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自我循环

2017-03-20 11:55刘莹
关键词:启蒙传统文化

刘莹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当下国人正从传统道德文化逐渐步入现代道德文化的过程中,在此之中难免出现诸多问题,而种种问题的本源归根结底还是在中国本身的传统道德文化之上。国人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重新审视后发现,其诸多理念对我国当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启蒙;自我循环;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55-02

近代以来国人经过新儒学的复兴、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大众文化的自律等历程之后,逐渐开始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以从中寻获提升国人素质的思想,寻获一种世界大同理论的真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道德文化又是传统文化之精髓。按照中国人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共识,中国人的传统道德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这就是孝悌、仁义、诚信、礼仪[1]。

一、孝悌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孝悌,历代统治者也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西晋的开国皇帝马炎要征李密出来做官,李密不愿意,便写了《陈情表》,用孝为理加以拒绝,司马炎也便奈何不得,从中可见孝悌在封建统治者心中的分量。综观中华家教,虽内容十分丰富,但首要的还是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教育,因为它关乎家庭的和谐。孝是对父母和长辈要尊敬,这是纵向的;悌是对兄长要尊敬,这是横向的,纵横把握好了,孝悌做到了,一个家庭便会和谐。而整个社会就是由千千万万的家庭组合而成的,这样就过渡到了社会的和谐。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讲的就是这个涵义。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注重孝悌,还因为和谐的家庭才能培养治国之才。中国早在汉代时候,就创造了“举孝廉”为官的选官之道,因为在家孝,居官必定忠。与兄弟姐妹相处和谐,到了社会上也必定能与同事关系和谐。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注重孝悌,因为孝悌有利于道德信念的树立、有利于担当责任品性的塑造、有利于廉洁政府的構建。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内在文化,他能够更好地促进宗族和睦、人心和善和社会稳定。孝文化还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和扩展性的特点,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层和身份的人中。进行反腐倡廉建设,就参考了我国的孝文化,孝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仁义

“仁”是儒家学说的最核心。如果说孝悌是讲家庭内部的友爱,那么“仁”便是讲社会成员之间的友爱,为的是促进社会和谐。“仁”既是一种美德,又是一种精神境界。这一思想最早源自原始社会,当时人与人之间互相平等,互相友爱,故《说文解字》上说:“夷俗仁。”那时候的东夷人都充满着友爱精神。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些人为了生存,唯利是图,友爱精神便不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要大力提倡仁,并把仁推举到儒家学说的核心高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自从孟子之后,仁义便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后世评价一个人立身行事,都要看他是否仁义。“义”的原则更被许多企业作为处事的准则。大义凛然、深明大义、义字当先的人常常受人尊敬。现代社会是一个世俗化的社会,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在相互之间的社会交往、经济交往中不能够做到“仁义”。

孔孟主张“仁爱”,因为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能够促进不同的人之间和谐互助、关爱合作。从广义上来看,仁爱是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爱、和谐,只有从广义上传承仁爱精神,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人道与人性的原则,将这种原则应用于科技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之中。如果不能坚持这种原则,牺牲了人的生命和尊严,就容易出现混乱,阻碍社会进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讲究仁,还应该赋予“义”一种新的概念,它涉及到了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将“义”理解为是一种正直、正义和道义,当国家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更好地权衡“义”和“利”之间的关系,以国家利益和集体为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对人们信念的培养和唤起,促使人们更加自觉的树立“义“的理念。只有坚持道义原则,才能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三、诚信

儒家认为,诚是君子的品性。诚是仿效上天,因为天最诚,日月星辰在天,人皆见之,无所隐瞒。人也应当像天那样,以诚相见。这就是说,人有了过失或改正了错误,也应当像日食和月食那样,完全暴露在人间,而不应该遮遮掩掩,文过饰非,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有透明度。国家的政策凡关乎老百姓的要有透明度,一个单位内部,无论考核、奖惩、福利还是职务升降也应当有透明度。暗箱操作是不坦诚的,所以会受到谴责。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要搞好人际关系,也要强调“诚”字。具体说便是自身要坦诚,对人要真诚,做事要专诚,团结要精诚[3]。与“诚”相联系的还有一个“信”字。信是信用,因为只有诚才能取信于人,所以人们往往将“诚信”连称。分而言之,则诚是内心的品性,而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儒家认为,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要讲求信用,无信不立。孔子多次讲过要“信”,认为信义至关重要,甚至比生命还重要。人们由内而外形成真正的诚信,才能经得起不良诱惑。另外,我们对古代的诚信思想进行学习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将治国、人的社交和诚信相结合。诚信是立国之本,因此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更要重视诚信。要坚信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目前人类文明也获得空前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对传统诚信思想进行借鉴过程中,应该与现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四、礼仪

“礼”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作为人的文明程度的标志,其实质是即一种和谐。而只要能做到“自卑而尊人”,便能够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了。我国的传统礼仪的相关理论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离不开文化的推动和促进,文化作为一种国家软实力是不可忽视的。只有不断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对公民的感召能力,才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意识,积极培养公民的思想素质。

五、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现在我国社会道德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对传统道德进行重新审视,倘若丢失了传统将一事无成。

首先,要在对传统道德的继承中不断对道德的内涵形式加以优化。可以说,我国传统道德体系是从封建社会发展而来,其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元素,如果不对其加以改造与优化,社会道德建设将很难取得进展。因此一方面要做“义利之辨”、“公私之辨”以及“礼遇之辨”,以便破除传统思想的局限性,为当前的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对于传统道德教化中对社会有益的方面可以保留,,如在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道德教育,通过德育,使传统的道德观念中有益的东西得到传承。

其次,审美取向对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审美品质关乎理想人格的建立与理想境界的养成,同时,对人所逐渐形成的对于“诗教”与“乐教”等等审美观念的养成与情操的陶冶也有着促进的作用。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审美的养成与熏陶是通过宗教的力量来推动的,其中儒家、道家与佛学等对理想的建立与人格的养成功不可没。儒家讲究“孔颜乐处”的最高理想,道家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这些对人格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佛教中“一切皆空”的思维方式,使善恶报应思想深入其内心。就像是这正儒释道三家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包围着传统的文化,也能够使传统文化的根基具有丰富的内涵,传统的道德思维也成为超越功利的存在。

总的来说,对传统道德教化经验的传播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见到成效。在弘扬继承传统道德文化过程中,学校、社会、家庭都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道德教育更系统,成效也更明显;社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社会文化环境实现的,因此具有间接性;家庭的道德教育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观念及父母的言行。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发挥作用,这对道德体系的建设,促进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2〕张岂之.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

〔3〕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启蒙传统文化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言意共生,语文的“启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