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修身?仁心育人

2017-03-21 21:55梁日宁
求知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仁心立德育人

梁日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既是对中华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当今教育现实的关注与回应。习近平主席在《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的讲话中指出:“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教师”,讲话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了“以人为本”丰富的时代意义:要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立德树人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教育领域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理念。

1.以仁心育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当代大学生都是“90 后”,他们成长在国家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社会的转型期,各种选择、趋势、矛盾对他们产生了各种影响,决定了他们思想认识的独立性、行为选择的多样性、价值判断的复杂性、个体特征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当代教育应从一个模子的“批量生产”转化为“定制生产”的个性化模式。

因此,高校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尊重人和肯定人的价值,才能满足教育的本质需要,使教育时刻散发感召力和生命力,达到育人的目的。

2.以仁心育人,要理解学生的想法

处于青春期与成年期过渡阶段的大学生思维发散性强,自主创造力突出,但由于知识有限,接触社会少,认知能力不完善,因此他们的有些想法往往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有时候是片面和偏激的。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放下自己的身份,到学生中去,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理解学生的想法。通过新媒体的交流、课堂课下的互动,在倾听的基础上教导, 在理解的基础上育人,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理解学生的想法,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加以引导,才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教育。

3.以仁心育人,要宽容学生的不足

教师要学习并树立宽容教育理念。客观看待学生的差异性,积极诱发学生的质疑,理性对待学生的“过错”,坦然对待学生的“冒犯”,接纳学生的人性弱点。在接纳的同时,通过宽容教育培育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高校的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而且要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大学生由于心理渐趋成熟,因此往往能够及时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如果此时一味批评、指责,甚至恶语相向,必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激活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来自我反省,通过宽容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最后,要掌握宽容的尺度。要以适度为原则,要以公正为原则,要以“发展性”为原则,不能把宽容变成纵容,要把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宽容排除在外。

4.以仁心育人,要关心学生的需要

高校中的教师应当把关注的重点从“我能给什么”转变为“学生需要什么”上。要切实保障学生的现实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情况,如住宿环境、饮食卫生、日常安全。对学生的心理需要要密切关注,塑造温暖的校园人文环境,打造优良的校风校貌,帮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对学生的精神需要要正确引领,要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学生精神层面的需要,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教师之职责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作为育人者,教师更应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一颗仁爱之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做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想法、宽容学生不足、关心学生需要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刘解龙,刘绍勤,伍运文.“立德”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多维解读[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2]郝曉辑.把握角色,立德树人——对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

猜你喜欢
仁心立德育人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昙花(外一首)
中国少年仁心大
拜谒万密斋寝墓
抗疫赋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