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常州师范学校全面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1979年,全家回到常州,我被分配到常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后划归常州师范学校),主要进行小学教师培训。我认为应该先抓骨干教师培训,再由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这一想法得到羊汉院长的支持。1980年,我们办起常州市第一期“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在当时可能是全国第一个。研究班招收小学数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每周上两个半天课,有小学数学教学法研究、教育心理学、教学论、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等,由我一个人上,为期一年。这个研究班在常州市连续办了3期,效果很好,一批批学员在教学一线发挥了骨干带头的作用。后来,江苏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决定面向全省,分期分批培训全省各师范学校、进修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法教师、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实验小学骨干教师,脱产学习半年。外省许多单位也纷纷要求参加,参加培训的教师大多成了各地小学数学研究精英,有人戏称这是中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黄埔军校”。
我以研究班为基础,组织学员配合我做多项实验研究:尝试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比和比例”两种教学方案的实验研究;“口算量表”的研究;小學数学标准化测验的研究;小学生数学能力的研究;小学数学基本训练的研究;六段式课堂结构的研究。这段时间,我日以继夜地工作,将在农村9年聚集的能量爆发出来,研究项目多、层次高、涉及面广,科研成果井喷,每年出版七八本书,发表多篇文章。
1983年4月,常州师范学校校长退休,市教育局党委经过组织考察,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任命我担任主持全校工作的副校长(当时没有正校长)。这期间,我仍坚持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课程,担任全省师范学校数学中心教研组大组长,主编江苏省三年制师范学校课本:《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小学数学基础理论》。
1984年之后,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工作深入开展,逐步推向全国。当时处于教学改革的高潮,各地教师急需新的理论和教学法。我利用当校长的便利,不但举办半年的研究班,还开设了3天左右的短训班,由我主讲,再邀请优秀教师上观摩课。这种短训班的形式很受教师的欢迎,学习热情高,每期近千人。所以,我的学生遍及全国,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也为尝试教学法在全国的推广做好了师资准备。
在溧阳农村,“先练后讲”的教法只能偷偷地做,回到常州后,这一教学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于是,我决定利用办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的便利进行系统的教学实验,两年时间,取得了成功,正式取名为“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并公诸于世。后来,这种方法应用到小学语文及中学,成为普适性的“尝试教学法”。再后来,遍及中小学各科,从普教发展到职教、幼教、特教,皆呈积极效果。这说明,学生先尝试,再引导学生自学,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初步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尝试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是学生学习的本来面目,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里我要说,尝试教学法是从研究小学数学教法的改革中产生的,通过我在全国各地上小学数学观摩课,把其推广到全国。它的产生和发展,和我研究的小学数学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六、辞去校长职务,全身心投入数学
教育理论研究
我编著的书籍、发表的文章已经不少了,但急需理论上的提高。这项任务艰巨,必须下定决心来学习、梳理和提高。但师范学校校长行政事务繁忙,时间上的矛盾愈发尖锐。做校长,还是搞研究,只能选其一。思考再三,我决定辞去校长职务,集中精力搞尝试教学研究,几经周折,1988年8月我才正式调离常州师范学校到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当了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
许多人说我是傻子,“有官不做,有权不要”。我觉得,一个人的生命时间有限,要把时间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能仅考虑个人名利。调入教育科学研究所后,搞研究是我的正业,可以正大光明地全身心投入,做我喜欢做的事儿,特别轻松、愉快。这期间,我阅读了许多教育理论书籍,进行理论思考与提高。我的一些重要著作都是在这段时期写成的,如《尝试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邱学华小学数学教育文集》,逐步形成独特的小学数学教学流派。
为了满足小朋友的需要,这段时期我还写了不少儿童读物,如《小学数学大世界》《教你怎样想》《小学数学课内5分钟基本训练》《看图学应用题》等。我一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在全国推广与应用。我认为,一项研究成果不是写了书、得了奖就算了事,应该加以推广、应用,使更多的教师掌握,在教学实践中产生效益。为此,我几乎跑遍全中国,北到黑龙江黑河,南到海南三亚,东到威海“天尽头”,西到新疆伊犁,讲了几百场报告,上了几百堂公开课。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把我称为“教育的光明使者”,他说:“他(邱学华)多年如一日推广尝试教学法,跋山涉水,为基层送去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的光明使者。”
为什么各地教师如此欢迎我,除了尝试教学法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外,主要是我能给小学生上数学观摩课。他们首先把我当作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然后才是教学法专家。他们是通过我的教学课才认识和学会尝试教学法的。许多教师听我的讲座时是模模糊糊,听了我的课后就会清清楚楚,下定决心参加尝试教学实验。我能上好小学数学课,成了我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我说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和尝试教学研究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七、老骥伏枥,退而不休
1996年我退休,按理说可以休息了。但作为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的“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刚刚通过专家鉴定,并得到很高评价:“尝试教学理论主要是在中国古代优秀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升华出的现代教学理论。”“尝试教学法普适性强,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尝试教学研究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无法停顿下来,必须带领大家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实、提高。
