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哲学教育对于培养学员“有品德”的作用

2017-03-21 19:15丁星亮
求知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哲学家道德教育品德

丁星亮

时代发展可以给我们带来“福利”,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道德问题。21世纪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军校学员也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任务,而有效地提升学员的品德修养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新一代革命军人更应当“有品德”。习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哲学教育对当前培养学员的品德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纵观古今中外,哲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一直承担着时代与历史赋予它的社会责任,即解决道德问题。而对于当下复杂的新形势,哲学更是当仁不让地肩负着这一时代的重任。就哲学理论而言,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优良传统哲学以及西方哲学都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员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的根本立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道德的产生是有现实基础的。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其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们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 道德从现实而来,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体现,尤其反映了人的经济关系。因此,道德问题并不是虚假的、无关紧要的,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有效地解决。正如习主席所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社会意识能动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注重道德意识对于社会现实的能动反作用。道德根植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使道德并不与社会存在完全一致性,它可以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的发展前进。中国正面临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而人们心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又根深蒂固。如何把传统的优良文化和人们的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结合起来,是今天的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实践早已证明落后的道德观念是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会严重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与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相适应,道德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倡导要构建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因为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时代性。道德的构建,同样也是如此。

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出我们既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空谈道德,又不能片面否定道德的能动反作用。对于当下的学员,科学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信息化的今天,学员们每天都接收超大量的信息资讯,其中充斥着大量反映目前中国道德现状的资讯,而我们如果不能正确地分析,往往就会被误导蒙蔽。甚至有人认为,道德危机不过是某些人不适应现代社会所故意构造的新鲜“名词”,用以掩盖自己的缺陷。对道德的漠视已不是个别人的行为习惯,而是相当一部分人的普遍行为准则。他们认为,在现实面前道德不堪一击,那么我们又何需道德呢?笔者认为,这正是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表现,这也充分说明了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

二、中国优良传统哲学是学员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相当成熟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中国早期的哲学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渐繁荣起来的,并引发种种哲学思潮,从而成为后来中国哲学发展的源头。中国哲学从它的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天道论、人生论、知识论三大主要部分。中国哲学在探究这些问题时,明显带有自身的特点。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合知行”“一天人”“同真善”和“重人生而不重知论”。笔者认为这四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同时也恰恰说明了中国哲学本身就包含着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的功能。

就“合知行”而言,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研究哲学问题是从生活实践出发又复归于生活实践。中国哲学把知识的目的看作指导实践提高道德修养,尤其是儒家哲学,它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哲学家把知识和道德联系起来,将致知与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自然呈现出“同真善”的特点。当然这种方式的缺陷是不言而喻的,即缺乏对真理知识的求实探索,但对于道德、修养却有着极大的教化作用,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就“一天人”而言,中国大部分的哲学家则认为天是人的根源和依据,也是人的理想准则。“天”如何与“人”结合起来?有些哲学家认为是这由“性”联结起来的。人受性于天,人生即尽性。而所谓的“尽性”,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遵循道德准则。当然,也有哲学家认为人性应当受到约束,而约束的准则还是道德。这就说明贯穿天人的关键就在于道德修养,这一点在宋明理學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宋代的哲学家所要致力的便是建立一套贯穿宇宙人生修己立人的学问。

确实,中国哲学始终关注人自身, 贯穿着对人与社会的思考。牟宗三先生说,中国哲学的主要课题是生命,“它是以生命为它的对象,主要的用心在于如何来调节我们的生命,来运转我们的生命、安顿我们的生命。”中国人关注生命,思考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早在夏朝,统治者就利用宗教给出了答案——天命。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要顺应天命,尤其是被统治者不能有反抗。然而残虐的统治并不能阻止历史的进步,天命也无法改变夏朝的衰亡。那么,天命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呢?商周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保民”等思想。天命不能完全决定人的生命,除此之外还有德性、民心,尤其是“德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更是影响了之后几千年中国哲学的发展。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十九讲》中总结道:“中国人首先重德,德性这个观念首先出现。”

当然,这里我们也应当注意,中国哲学虽然始终重视道德教育,但这并不是说这些理论都是完全对的。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传统哲学中的道德观并不一定适应今天的社会,我们必须进行甄别,只有优良的中国传统哲学才能为我们树立良好的品德提供有益帮助。

三、西方道德哲学是学员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的批判与借鉴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哲学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西方道德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样对我们的道德教育和品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也是有利弊两面的,我们必须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西方哲学最早是从泰勒斯开始,其关注的内容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属于自然哲学。这种倾向一直在早期希腊哲学延续,后来苏格拉底才真正将道德引入哲学领域。笔者认为,苏格拉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自然哲学向道德哲学的转变,并逐渐在西方哲学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西方道德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家们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建立起不同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身道德关系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过程,体现了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传统特色。

其一,什么是“善”?如果人可以认识至善,那么,善的本质是什么?苏格拉底首次将真理知识和道德善恶联系起来,认为德性即知识。从此,哲学多了一个功能——教人向善。事实上,苏格拉底本人也是如此实践的,尽管他也因此获罪而死,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很好地继承了他的哲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综合了前人的思想成果,正式使用了“伦理学”这一名称,并把它作为一门学科用以探究道德问题。当然,西方的道德哲学同样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在古希腊、中世纪、近代以及现当代四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内涵。

关于“善”是什么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认为善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有关系,强调道德与利益、幸福的关系。还有一些哲学家则从上帝意志、先验理性和人的主观意识出发寻找善的来源和本质,抹杀或否认道德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表现为彻底的唯心主义倾向。因此,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回答“什么是至善”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把知识或智慧作为至善,有的把幸福作为至善,还有的把荣誉、权力作为至善,等等。

其二,什么行为是正当的?什么品性才是符合道德的?应该以什么标准评价人们的行为和品性?生活中应该履行什么义务?通过训练和教育怎样使人们的品行合乎道德?其实,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西方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强调满足个人的欲望, 否认或抹杀人的行为应该受社会整体利益的制约;还有一些哲学家则强调义务的重要性,注重对社会和他人负责任。

正是因为西方哲学家们在道德问题上有着如此深入的理性探究,这才使得其具有借鉴的意义。但同时又由于他们给出的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容易让我们混乱迷惑,尤其是西方道德哲学非常关注道德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呈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个人主义价值倾向,这是我们不得不去加以批判和注意防范的。

总而言之,哲学理论自身就包含着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功能与作用。然而,道德哲学理论之间差异非常大,甚至部分观点截然相反。该如何看待、实践道德呢?笔者认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德观为根本立場,但同时也应当立足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传统哲学的精华,并借鉴吸收西方道德哲学的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新湘评论,2016(11).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哲学家道德教育品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船夫和哲学家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好学者贤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品德
泥泞处脚印深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