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模式

2017-03-20 21:35陈宏
新一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微课教学模式

陈宏

摘 要: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本文在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分类的基础上,提出高中生物微课的教学模式设计要考虑使用主体、使用目的、使用环境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教学;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高中生物微课教学模式要把握好微课的各要素及整体与高中生物学科的协调。

一、教学模式分类

(一)讲述模式。讲述模式微课就是我们目前所接触到最常见的微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陈述性知识。讲述模式是既古老又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讲述模式的生命力仍然存在,在现在生物课堂上依然有人使用。讲述模式主要是教师根据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运用口头语言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讲述模式采取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或在线的视频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可视化呈现。讲述模式微课优势在于经济、知识含量大。该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所减弱,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所增强,学生可以灵活选择所需学习的知识点。

(二)实验模式。这类微课的整体框架结构是首先呈现相关的场景,通过微课把生物实验图像进行信息处理,让学生参与,使学生获取实验技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该模式可以模拟生命现象、生命规律或者自然现象,主要有: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见不到到的实验,实验产生有害性的物质的实验,实验过程过长或过短的实验。这些实验采用微课模拟就能满足学习。实验模式解决了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实际困难,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

(三)探究模式。探究模式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探究模式微课能够较深入的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探究模式能够满足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探究模式的关键点是主导结合主体: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过程为:通过课前预习讓学生上网搜寻相关资料。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使用合适的微课来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观看微课自主探究,然后再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经过了自主探究、小组探究后,进入协作交流阶段。在协作交流阶段学生观点碰撞,形成结论。

(四)练习模式。练习模式的微课主要的是通过微课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的模式。这种微课主要是传授解题技能性知识。受微课时长影响,练习模式的例题宜少且有代表性。例题设计时要考虑必要性,只有必要的习题才可以成为例题。那些综合分析能力强,涉及知识点多,解题思路需要技巧的习题用微课进行教学效果好。该类微课的基本框架是:首先为教师为学习者传授经典习题解题过程;其次学习者解答教师精心准备的练习题;再次学习者提交自己的练习题答案;最后提供详细的标准答案。

(五)故事模式。讲故事是古老的教学方法,不同于讲述模式,故事模式相比较更强调情节的流动性和生动性。目前讲故事与微课结合后以数字故事方式应用到教学中。数字故事是把讲故事的艺术与多种媒体结合的一种新方式。故事模式是以“知识点”为核心,该模式自头至尾围绕这一核心。故事是许多元素有机结合的整体,故事模式设计要安排好背景、环境、节奏等。故事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可视性强,克服了讲述模式的单调性。数字故事知识情节的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比其他教学模式更生动有力。故事模式连接了理论与实际,容易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故事模式能有效的运用于移动学习和微型学习。

二、教学模式设计

微课的教学模式设计要考虑使用主体、使用目的、使用环境的协同作用。在上课之前,教师对所教的学生、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弄懂学生、知识点的类型,设计好微课结构。教师要根据所讲的知识点,确定好微课开头、过渡、结尾,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是微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微课可以通过知识内容与视频相融合,方便学习者接受、理解和内化知识内容。比如“减数分裂”一课中关于减数分裂过程是肉眼不能观察到的。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是不能让学生掌握减数分裂动态过程的。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出直观模拟过程的微课,这样的微课形象生动,学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系统设计主要对微观内容的整合。微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时需要考虑微课自身所产生的知识破碎化,把一章的微课进行整体化系统设计,使微课课程结构和知识内容保持完整。这是保证学习者思维逻辑结构化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指出,学习者的记忆效果因刺激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而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最早出现、其次出现、中间出现。由此可见,微课篇首篇尾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篇首为整节课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调,创设了氛围,把新旧知识联在一起。微课的篇首切入要迅速、直接,力求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快速进入课题,篇首往往通过展现一个简短的生命现象开始。篇首设计中常有:通过简介导入、通过问题导入、通过故事导入、通过案例导入。篇尾设计时要画龙点睛,干净利落,一般要进行总结。这样既点明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为转化成其他教学手段或内容做了交代。

微课需要着眼于页面的整体设计,使主体突出、形象鲜明,让学生产生强烈视觉效果。画面设计需要注意教学内容、页面等的格调风格统一。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内容。画面设计要做到图文并茂、字体字号颜色相搭配,文字尽量少,视频简洁。视频时长是与知识点难度和知识容量是相关的。微课设计时长一般为5分钟左右最佳。

微课的教学视频配乐配音要服务于主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习兴趣。配乐配音设计要尽量与要学的知识内容协调起来,要尽量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