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末,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校长董奇,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林崇德,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以及教育各界共800多人齐聚北京,论道京师。围绕“使命与担当”的主题展开讨论,探讨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的教师培养,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和以创新为基础的教育供给侧改革。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从全人类的视角对教育和教育的未来进行了分析和审视。报告认为教育是全球的共同利益,应强调人文精神、共同参与、多样化与多元化。
董奇(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脑与人类的学习行为密切相关,脑科学与教育是相互促进的,相融共生才能更好地启迪孩子的智慧,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申继亮(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规划了未来一段时间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和要求:第一,旗帜鲜明地强调了教育改革的方向;第二,完善课程体系,将教育设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第三,抓好考试评价的改革;第四,用核心素养统领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和总要求。
张力(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教育发展以立德树人为统领、提高质量为主线、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从而确保2020年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从业者应以满满的正能量笃信践行。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生核心素养是通过对我党和国家的文献研究,通过对国际组织已有成果的研究,通过对现行课程方案以及历史上几次教改课程方案的分析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和厘清,通过对心理学上访谈的研究而确定下来的。核心素养的研究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和过程。
郑国民(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核心素养的一般定义是个体在解决复杂、不确定性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具有整合性、潜在性和综合性。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会落实到课程中去,因此,未来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必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未来的教育将更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建构学习。
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体育学科首席专家)
育人涉及情商和智商兩个方面,体育对这两个方面的培养都有着独特的贡献。体育与美、与意志、与情感等等,都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做好体育教育,促进全员运动,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林格(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内涵改革中心主任,中国关工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者的自我发现”,实际上是全球性的一次教育思考和教育变革方向。教育者如何才能做到自我发现?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个是状态——做扎根的教育,一个是引领——成为一个有光的人。
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
谢家湾小学在教育过程中首要关注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先爱生活再爱学习。“六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天天快乐,健康飞翔”这三句话伴随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每天,成为了谢家湾小学每一名成员的信仰和追求。
王莉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全人格”教育理念营造出了学校自主、教师自尊、学生自治的良好氛围。“全人格”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突出解决学生的成人问题,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标准,突出解决学生的成才问题
李玲(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卓越实验学校校长)
“和”文化课程建设,是全体教职工用了五年的时间,倾注了爱心和智慧构筑而成的,是大家用梦想和不懈的追求写就的温暖而有力量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责任编辑:吕丹
lda3_1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