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赫然
2016年,如果你没有听过摩拜单车,那你就是“out”了,会被人认为是“古墓派”。
摩拜单车是共享经济下的“蛋”,在互联网风盛行的当下已不属新鲜事物,基于这种概念衍生出多个不同的出行模式。刚进入2017年,汽车共享(分时租赁)挟摩拜单车之势,浩浩荡荡涌入我们的生活。
特别是入冬以来,北方乃至全国许多省市接连被雾霾笼罩的情况下,采取了多项限行措施;网上约车也因为各地纷纷收紧监管政策,门槛抬高。借助天时地利,仿佛在一夜之间,分时租赁“火”了起来。
发展提速
前不久,“15元开大奔”的标题刷爆了许多人的朋友圈,也把分时租赁汽车的话题推向了高潮,不少人開始在北京街头看到一种车身贴着“TOGO”标志的smart奔驰小车,这就是项目的主体。
说起分时租赁,它是把一辆不配备驾驶人员的汽车在不同时间段分配给不同用户使用,短时间用车、衔接式用车的新兴商业模式。不同于网约车和出租车,分时租赁所使用的汽车属于公共用品。而与传统长租车的不同是,分时租赁采取以时间计价或按“时间+里程”计价方式,更强调“随用随取、随取随还”的模式。
既然如此之好,记者就实地体验了一番TOGO。根据记者实际操作,从下载APP到注册通过审核在半小时以内完成,从预订到还车,无须与第二个人见面,甚至启动和锁闭车辆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手机号、验证码、昵称、邮箱等信息必不可少,但由于是汽车,所以门槛略有提高,在注册时还多了一些步骤。首先,要提交租车人的驾驶证信息进行验证,半小时左右会显示验证成功的消息。需要注意的是,驾驶证领证日期少于6个月的司机不能通过审核。其次,租车人需要交纳1500元押金,这是用来防止用户违章的。当用户最后一笔订单结算成功20天后,无违章记录的情况下押金可以全额退还。
注册成功后,就能在APP的地图里看到车辆位置,选择需要预定的车辆,在手机上点击“开门”,就可以将“大奔”开走了。
当然,点击“开门”后即开始计费,收费标准在APP里也有明确说明。行车里程费是1.88元/千米,时长费是白天0.28元/分钟(8:00~22:00),0.02元/分钟(20:00~次日8:00),最低消费15元。
用车完毕后,可以在任意地点“确认还车”即可结算费用,在TOGO网点还车可以省去附加费,如果不是规定的网点就需要额外支付每千米5元的附加费,25元封顶。当然,如果您停车后有人续租,同样会返还您附加费的。
分时租赁在细节上也有暖心之举:车上提供了面巾纸、湿纸巾、杂志,以及现代人必备的安卓、苹果充电线。此外,在汽车的手套箱内有免费的加油卡、车证和事故处理单,用户看到没油时,可以直接拿加油卡去加油。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汽车租赁管理处副调研员王刚近日表示,全北京市目前的分时租赁网点已经发展到几百个,投入分时租赁车辆超过2000多辆,分布区域相对集中在城市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望京、国贸、中关村等高科技园、高校的“双高区域”,北京的西边和南边还相对少。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雷星表示:“人们对车辆的短期需求呈明显上升态势,这在大型城市中尤为明显。当然我们有更多选择来化解这个需求,比如出租车。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上班还是会客访友,开一辆车总会让人感觉有面子也更加自由,而你所需要付出的金钱与打辆出租车其实并没有太多区别。”
当然,除政策与增长的出行需求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租车流程也是人们逐渐青睐分时租赁的原因之一。
EZZY汽车智能共享平台负责产品的李经理指出:“消费者可以按个人用车需求和用车时间预订租车的小时数,其收费将按小时来计算,这样的模式正在颠覆传统的租车服务,而且只需验证驾照即可,不收取押金和定金,使用者只需要专注驾驶这一件事,保养、维护、清洁等其他事情都无须用户操心。”
待解之题
在2016年12月17日召开的“智能汽车与汽车共享”论坛上,易微行CEO杨洋总结了分时租赁的三个具体特征:第一,若干消费者共享一辆车;第二,按需使用,按时计费;第三,是基于用户身边随借随还的服务。它和传统租赁最大的不同是,传统车在门店,而分时租赁是在消费者身边。传统车企建门店,把所有门店的租赁、人员等费用都放到了车身上,而现今的分时租赁模式,用户不仅可以租到车,而且取车还车收费都十分便捷。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分时租赁必是未来汽车共享出行的发展趋势,将在不远的将来取代传统交通方式,但是就目前初期的发展状况来看仍举步维艰。
从客户定位方面来看,相比网约车受众面更为狭小,分时租赁的消费者从原先的乘客身份转化成驾驶者身份,这无疑提高了使用门槛。使用者自身的驾驶素质很难得到保证,由于违章和事故理赔的行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对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交通违章行为的处理,也是运营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而目前网点少、覆盖面小等劣势在使用的便捷性方面也远不及共享单车。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分时租赁公司都无法支持随地还车,仍然需要到指定的网点归还车辆,这在实际的体验当中很是麻烦,很难真正实现“随取随停”。当然,这只是现状,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日后加大产业投入和发展得以解决。
