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璋+焦海霞
摘 要:“人民美学”作为时下新兴的美学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逐渐显露头角,成为不少相关学者和专家的研究热点和学术话题。然而如何审视和辨析“人民美学”的人民本质属性却鲜少提及。因此,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角进行“人民美学”的本质探究和解释,试图通过对“人民美学”的产生基础、发展主体和评价标准进行科学分析。
关键词:人民群众;人民美学;劳动
中图分类号:B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53-02
一、“人民美学”的群众史观基础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绝对主体,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未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人民群众组成了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和最小构成,只有在客观对待这一基本事实的基础之上再去探讨其他英雄个人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加速或者延缓作用才是应有之举。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创造者和主导者,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之上。历史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体。
(二)劳動是“人民美学”的根本。由于人类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因此“人民美学”自然也来源于人民群众,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劳动是人民群众的最大本质规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主要在于人民群众才是劳动者,创造出了浩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美学是一种完全建立在劳动人民进行物质劳动基础之上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美学,是一种真正的劳动美学。人民美学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不懈追求是不会产生的,也就更不会有所发展和壮大。因此,人民群众是人民美学的理论来源和存在目的。“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是一种自由的生命表现,人类真正美的创造是一种自由创造”[2]。“人民美学”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即劳动之中才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符合人民群众的劳动需求和现实规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不断认可并发展起来。
(三)“人民美学”是在阶级斗争中不断前进的。历史正是在阶级对抗中不断前进的,“人民美学”在阶级斗争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文学作品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反剥削、反压迫的革命热情和斗争勇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美学”又以服务人民群众、引领人民群众为己任,奉献出符合社会主义发展和规律的美的作品和理论,继续歌舞和推动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马克思主义人民美学不是唯一号称代表人民的人民美学,然而真正做到完全代表人民审美倾向的却只有马克思主义人民美学。正是对前人提出的“人民美学”不断学习研究之后,马克思主义“人民美学”才在总结过去关于“人民美学”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当代化的加工和创新,并彻底建立起来。
二、“人民美学”的主体必须也只能是人民群众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样提到“人民美学”文艺观的五个问题: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解决这五个问题最好的途径和方法。
(一)从群众立场出发。任何一种文艺观都有其立场,“人民美学”文艺观就建立在歌颂人民群众的立场。只有真正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在创作文艺作品时把握好方向,掌控好尺度,创作出精品。人民美学不同于过往的所有美学,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美学以及中国近现代的资产阶级文艺美学、小资产阶级文艺美学有着质的区别,它的最本质特征就是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人民美学实践的基本原则和路径。中国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必须走也只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就决定了文艺美学的服务对象和内容来源必然是人民大众。“人民美学”作为顺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文艺审美取向和精神旨趣的产物,具有时代必然性。
(二)以群众为对象,解决人民美学文艺观的工作对象问题。所谓工作对象就是“人民美学”文艺作品的服务对象。人民美学文艺作品的创作和呈现必须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准绳,在主观体验和个人情感方面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彻底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文艺创作必须向群众学习,文艺创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生活智慧。不光从学术理论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素材,也应该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智慧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三)人民群众是“人民美学”的绝对主体。“人民美学”作为美学的一种虽然具有美学一般规律、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然而它区别于其它美学流派的就在于产生这一美学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作为“人民美学”的理论系统来源和现实生产实践需要的客观存在,必然导致“人民美学”所“孵化”出的所有文艺作品必然来自于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大众生活。是否是“人民美学”理论指导下的文艺作品,必须且只能由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衡量和判定,“人民美学”文艺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和服务对象也只能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人民美学”文艺作品的绝对主角和主要鉴赏者。
三、判定“人民美学”存在价值的标准在于人民生活
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绝对主体和绝对客体,人民生活就成了文艺作品创作的最佳素材和唯一来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表述:“德国哲学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3]最终马克思和恩格斯推断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这一精确论断指出了文艺创作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和灵感,才能创造出来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作品。
(一)文艺作品扎根于人民生活而高于生活。历史上对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的来源一直分为两大流派——再现说和表现说。再现说认为文艺创作的主要内容自于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文艺创作者只是将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通过主观加工和意义添加而呈现出来的。表现说则认为文艺创作的主要内容主要来自于主观世界和思想观念,文艺创作者只是将主观世界和理论世界通过艺术手法和艺术媒介直接呈现的。“人民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艺发展的最新成果,必然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进行主观反映、复写。第一,人民生活是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根据。毛泽东曾经文艺工作者提出要求:“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5]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作为文艺作品的原型和环境,尽管也可以創作出文艺作品,但是这样的文艺作品必然是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相背离的。文学和艺术的创作需要以人民生活的真实和丰富作为创作的主要思想来源,也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支撑起文艺作品的可欣赏性和可推敲性,增加作品本身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人民生活的多样化提供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人民群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实生活包含多种多样的职业和领域,所以这就注定了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人民美学的文艺创作主要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因此也就注定了人民美学的多样性。
(二)文艺作品要反映人民的社会生产实践。社会生产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第一,社会生产实践决定文艺作品。文艺作品的创作不是单独由创作者完全依靠自身文学和艺术造诣和水平就可以完成的,无论是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还是创作所需工具和作品实体,无不是需要社会生产实践提供物质支持和环境条件。就算是创作者自身的培养也同样需要社会生产实践的知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第二,文艺作品是对社会生产实践本质的反映。文艺作品不是还原真实的生活,而是反映生活的真实。文艺作品作为文艺创作者认识、反映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看法,本身就是人与世界之间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和载体。社会生产的本质就是生产实践,离开生产实践的社会生活不能称其为社会生活,这也正是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最大的区别。文艺作品对于社会生活的直接获知间接反映都是对于生产实践方式和水平最好的注解之一。
(三)文艺作品要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文艺作品本身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文艺作品不仅仅只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已,它还可以对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起到引导和提升的作用。第一,提高人民精神生活的精神水平。文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经过对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体验、思考的结果,往往凝结了文艺创作者大量时间和精力,具有高度凝练性的特点,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创作出来的。这样的文艺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品质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内容。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在过去以及现在基本上很难真正得到充分满足。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由于文艺作品相对不足导致的。文艺作品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学和艺术,无不是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多元化需求的,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正好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大力开展文艺创作是符合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
参考文献:
〔1〕〔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30,29.
〔2〕周忠厚,边平恕,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2.
〔5〕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