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明确提出,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将加快探索
建立统筹城乡扶贫开发长效机制
自中央吹响打赢扶贫攻坚战进军号以来,多地迅速行动起来。其中,重庆就以极其有力的强劲态势打出了脱贫攻坚系列“组合拳”,成效显著:去年,7个贫困区县整体脱贫摘帽,885个村、59.3万人脱贫年度目标圆满完成。数字的背后,足以体现出重庆在扶贫脱贫战役中的决心和努力,也正因此,重庆脱贫工作先后得到中央深改办督查组、国务院扶贫办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按照中央的部署,2017年是精准扶贫深化之年,重庆的各项政策也将更有针对性:紧扣9个区县脱贫摘帽、226个贫困村销号、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四大目标任务”;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到户、持续输血与稳定造血、能力开发与保障兜底“三个结合”。
在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中,重庆明确提出,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将加快探索建立统筹城乡扶贫开发长效机制。
责任体系逐级压实
脱贫攻坚战重要而艰巨,无疑需要强大的领导力、构建起层级分明的责任体系。
2016年以来,重庆市市委书记孙政才先后6次深入重点区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会研究部署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主要领导带头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在重庆脱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为了有效推进脱贫攻坚,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3次深入贫困区县调研指导,多次主持召开金融扶贫等专题工作会议。35位市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区县开展专项督查、调研、指导达150余人次。
明确领导责任的同时,重庆探索建立了“市负总责、区县抓落实、部门协作、乡(镇)村(社区)实施”脱贫攻坚责任制,即按照自上而下、各司其职的要求,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构建了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高效率推进。
为了让这一责任体系直达脱贫最底层,重庆逐级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各级各部门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一起抓”良好工作格局;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方式方法,落实有力有效举措助推脱贫攻坚。
在中央的积极推动下,“一把手”责任制也得到各地的普遍应用,但问题在于,如何让领导力发挥常态化的作用,重庆的实践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严”字当头,用好督查、考核和执纪三把利器,切实强化一抓到底、真抓实干、跟踪问效“三个导向”。
比如督查,不是盲目去调查,而是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和社会各方反映的突出问题、调研了解发现的共性问题等作为督促检查重要内容。而且要求,“贫困村必去”、“群众会必开”、“贫困户谈”、“扶贫项目必查”,确保发现问题、点到要害。发现蛛丝马迹,则盯住问题限时整改,针对问题建立台账,实行点对点通报、面对面指导、一对一约谈,确保限时整改落实到位。
2016年以来,重庆共开展10轮次集中督查,查找出的6个方面共性问题和200余条个性问题已全面整改到位。
执纪方面,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出台脱贫攻坚工作监督执纪问责意见,建立扶贫资金十项监管制度等;紧盯脱贫攻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全面梳理排查脱贫攻坚工作风险点和隐患点;问责必严,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六个重点“准”字当先
精准扶贫,事半功倍,但如何做到?重庆为此突出六项重点,确保从扶持对象、项目安排到资金使用等方面做到精准无误。
确保扶持对象精准,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起步。重庆的布局是分类开展动态管理:一是建立跟踪管理机制。对已脱贫95.3万人继续实行台帐式管理,落实干部结对帮扶制度。二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不断完善“四进、七不进、一出、三不出”标准和“八步四公示”程序,以因灾、因病、因学为重要因素,以低保户、残疾人家庭为重点对象,通过逐户调查和大数据比对进行精准识别,新识别贫困对象近7万人。三是建立贫困监测机制。设置贫困监测点,对9000余户农户和2800多户贫困户进行动态监测,深入分析产生贫困的原因和因素,有针对性把握扶贫规律和趋势,及时跟进整体谋划精准帮扶举措。
破解贫困需要有精准的项目扶持,重庆按照“解八难建八有”标准,分类推进交通、水利、文化、金融、科技、电商、乡村旅游、就业培训、环境改善、村企结对等十大行业精准扶贫行动。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等扶贫行动;针对发展要素不足,加快推进科技、环境改善等扶贫行動;针对内生动力不强,加快推进文化、宣传等扶贫行动。
“十大扶贫行动”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据介绍,2016年,重庆在贫困区县建成国家农业特色科技园区9个,为贫困村全覆盖派驻科技特派员。强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用地保障,为每个贫困区县新增建设用地600亩,全面落实宅基地复垦周转金制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挖掘、释放。
“幸福的家庭总是很相似,贫困家庭却各有不同。”重庆根据贫困群众不同致贫原因深推“六个一批” 精准到户到人帮扶措施,即产业带动、搬迁安置、转移就业、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低保兜底。比如,为了做好扶贫搬迁、产业发展,专门建立财政资金、专项基金、地方债、政策性贷款、群众自筹“五位一体”搬迁融资模式,落实市级以上资金52.7亿元,完成搬迁安置贫困人口8.9万人;落实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集中安置点后续产业发展;安排现代特色效益农业资金4.4亿元,推动七大特色产业链向贫困地区延伸,增量部分用于贫困区县比重达77%。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432个,在重点区县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22家;累计建成乡村旅游扶贫村201个、“网上村庄”电商扶贫服务站91个。同时,还积极探索建立股权收益扶贫、基金收益扶贫、信贷收益扶贫、旅游收益扶贫等助农增收利益联接机制,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将重点区县农业产业资金30%以上用于股权化改革,选择一批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实现特色产业覆盖带动贫困群众34万人。对于贫困学生,统筹实施“雨露计划”,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6.9万人次,为12.6万贫困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9.3亿元。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为所有贫困群众购买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扶贫小额意外保险;建立医疗救助专项资金2.3亿元,为贫困群众提供分类救治、减免费用、免费义诊等医疗帮扶服务。