当然,对于分时租赁整个产业来说,真正的难题还是费用成本。很多行业内的从业人员都表示,目前分时租赁毫无利润空间,甚至还有人认为“分时租赁当下亏本是很正常的”。对此,首汽智行首席运营官谭奕毫不避讳说道:“从现在角度来讲,都还处于早期,两年之后如果要盈利都比较困难。这里面最难以改变的就是停车费,现在的大城市不仅车位紧张,停车费也非常之高。”
王刚分析:“在北京市现有的环境下,停车资源紧张。我们了解过,在北京市核心区域,停车的费用在800至1500元之间,这个区域之内要拿出大量的车位进行停车,是需要成本的。”
据相关公司初步测算,在上海、北京、深圳、武汉等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要达到盈利的水平,车辆平均每天运行时间需达到6小时,租赁费用需达到50~60元/小时,而这种条件现在无法实现。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大力发展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充电设施建设滞后成为首要制约因素。相对于汽油车可以使用现金结算不同,电动汽车的充电目前更多是使用充电设施投资方的充电卡,但充电桩企业之间各建各家的充电桩,从互联互通角度来说,充电桩的网络还没有实现全面共享。用户在租赁电动汽车的时候,除非自己办理了多种充电卡,否则寻找充电设施将耗费需要精力和时间,这部分投入该由谁承担,也是各有标准。
此外,租车人的信用体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车辆停放或使用过程中,出现剐蹭、损毁、丢失的责任该如何划清,如何处理等等。投放区域和数量是否合理、潮汐现象带来的车辆调度等诸多问题,也都会制约分时租赁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的蓝海
汽车共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私家车的保有量增长。以北京为例,1辆共享汽车就可以替代7辆私家车,这样看来,汽车共享可以缓解由于庞大的机动车数量造成的城市交通压力。一度用车CEO王杨就曾表示,“实际上在北京这么一个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的城市中,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车,我们需要的是分时租赁。”
同时,分时租赁相比网约车模式更符合日趋年轻化的消费市场,再加上消费场景的转变,人们对于出行的体验也会发生改变,分時租赁的自驾出行模式会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租赁市场只有53万辆车,超过80%是长租,且大部分车都是被企事业单位租走了,但是中国有驾照用户2.6个亿,而有智能手机用户高达5.56个亿,这表明中国用户出行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且量非常大,但需要有人给他们提供服务,把需求激活。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易到用车联合创始人汤鹏表示:“以出租车和私家车为代表的网约车模式可被视为整个共享出行的上半场,这个上半场已经在2016年9月份之前结束了,而下半场则是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共享出行模式,这其中就包括基于场景化并可带给用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新能源分时租赁。”
除此之外,汤鹏也对自动驾驶和分时租赁两者如何相结合提出了全新的理解。他认为未来的分时租赁车辆在匹配自动驾驶功能之后可实现24小时不停的运转状态,可以做到无人驾驶,自动分析用户大数据将汽车停放在需求量较大的区域,以提高真实使用率,实现真正随用随取的愿景。
就北京市来看,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做了规划调研,城六区、城市副中心这些区域将作为分时租赁发展推广的重点。随着网点布局、停车位、充电桩和周转率的提高,鼓励引导分时租赁企业增加网点的密度,加快车辆周转,提高服务水平。
王刚表示,区域划定之后,下一步就是加大研究力度的问题。重点是北京市分时租赁网络布局,可能会考虑到人口因素、潮汐现象和用车人群,也可能会引用网格化的思维做相关研究。其中,人车比达到什么样的情况最符合北京市的情况,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其次是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相关的安全问题以及用车成本等。
“便捷”“政策”“出行需求”,这三大要素将撬动汽车分时租赁“千亿市场”。雷星认为,我国分时租赁行业的“黄金机会”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