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五年前我来到了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追求梦想的执着和力量在这里写了一个温暖而有力量的教学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一、以“和”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一开始建立的时候,我们就确定用文化来引领学生的发展,因为我们认定文化是一群人做事的习慣。中华民族的“和”文化源远流长,最终,“和”成了学校文化核心,培养具有“和”文化气质的人就成了学校里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构想和思考的事情。
在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我们关注的是状态管理,所以学校就淡化绩效、淡化职称、淡化考核,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学生的管理者所做的就是帮助每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整个团队逐步彰显出了“主动”这种文化特质,我们的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主动发展的内驱力。
学校彰显出来的“和”文化特质其实还有很多的细节,比如精细化的团队,比如模糊评价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在思想和大事表现性评价的这个框架下,我们的管理团队由年轻人自己来负责建立,这把青年教师们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只有教师们心甘情愿付出了,一切才会有简单。这样实行了以后,一个年级有什么样的问题他们自己都会想办法去解决,自己能够去面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网状思维的特质。如果是线性思维,遇到一个问题他就会来找校长,或者是说找什么理由,说事情做不到,而形成了网状思维,教师们遇到问题会自主找方法,一个方法行不通他就会找另外一种方法,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二、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五级课程体系建设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我和我的团队开始对照核心素养来看“和”文化的目标,斟酌“和”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和”文化课程的建设正是这样一种基于哲学思考的生命表达。
我们给每一个学科确定了一个高层的目标或者目标追求,比如体育学科,我们确定的是让每一个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那么我们就研究这些孩子是怎样生活的,全员、全程、全科、全方位的一个都不少体育课程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我们想把国家、地方课程和项目课程与我们学校培养“和”文化气质的人这样一个目标相比照来建构学校课程。于是我们搭建起了基础必修课程、能力拓展课、兴趣选修课、社会活动课、德育课这样一个综合架构起来的课程体系,每一个课程都有它自己的独到之处。
比如说基础必修课,就是要教师各显神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基础教育扎实落到位。能力拓展课,如语言表达,我们学校一年级自由讲故事,二年级讲人的故事,三年级导读,四年级演讲,五年级继续演讲,六年级辩论,七、八、九年级联合国模拟会议、人大大会等,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用思想来引领团队。兴趣选修课方面,我们是在几年前就把兴趣和选择当做学校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观点,凡是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爱好的孩子,并且有组织能力,我们就允许他自由组织社团,现在我们最大的社团是花样跳绳队,已经连续承办了四年的全国花样跳绳比赛。德育微型课的内容无所不包,从走路、吃饭、说话,到人生格局的建设与理想定位。
这五级课程就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给孩子充分展示的自由机会,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课程体量的改革,我们实施了大小课时,大课时40分钟,小课时30分钟,超长课时70分钟,超短课时25分钟。
三、构建跨文化的理解与格局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进行哲学层面的深度追问:我是谁?我想去哪里?于是,理论家这样的一个概念就在我们的团队中多次被提到。在哲学思想指导下,我们期待着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有跨文化的理解,这种理解有更大的格局。于是,15所姊妹学校在全球就诞生了,我们无论是一个团队还是一个人在行走,都会随时跟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家长、所有的教师进行分享,并且这些教师和孩子回来之后我们都会举办多场的交流汇报和分享会议。这种对接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把全球都当做他的熟悉的邻家,让孩子对未来不恐慌。
现在我们的孩子能够进入北美的课堂,能够进行全身的体验,学习时间为四个月。这期间我们安排教师陪伴。教师在陪伴和观察的过程中,突然有了更多自己要改的、自己要变化内在需求和动力,于是,北师大青岛附属学校课程改革就逐步往深处推及,这是整个团队的内在力量推动的。
北美的课堂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所以我们尝试在一、二、三年级进行专业的学科融合。我们用了五年的时间培养了大量的全科老师,因为我们实施的是class teacher。我们的教师要把孩子所有的课都听一遍,这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养,也进一步彰显了教师的塑造性。
四、基于问题的教育教学探索
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我们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些都有显性的评价标准,但是怎么能够让教师的观念进行转变?此外还有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小班化教学等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1.走班制的全面推行
