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肖红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探索、质疑和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激励性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激励评价;勤思善问;期待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的结合,这一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加以融合,真正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师的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关键不是教师教了多少,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更不是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而在于是不是每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多少收获,这才是评价一名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从多个角度出发,才能逐渐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兴趣激发是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较高,学习热情就会高涨,学生就更愿意主动深入细致地探索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并且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和学习,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索,即使遇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丝毫不会影响其探究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决心;相反,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他们会选择简单“掌握”相关的知识,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法继续坚持学习,更谈不上进一步学习。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必然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培养上,教师需要注意很多问题,挖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潜在因素,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努力创设各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迫切寻求过程和结果,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去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勤思善问是良方
问题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倍加重视对学生勤思善问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也有一些问题是暂时解决不了的,这时就需要教师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努力通过各种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这样教师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教师的导要注意度,也就是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指导,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同一节课上接受不同层次的指导,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的同一节课上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三、和谐关系是保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从而使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空间,应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四、激励评价是动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若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性评价,会对他们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作为一名教师,不能简单地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师心目中的最高层次,而是应该关注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同,教师应给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努力发现他们的进步,并能够及时对他们进行激励性评价,使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品尝到进步的喜悦,逐步树立起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进行学习。来自同学的评价同样也很重要,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班级里的学生都能在共同进步、团结向上的氛围中相互激励、快乐学习。激励性评价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一个进步走向另外一个进步,并由多个进步逐步走向成功的动力。
五、合作探究是拓展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入挖掘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自己解决,有的可以通过教师必要的引导和点拨解决,也有很多问题是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沟通,接受和理解别人有益于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把属于自己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部分传递给大家,以此来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之间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但是无论如何,教师都应该做好引领和监督工作,使之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关系。竞争是自主学习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要排除恶性竞争,变恶性竞争为良性竞争,使竞争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和手段。合作学习需要竞争,合作学习中的竞争主要包括组间竞争和组内竞争,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这样就会逐步使小组内成员认识到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团队,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让学生认识到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和进步才是合作学习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是小组竞争特别强调的方面,但教师也应该对个人在小组中的作用进行恰当的评价,如个人对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如何等,从而在小组内部形成一种比拼的氛围,以此来调动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在整体上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水平的提高。
六、学习平台是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积极鼓励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得以发挥。学生的潜力中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这些往往是超出我们预期的,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而已。回忆我们的学生时代,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曾经想象过如果自己的老师,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平台,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当然,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不管,是需要在教师调控下进行的。当学生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除了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外,教师也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生一起找出解决的办法。
七、教师期待是亮点
曾经有一位塞浦路斯的国王皮革马利翁迷恋上了自己雕刻的女神像,并且日夜祈祷和她生活在一起。爱神知道以后将雕像赋予了生命,这就是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期待的效果被称之为教室里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对此,罗森塔尔等人和美籍华人物理学家钱致榕先生都曾经进行或参与过相关的测验,证明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学习和品德发展都是有一定效果的。很多的教师期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期望是对学生潜力的认可,对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说来,高的期望会给学生带来强的动力,无论是对哪一类的学生,这种期望都会有良好的效果。教师在期待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有较为细致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依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期待目标,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低,目标是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的,并应不断依据学生的实际调整目标。教师期待会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影响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除了要做好以上几方面以外,还要做好诸多方面的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拥有着热爱教育的心,拥有着热爱学生的心,并为此不懈努力,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国韬.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行动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