汙君,不卑小官,柳下惠不以服侍汙君为羞耻,不认为小官卑下。
(《孟子·公孙丑 》)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理解或翻译意动用法时,也是采用变换成意谓句。
意动用法就是以述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意谓句的内容。
另一方面,我们从辨别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使动和意动的差别主要在于:使动往往是既成的或将成的客观事实,并由于这一动作行为而使宾语的情况有所变化,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而意动则常常是主观的认识或看法,不一定是客观事实,有时甚至是违反现实的,并不因为主观意识而使宾语的情况有所变化,表示:"认为宾语怎么样"。这主要是从意念上来辨别。如
(1)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孟子·梁惠王下》)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中"小之"之前发生了一动作行为"斫",并且因为这一动作行为使"之",即木料变小,这是客观事实,否则不会发生"王怒"。所以(1)的"小"是"使之小",是使动用法。而(2)中"鲁""天下"并不会因为登高而改变,而只是登高所产生的视觉变化,觉得变小。所以(2)的"小"是"以為小",是意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