两年前我们开始全面推行四到九年级的全员全学科走班。现在,学生成为了自我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关注学生学习的一个支持者、辅导者。我们的家长非常信任我们,有一个家长曾和我说:“李校长,我的孩子在家里被我关照着,学校里选科的事就教给你了。”可是对于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长,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带领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走。
我们其中的一个班级,只有11个孩子选了一个新毕业的青年老师,而有经验的教师的班级,每一个班都25个学生。当这样一个教师有幸得到这11个孩子的时候,他把这11个孩子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量,十几节的工作量扩大到了二十几节、三十几节。这些孩子原本都是年级中家长不太管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都不太好的孩子,但是一学期过后,这些孩子的进步是年级所有学生中进步最大的,因为这一个青年教师只教这十几个孩子,而且他尤其珍惜这选择他的十几个孩子。
当孩子在走廊里一开始跑的时候发生冲撞,慢慢地他们就不跑了,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需要这样的摩擦来建立的。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例如五年级选科的大课程,每一个人在第一天有三个语文课可以选,三个数学课可以选。课程的选择是一个非常深奥的话题,我们用一整个暑假的时间研发了网上选课系统。这就又来了一个问题:教室怎么解决?其实只要想做总是有办法的:我们在教室里设置了一个自由隔断,可以根据需求随机打开。教室的空间问题大大缓解了。
走班带来了什么?它解决了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些问题。一个是实现了小班教学,现在无论是教学班还是行政班,每一个班都到了25人,这让教师和学生们的对话在课堂上更加有效。一个是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因为在课堂上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学,解决了学生在课下自己要去解决的那些问题。还有,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在原来48个人的班级里边时,他的语文书上、数学书上画的都是小人,书本的角都卷起来的,但是现在,这个孩子语文书上写了字,数学书上他答了题。像这样一些变化,都是当教师面对更少的孩子时才有可能实现:教师能关注到更多的孩子,能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而不仅仅是关注如何教书。
2.海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青岛的海洋地方课程目前大多是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或别的学科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隔周上一次,我们发现这对教师而言其实是一个负担,但孩子们对于海洋又是知之甚少,他们需要这样的课程。这样的课程都开了十几年了,我们应该怎样改进?我们实行了“海洋周”。我们计划用一周的时间来完成海洋课程。这一周的时间我们要设置课程,为了能够让教师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参观青岛市博物馆,到海洋研究所学习。我们的教师全员参与这个项目。孩子们很喜欢海洋周的活动,家长也给我们反馈,参加了海洋周的活动以后,孩子在家里各方面的变化很大。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让蓝色文化走进课堂,全面启动PB2基于海洋的项目学习。六年级的联合国季候峰会进行时,孩子们都表示太喜欢这个海洋周了。参与峰会的“角色”有联合国主席、副主席、环境保护协会、各国代表团组织、安保、翻译、摄像、记者等,孩子们从申请担任代表团团长开始,随后是制作PPT、演讲稿,成立小组,安排分工,进行国旗制作、翻译、着装、备稿等工作,然后正式参与峰会,这是一次不一样的体验,不一样的收获。
我们的学习要带给孩子什么?可能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我们的核心素养怎样去落地,它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特别重的一个担当和责任。但是当我们能够基于人的成长,基于人真实的学习和发生过程来促使学习形式发生改变的时候,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实实在在的,他的收获都是丰富的。
PB2的项目学习有一整套的程序,我们也有这样一些书不断的出版,在百度百科上也有关于PB2这样一个表达。
项目学习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还是这些孩子们将来要做的事情本身。项目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长期参与的学习任務,我们在任务中要求他们扮演现实世界中的角色,通过工作研究问题、得出结论,就像成人工作一样。而在这个过程中,在PB2的项目学习过程中,我们培养孩子们的项目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已经刻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中去,每一个孩子的网状思维也在项目学习中逐渐彰显出来,城市的文化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也逐渐呈现出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主动发展的人,而我们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家长都成为这些孩子的想法的守护神或者是服务者,这就是“和”文化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在“和”文化引领下面,我们找到了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应该很自信的说,我们现在带着这样一种力量来到了广东惠州大亚湾的北师大卓越实验学校,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团队彰显出了“和”文化的力量,让每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都成为一个专家,能够引领团队整体的发展。我们让教师成为学校的领袖,成为世界范围内自己所属领域的领袖。面对未来,我们一定会努力前行,勇于担当,让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让我们的孩子幸福地成长。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