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芳玲
摘 要:高职新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出现许多心理困惑,表现出自卑、无奈、孤独、茫然等消极情绪,同时也存在诸多心理困惑,如自我认知、学习、交往、宿舍生活、网络使用、时间安排等方面。如果能够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预防和引导,就可帮助学生很快适应大学生活,还有利于学生愉快完成高职学业。
关键词:高职;大学新生;心理困惑;对策
说 明:本文章参与陕西省职业技术学教育学会2016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商洛职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与改革》,课题编号:SZJY-1661.
大学新生是指处于从进入大学到第一学期结束这一阶段的学生,从原来熟悉的中学环境中进入陌生的大学环境,环境改变、角色变化,会使他们遇到诸多的不适应,进而表现出许多心理困惑。本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通过课堂心理评估、学生问卷调查、与同行教师交流探讨中发现大部分新生存在有烦躁、孤独、焦虑、怀旧、苦闷、不甘心、压抑、想哭、无望、无精神、无乐趣等感受,也存在着很多心理困惑,如自我意识方面的自卑、学习上的无目的无动力、交往中的胆怯与顾虑、宿舍中无奈与繁琐、网络使用失控、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如何使学生能够顺利适应新环境,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一、高职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困惑
1.自我意识方面: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在招生录取时,高职生因成绩不够理想而被录入,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有偏见及社会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完善等原因,使得高职学生看不到发展前途,缺少自信心,表现出自卑。尤其是一些因为高考失利的学生,更是无法面对上本科的老同学,萌生一种“低人一等,脸上无光”的想法,同时也因高职生为了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变得更加敏感,太在乎他人的评价,羡慕他人的优势,放大自己的劣势,怕别人瞧不起,怕他人笑话。部分学生也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个人的某些不完美如身高、体型、生理缺陷等产生自卑、内疚、埋怨、嫉妒,从而对生活学习缺乏信心,自我设障,消极悲观。
2.学习方面:因为中学与大学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学习目标不同,中学学习为了考大学,进入大学,有些学生还不能将自己的学习与以后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更不能理解职业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内容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甚至是中学没有接触过全新学科,有些学生中学是文科生,高职中学习的是理科专业,听不懂,学不会,自暴自弃。教学方式不同,中学学习是在教师和家长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学习任务单一,每天记住哪些知识,做几道题是看得见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收获,尤其是高考前的冲刺,学生每天都能为今天取得的进步而自豪,尤其是受老师器重、家长宠爱,同学羡慕的学生,更是欣慰,充实的。中学学习更多是为了应考,学习内容由老师规定,问题答案也是书本现成的,进入高职,自主学习应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课堂授课容量大,多是两节课连上,学生很难分清重点,课后很少辅导,布置的作业也很难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和延伸。因存在差异,大多学生不会听讲,不会记笔记,不会主动学习,部分学生课后从不预习和复习,少量的作业也是抄袭应付,未能体验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及价值,感到学习吃力,学而无用,厌学、课堂玩手机、逃课,期末考前多数学生茫然,感觉啥都没学到,考试焦虑十分严重,导致大学新生考试不及格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因学习无目标无动力产生想放弃学业的想法,并且每年大学新生过完春节不上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3.社会交往方面:大部高职学生是第一次长时间出远门,受家长“少说话,少惹事”、“祸从口出”、“少说为妙”等叮咛影响,存在谨慎戒备心理,也有部分学生胆小、内向、不善言谈,与陌生人交流紧张脸红等表现出不敢交往。部分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愿交往。部分学生不会交往,因不懂交往技巧,说话随意,不顾他人感受,信口开河,引起反感,甚至过于敏感、猜疑,交往感到壓力。存在异性交往困惑,因专业原因,班级男女生比例差异大,有的班级甚至没有异性同学,使得异性交往机会很少,有些学生变得更为敏感,会逃避厌恶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因学生不能正常的交往,往往会使部分学生变得沉默寡言,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有些借助网络寻求交往对象,“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诉说衷肠”。有些长期压抑,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心声,会冲动,稍不留心便会被触动而爆发。
4.宿舍生活方面:宿舍是大学生唯一固定的生活空间,似家但不是家。由于宿舍空间的紧密性,宿舍同学的不可选择性以及彼此接触的频繁性,决定了宿舍关系的繁杂性。部分学生在高中是走读生,进入高职第一次过宿舍集体生活,对寄宿制很不适应,存在东西乱放找不见,人员吵杂难入眠;有些内向学生不愿将自己的隐私暴露在他人面前,就连一个洗脚现象都要顾虑半天,甚至躲在阳台处理。不同个性与生活习惯的学生,难免发生身体碰撞与心理摩擦,会因为他人打呼噜、磨牙、说梦话而失眠;也因某一句不经意的话敏感而牵连;也因乱用他人物品把脸翻;也会因贫富差异嫉妒眼馋;也因生活习惯不同惹人烦;因不会打理个人卫生遭人讨厌﹍﹍诸多的烦恼使得学生过于谨慎、多疑、敏感、气氛压抑、影响睡眠。
5.网络使用方面:高中时期,学生因学习紧张无暇玩,也因家长掌控很少玩,进入高职,因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校园有更便捷的网络资源,加上学生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网络便成了学生幸福的源泉。低头族、手机控随处可见,教室宿舍最为显眼,呈现出教室里下课比上课还安静,宿舍里有人与无人一个样,个个忙于玩手机。借用一句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的对面,而你却在玩手机”。手机成了学生离不了的宝贝,多数学生承认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放手机,早上第一件事是看手机,有学生网吧上夜机,白天课堂打瞌睡。课堂偷玩手机不愿听课,课后玩的更疯狂,眼睛疲劳脖颈酸,学习任务丢一边,身边朋友看不见,网上呼应更有成就感,网上受骗上当屡见不鲜。就连完成作业,也要靠百度娘帮忙,胡乱抄一篇。多数学生表现出明显的网络依赖症状,一旦停电或没网络,学生会烦乱不堪。虽然学院或教师多方管理,课堂玩手机的现象仍是可见。
