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清雯
仁者无忧说忧德
□ 张清雯
在人的“七情”中,忧属于恐的范畴,用来指对外界事物担心的程度,表现为发愁、担心、忧虑等情绪。忧是儒家重要的伦理范畴,其中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巨大发展动力。儒家所说的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在具体的社会事务、日常生活、治国理政等领域经常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所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知而不忘乱”,忧国奉公、宵旰忧勤、忧国忧民;另一方面指有超我的追求、坚定不移的信仰,用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各种忧患,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永无休止,就像孔子所赞扬的“君子不忧不惧”“何忧何惧”。
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时时事事保持忧患意识,为不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细处之忧是为了大局不忧,事前之忧是为了临事不忧,忧是为了无忧,“仁者无忧”才是忧德的最高境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出《孟子·告子下》,此语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芒,是说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生存发展,在安乐的条件下反而会衰亡。细数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最终皆逃脱不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悲惨结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成功于忧患,失败于安乐。仅以李自成农民军建立的“大顺”政权为例:明朝末年,朝廷腐败,经济萧条,苛捐杂税数不胜数,民不聊生。李自成顺应民心,率兵起义陕西,连战连胜,纵横大半个中国,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就攻进了明朝的首都北京城。但进京之后,农民军蜕变的程度就像决堤的洪水,不可收拾。从高级将领到基层官兵,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严重损害平民、商人利益的土匪。政治上高度腐败:文官陶醉在筹备登基大典、加官晋爵、前呼后拥和阿谀奉承中;武官热衷于严刑拷打下的“助饷追赃”,中饱私囊,“人人皆得用刑,处处皆可用刑”,以致“老稚冤号,彻于衢路”。军纪严重败坏:将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夜间常有兵丁“斩门而入,掠金银奴女,民始怨之”。生活上迅速腐化:官员追求安逸,攀比享受,不思进取,开始“畜养美女,沉迷声色,终日以饮酒为乐”。农民军完全忘记了关外清军的虎视眈眈、关内吴三桂引狼入室的阴谋和江南明军残余势力的存在。李自成对清醒下属提出的忧患建议也拒绝听从。安于享乐、失去民心的后果就是兵败九宫山,全军覆没。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对李自成因“居功自傲”“腐化失去民心”从胜利走向失败的教训高度重视,对有些领导干部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产生的安于享受、骄傲自满的心态十分担忧,因此在 1949年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北平前,毛泽东以史为鉴,告诫领导干部:“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又振聋发聩地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
可以说,正是由于共产党人在胜利面前始终保持高度的清醒,才有了新中国的顺利建立和政权的不断巩固。一个政权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干部的成长需要经受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忧患之中的磨炼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但事业成功后能一直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自律意识就不容易了。翻一翻落马干部的忏悔录,发现不少干部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曾吃过很多苦,做出过很多贡献,一段时间内也严格要求过自己,但是在取得成功、位高权重后,就开始骄傲自满,目无组织,目无群众,欺上瞒下,任性擅权,无视党纪国法,为所欲为,从而滑入泥潭,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就一个人的正常情绪来说,既有忧也有乐。如何处理忧和乐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忧乐与国家、人民忧乐之间的关系?历代先贤胸怀苍生、兼济天下、忧国忧民,用自己的践行给出了明确答案,如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庄子的“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无不体现出深深的忧乐意识。
尤其是曾担任过青州知州、一生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宰相范仲淹,被誉为“京师无忧有范君”。他在朝为诤臣,主持正义,刚正不阿,“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他培养荐举人才,锐意改革进取,积极推行“庆历新政”,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他在地方为能吏,兴修水利,“范公堤”遗泽后世,兴建郡学,去除弊政,使百姓乐业。他在军中为名将,积极防御,凛凛甲兵,屡获大胜,安抚流民,争取各羌归附,使西北边境重现和平。而在生活上,他“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自己出资设立“范氏义庄”,救助贫弱,开我国慈善制度之先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节操,不仅为时人所敬佩,而且为后人所仰之。
忧乐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生存智慧,也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忧与乐,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依一定的条件而相互转化。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乐不忘忧,居安思危,为国家共分忧,与百姓同甘苦,才能够戒骄戒躁,磨砺意志,自强不息。这是成才之所需,更是兴国之所望。我们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奋发进取,牢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面对现实中种种社会问题和重重生存困难,儒家忧之患之,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勇敢进取乃至死而后已,支撑这种积极入世的博大力量是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无忧。孔子认为君子之达道有三:“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人也,仁是做人的总道德。这里突出强调仁德的“不忧”,是指人生要有坚定的信仰,不改的初心,昂扬向上、乐观处世的态度。
孔子的一生就是生动的例证。孔子出生于破落贵族,家道中衰,父亲早逝。为了生存,孔子从小就“多能鄙事”,放过牛羊、管过仓库、当过吹鼓手;入仕后从基层的中都宰干起,因政绩卓越被破格提拔为司空、司寇、摄行相事;晚年为推行理想游说各国,风尘仆仆,也曾饿于陈蔡,困于匡蒲,遇到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甚至差一点被杀头,但他不曾动摇过入世救世的崇高理想。公元前488年,孔子周游至叶,叶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听后,教导子路:“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说,你为什么不说,孔丘的为人,用起功来便会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了,如此而已。可以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十分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在“春秋无义战”“礼崩乐坏”“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社会祸患中,表现出的乐观向上、努力进取、弘道救世的奋斗精神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知老之将至”的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能于种种忧患之中达到“忘忧”的境界,凭的是至高之上的仁德和担当。
“仁者无忧”,值得我们深思。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的政党,正是因为一代代共产党人拥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当代责任感,才能不断化解困难艰险,引领中国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向全党郑重提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秉持忧患意识才是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高度负责,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愈挫愈奋的斗志,有对理想、对信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作者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