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意,邝燕好,何 璐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五科,广东 广州 510095;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口腔科,广东 广州 510095)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牙损伤的发生率极高,引起龋齿和牙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并无理想的预防方法。中医认为放射线属于火热毒邪,急性放射性损伤的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研究表明,由黄芩、黄连和骨碎补按一定比例配伍制成的复方合剂双黄补,对常见牙周致病菌具有抑菌活性,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修复、减缓牙槽骨密度的减低,从而有效治疗牙周疾病、减少龋齿的发生[1]。本研究分析中药双黄补含漱液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牙损伤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同意接受中药双黄补含漱液治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其中男58例,女22例,平均(45±4)岁。入组条件:①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20~60岁;③初次放疗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④经放疗前口腔处理后无龋齿,牙周情况良好,完整牙齿数≥25颗;⑤排除对牙周状况有影响的疾病:糖尿病、血液病;⑥PS评分≤2分(ECOG-WHO)。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可统计牙齿数≥1000颗)。研究组应用双黄补含漱液,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含漱液。放疗前均行口腔处理,如清除牙垢、修补龋齿、去除金属牙套、拔出残根及无法保留的牙齿,治疗牙周病等,并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1.1.1 放射治疗
根治性放疗鼻咽剂量70Gy/31F/6W,颈淋巴结剂量66Gy/31F/6W,部分正常组织限定剂量为:口腔平均照射剂量<40Gy,至少一侧腮腺平均照射剂量<30Gy[2]。
1.2.2 含漱液制备方法
双黄补含漱液药物原料由本院中药房提供,并由中药煎药室采用智控煎药机代煎,每煎剂量100 mL。组方:黄芩15 g,黄连7.5 g,骨碎补7.5 g。将煎液分装于不透明的容器瓶内,标记为A组。生理盐水含漱液药物原料由本院中心药房提供,分别将整袋规格为100 mL的生理盐水液装入不透明的容器瓶内,标记为B组。
1.2.3 含漱液使用方法
放疗开始当天起至放疗结束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应用含漱液。每日三餐后和临睡前,清洁口腔后,各含漱1次,每次时间为5分钟,量约20 mL。含漱后30分钟内不得进食,研究期间避免食用黏性食物或糖果等甜食,不能咀嚼口香糖,饮酒及喝饮料[3]。
1.2.4 资料收集
患者入组后即标记其住院病历,记录基本信息,于放疗前1天、放疗结束后第1天、3个月、18个月时分别进行相关临床指标的观察和记录。主要观察急性放射性牙周组织、口腔黏膜、唾液腺损伤的情况,以及放射性牙周组织损伤和放射性龋齿的发生情况。放射性牙损伤的评价指标为龈沟液炎性因子PGE2水平及龋失补牙数(DMFT)。放射性口腔损伤的评价指标采用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①急性口腔黏膜反应:0:无变化;1级:充血/可有轻度疼痛,无需止痛药;2级:片状黏膜炎,或有炎性血清血液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止痛药;3级:融合的纤维性黏膜炎/可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药;4级:溃疡、出血、坏死。②急性唾液腺反应:0:无变化;1级:轻度口干/唾液稍稠/可有味觉的轻度变化如金属味/这些变化不会引起进食行为的改变,如进食时需要量的增加;2级:轻度到完全口干/唾液变粘稠/味觉发生明显改变;3级:-;4级:急性唾液腺坏死。
数据采集完成后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80例患者行放射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使用中药双黄补含漱液)DMFT和龈沟液PGE2水平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2)。与治疗前比较,放射治疗18个月后两组DMFT均明显升高(P<0.01)(表1),但观察组DMFT升高更为明显(P<0.01)(表1)。与治疗前比较,放射治疗结束后第1天两组龈沟液PG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表2),但观察组龈沟液PGE2水平升高更为明显(P<0.01)(表2)。
在放射治疗结束第1天,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的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比较,研究组的发生程度相对较轻,其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表3)。
在放射治疗结束后3月时,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急性唾液腺反应比较,研究组的发生程度相对较轻,其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表3)。两组的发生程度接近,其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1 放射治疗18个月后患者DMFT的比较(±s)
表1 放射治疗18个月后患者DMFT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D M F T t P放疗前 放疗后观察组 4 0 2.8 8±1.3 4 5.2 3±1.2 5 -8.0 9 9 0.0 0 0研究组 4 0 2.9 0±0.8 4 3.7 8±1.0 5 -4.1 1 4 0.0 0 0 t-1.0 0 0 5.6 1 7 P 0.9 2 1 0.0 0 0
表2 两组放疗前后龈沟液PGE2水平比较 ( ±s,ng/mL )
表2 两组放疗前后龈沟液PGE2水平比较 ( ±s,ng/mL )
观察组 4 0 3 9.7 2±2.4 2 5 7.4 0±2.5 2 -3 2.3 0 7 0.0 0 0研究组 4 0 3 9.9 1±2.1 9 4 7.7 3±2.7 6 -1 6.3 7 4 0.0 0 0 t 1.5 8 6 1 8.7 1 2 P 0.1 1 7 0.0 0 0
表3 两组放射性口腔损伤发生情况(n,%)
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放疗时,口腔被包及在照射野内,放射性牙齿损伤的发生率达98%以上,形成龋齿或牙周疾病,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和营养摄取,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研究证实,.放射治疗一方面可以损害牙周组织和牙体,破坏牙周膜细胞、牙髓细胞和造牙本质细胞,造成牙龈萎缩及牙槽骨和血管的损伤,釉质脱矿,抗酸性下降,从而增加龋齿发生的几率;另一方面可破坏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使唾液减少,唾液中含有的精氨酸碱性四酞物质唾液素明显下降,抗菌作用减弱,致病菌的数量增加,导致牙周疾病和龋齿的发生[4]。
中医对牙齿疾病及其治疗早有记载,认为其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与五脏六腑、气血风热关系密切,以补肾固齿、活血解毒论治,并发现了许多疗效明显的中草药。中医认为放射线属于“火热毒邪”,急性放射性损伤的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阴生津为主[5]。中药双黄补含漱液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经研究证明可有效治疗牙周病和减少龋齿[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比较,放射治疗18个月后两组DMFT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DMFT升高更为明显;放射治疗结束后两组龈沟液PGE2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龈沟液PGE2水平升高更为明显;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发生了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研究组的发生程度相对较轻,其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在放射治疗结束后3月时,所有患者均发生了急性唾液腺反应,但两组患者的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充分证明中药双黄补含漱液对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和唾液腺损伤有良好的防御和修复作用,能有效减轻牙齿及牙周组织损伤,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许彦枝,吴景景,刘 健,等.中药双黄补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6):1325-1329.
[2] 许彦枝,杨凤英,罗冬青,等.中药双黄补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7):7341-7345
[3] 李 敏,李成章.中药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对IL-1β刺激人牙周膜细胞产生PGE2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13(4):196-198.
[4] 胡其勇,陈莉丽,王仁飞.骨碎补油皮苷对人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潜能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1):79-83.
[5] 余占海,张国英,张小恒,等.盐酸小檗碱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5):637-640.
[6] 许 涛.放射疗法损伤的中医病机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6):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