退休以后,我的时间和空间更为自由,以执着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努力工作。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我启动了一项巨大工程,编写“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一套7本,将近8年时间,完成这套丛书,为构建和充实尝试教学理论打下扎实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的重点放在尝试教学理论的研究上,许多有关尝试教学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多在这段时间写成,无暇顾及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我当时的想法是,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界人才辈出,我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一些别人难以完成的事情。
从退休到现在已有20多年,我主要做了这几件事。
第一,促进两岸四地小学数学教育的交流。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的工作侧重于推动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的交流,先后在云南昆明、浙江温州、广东佛山、福建南安等地举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邀请香港、澳门等地的教师上观摩课和进行交流。2000年,我受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邀请赴澳讲学——“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2001年,澳门特区政府青年暨教育局发出邀请,向全澳小学校长和教师宣讲尝试教学法及数学教学经验,并随带两位数学教师上观摩课,使澳门教师亲眼看到大陆教师上数学课的风格。此外,我还深入学校帮助他们备课。这次活动在澳门又引起轰动,青年暨教育局领导在会上宣布:在澳门中小学数学学科中全面推广尝试教学法。
我去香港也不下10次,其中两次是被全港小学数学竞赛委员会作为颁奖嘉宾,为获奖的学校和学生颁奖,这是极高的荣誉。在香港,我收了兩个徒弟,一是香港小学奥林匹克竞赛代表队总教练吴重振老师,一是小学数学优秀教师谢爱琼老师。也几次被香港朗文教育出版集团邀请,为他们培训小学数学教师。
2004年开始启动对台湾的交流,在广东珠海、浙江宁波连续举办两届“两岸四地小学数学教育研讨会暨课堂教学观摩会”,内地和港、澳、台四地派代表介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各派教师上观摩课,互相交流,促进共同提高。我希望两岸四地的小学数学教育的同仁可以携起手来,共同打造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辉煌。
第二,建立中国第一个小学数学教育博物馆。我20世纪60年代进行中国小学算术课本史研究时,苦于找不到各个时期的课本,就曾萌发建立小学算术教育博物馆的想法,收藏中外小学生的数学课本、教学参考书、学生练习册、教具、学具等。2004年,我应邀担任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教育顾问,提出建立小学数学教育博物馆的构想,得到林良富校长的赞同,认为这是一件抢救祖国文化遗产、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利国利民的好事,决定全力支持这项工程。
我亲自写设计方案、管理办法及捐赠征集藏品的办法。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及学生活动于一体,并将自己几十年来收集的有关小学数学课本、教学参考书、学生练习册、图书、教具、学具等,整理了16箱全部捐赠给博物馆。这是我一生的心血,现在能放在博物馆保存,让大家分享,这是最好的归宿。
而且,我还向国内外有关单位和朋友发求援信,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经过两年的筹备,2006年4月8日,在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举行的“两岸四地小学数学教育研讨会暨小学数学教育博物馆开馆仪式”上,在两岸四地800多位小学数学教育界朋友的见证下,博物馆正式开放。到现在已有10年时间,收藏品越来越丰富,这对研究中国小学数学教育产生重大作用。
第三,对小学数学新课改的研究与反思。我满怀热情地关注新世纪开始的课程改革。虽然这段时间我的精力主要放在尝试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推广上,但对小学数学的情怀促使我密切关注小学数学课改的新发展,把感悟写成文章,对一些争议问题表明观点,陆续写出《为小学数学正名》《为应用题正名》《为珠算正名》《为奥数正名》等文章,将刊载在《邱学华教育随笔》一书。
第四,连续10年,每年写一篇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文章。许多发达国家有“数学教育年鉴”,每年由该国数学教育学会组织专人负责编写,记录本年度发生的大事、研究成果及争论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也应有自己的数学教育年鉴,在同许多单位商谈后,皆因人力、财力所困,无法承担。2006年,我外出讲学路经郑州,造访《小学教学》编辑部,谈及此事时,樊学兵、殷现宾两位主编立即表态支持,并推荐淄博师专小学数学教学法教师张良朋协助我工作。
开始几年,我们按数学教育年鉴的要求撰写,反映当年小学数学教育的大事和研究成果,但从全国范围(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了解情况,十分困难。而且,本年度小学数学教育大事和研究成果,对一线教师来说,并不十分需要。他们更对热点问题的讨论感兴趣,所以从第4年开始,我们就专门写“××年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的探讨”。这项工作坚持做了10年,并不容易。这里,我要感谢张良朋老师所做的工作,没有他的努力,我是完成不了这项任务的。只要身体条件许可,我将继续做下去。
第五,总结60年来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感悟。2011年,常州市教育局举行“邱学华从教60年暨尝试教学理论报告会”,引发我对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感悟和反思,写了两篇文章和两本书,即《探索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我对小学数学教学60年的探索》《邱学华的30句教育语录》和《儿童学习数学的奥秘》《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修订本)》。
回顾过去,充满自豪;展望未来,信心百倍。60年来,历经艰难,道路坎坷,所幸的是,我同小学数学有缘,始终坚持守在这块阵地上。我一生能为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科学的发展添上一砖一瓦,是幸运的,也是快乐的。回想20世纪50年代,我在农村当小学教师时,梦想写一本中国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法,梦想在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上建功立业,梦想追寻到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我的梦想都实现了。
我虽已到古稀之年,但雄心不减当年。现在,我又有了新的梦想,梦想中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走向世界,推动全世界的儿童学好数学!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大学尝试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