6.生活自理方面:因學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诸多不同的生活习惯。部分学生不习惯学院的饮水、饭菜,因不正常生活习惯而生病,如:喝不惯水,靠卖水喝,花费大、麻烦,进而少喝或者不喝水导致便秘;不习惯饭菜,单靠零食,营养不良;也有因不良的饮食导致胃病;也因在外乱吃出现腹泻等。因不会洗衣服,深色浅色不分泡在一起,导致衣服被染色不能穿,尤其是冬天棉袄的洗涤,洗不净,拧不干,一挂就是好多天,更是学生的困惑。更为困惑的是大部分学生不会管理自己的财务,高中生很少有自由支配大量资金的机会,更多是短期的、少量的花费,而且有家长管理。进入大学后,家长便会将一定的大量的资金一次性汇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自由支配,因学生没有一定的消费和管理资金的经历和经验,也会出现困惑:如不会分配资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没酒喝凉水;月初花费大手大脚,月末无钱饭也难对;有的生活费常常超支,预支下个月经费;有的盲目攀比跟风,疯狂购物愧对父辈;有的吸烟酗酒胡乱花费;也有粗心丢失或被偷,伤心累累;也有因花费过大遭父母责备;有因无钱花费,骗父母说学校需要交额外经费;也有胆大的学生将学费也给花去......
7.时间分配方面:高考是黎明前的黑暗,进入高职后,大部分学生感到如同从笼中释放的鸟儿一样自由了,摆脱家长的看护老师的监督,过度放松自己,被动、懒散、不珍惜学习时间。有些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迟到早退、旷课、逃课成为家长便饭;有的盲目参加各种社团,把学习丢在一边;有的用睡觉上网打发时间;到学期结束才感到茫然。
除此以外,大学新生在第一学期还存在恋爱问题、就业问题等困惑。
二、高职新生心理困惑的对策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高职新生生活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常言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面对学生存在诸多困惑,学院各层次、各部门如能从入学起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职学习和生活现实,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做好相应的帮扶工作,教给学生一些应对技巧,就能使学生顺利愉快的度过适应期,还能使学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为后期大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能有效而成功的度过高职学习时代。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打消学生心中顾虑。为了使学生顺利适应陌生环境,学院、学生处、教务处、学工办及辅导员应针对新生存在的普遍心理困惑,做好入学教育工作。
(1)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及周边风土人情,了解学院的概况及实习基地等,让学生初步爱上学校。
(2)介绍高职体制改革及学院改革情况,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学院发展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社会偏见,认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办学类型,为社会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发展。
(3)介绍专业知识、技能及专业岗位群,使学生知道相关专业开设情况,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了解专业岗位群发展情况,专业就业趋势,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
(4)结合《高职学生手册》学习学院学籍管理及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办法,使学生知道学习、行为有所规范,明确应该遵循的学习、生活规范制度,明确考核方法及奖惩制度等,使其行为有章可循,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5)请学长介绍学习生活经验,指导学习方法,介绍三年来学习生活经历,遇到的困惑及排解方法。
(6)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评估,开展心理测查,建立心理档案。对于特殊个体(如单亲、家境贫寒、生理缺陷、特殊疾病、某项测试得分较高者等)给予特别的关注,应做好与直接管理人员(如辅导员)的沟通,定期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课堂教育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排解学生心理困惑也有重要的作用,学院领导应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并且要高度重视,选派专业的教师授课,课时要有严格的保证。授课教师应以学生为主,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测验、情景模拟、情绪宣泄等方式,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完善自己;理解高职与高中学习存在的不同,学会自主学习,逐步适应高职学习;学会树立职业学习的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大技能学习;习得交往技巧和原则,提升交往能力;恰当处理宿舍关系,珍惜大学生活;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合理使用网络;掌握生活技巧,积极应对生活问题;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合理有效的安排时间;同时学会一些合理表达和排解情绪压力的方法和技巧,轻松度过适应期。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升应对能力。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不定期开展相应的讲座,如:入学教育辅导、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际关系辅导、青春期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在适应阶段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让其做好心理准备,给学生提供积极地引导,教给有效调试方法,使他们能够很快走出困境。
4.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搭建咨询平台,使学生有能够倾诉的对象,有缓解压力的地方。要有专业的专职教师,借助电话、网络、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等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合理宣泄、调节心理机能,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5.各科任教师严格课堂管理,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记笔记、提升专业认知及技能训练能力。
6.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提供交往平台,发展自己的特长,提升能力和价值,排遣寂寞,释放压力,充实和丰富高职生活。
7.提升学生个人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关注,积极主动合理应对新的生活与学习,可以通过积极暗示、顺其自然、改善认知、合理宣泄等方法,使自己愉快度过高职生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Z]. 教社政[2001]1号.
[2]包根胜、赵慧勇、涂晓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M].
[3]谢丽君 、肖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