扶贫工作中,如何确保资金精准使用非常重要。重庆的做法是,通过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提前调度等方式,整合市级及以上扶贫、交通、水利、农业、教育、卫生、社保等相关专项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探索建立“多元整合、切块下达、集中使用”资源统筹机制。一是整合财政资源。实施贫困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落实市对18个贫困区县扶贫相关投入288.4亿元,其中市级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5.4亿元,贫困区县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79.8亿元。二是撬动金融资源。具体措施包括,组织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5家涉农或地方法人银行对18个贫困区县进行划片包干,承担对口贫困区县金融扶贫的“大数据、主推进、全服务、总托底”职能,在每个对口区县创建金融扶贫示范村(点)3个以上。与农发行、国开行、农行、重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扶贫贷”、“贫困扶助贷”、“再贷款+”等30多个精准扶贫金融产品,金融机构扶贫贷款余额达到200亿元。安排财政资金8850万元,建立以区县为主的风险补偿机制。在1162个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组织,互助资金规模达2.9亿元,入社农户16.4万户,累计发放借款7.4亿元。三是统筹社会资源。18个市级扶贫集团、国资帮扶集团、对口帮扶区县共计投入帮扶资金15.2亿元,组织1615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投入35.6亿元结对帮扶1004个贫困村。
基层组织建设是扶贫战役中的核心环节,“因岗定人、人岗相适”是重庆为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的重要原则,根据设定的“组织软弱涣散”、“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等类别,分类选派“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同时优化结对帮扶力量。出台区县对口帮扶意见,实施城镇居委会、企业或社会组织同贫困村结对共建,以强带弱。更值一提的是,重庆强化本土人才回引,即对所有贫困村近10年来毕业的大中专生、外出创业人士进行全面摸底,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本土人才库。据悉,通过给待遇、给政策、给出路和“点对点”动员,累计回引本土人才2803名,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652个、小微企业752个、农村电商530余家。
扶贫成功与否,最终还要看成效。重庆结合中办、国办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和自身检查验收工作实践,进一步健全完善区县自查、市级抽查、第三方评估、民意调查“四位一体”贫困退出检查验收工作办法,确保“成熟一个摘一个”。
挂图作战谋求实效
脱贫攻坚是一项宏大的战略工程,工程完成的好坏、快慢,也取决于有无好的战略计划。
重庆的做法是,实施“挂图作战”,确保工作谋划实。首先,编制好“规划图”。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秦巴山武陵山片区规划、扶贫产业发展规划、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等脱贫攻坚总体规划、行业扶贫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其次,落实好“任务表”。将全市年度脱贫目标细化分解为65项具体工作,逐一明确市级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部门、各区县根据实际,精准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各区县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逐村逐户编制“村规划”、“户办法”,明确帮扶任务,实施清单管理。
第三,把握好“时间点”。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各级各部门锁定目标、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把握时间节点有力有效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任务台帐,每月收集工作进度情况,对工作滞后、效果较差的,派出专门工作组“点对点”督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跟上进度、达到标准。
巩固成果决战决胜
2017年,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一个关键节点,重庆也将今年定为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的决战决胜之年。
在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中,重庆认识到尽管脱贫攻堅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到位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少数地方落实政策不够到位,对解决当前脱贫的政策落实力度大,对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政策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二是少数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能力不够强、履职还不够到位,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还不够多;三是少数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相互攀比等思想;四是扶贫资金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地方扶贫资金使用不够规范,管理不够到位。
结合现存不足,按照打“总体战”的要求,重庆今年制定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是:紧扣9个区县脱贫摘帽、226个贫困村销号、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四大目标任务”,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到户、持续输血与稳定造血、能力开发与保障兜底“三个结合”,深化实施“十大扶贫行动”和“六个一批”精准到人到户措施,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加快探索建立统筹城乡扶贫开发长效机制。
战略实施路径上,则要着重抓好八个方面:一是着力在强化资源整合,加大投入上下功夫;二是着力在强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上下功夫;三是着力在强化设施建设,打牢发展基础上下功夫;四是着力在强化扶贫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五是着力在强化氛围营造,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六是着力在强化执纪问责,加强监管上下功夫;七是着力在强化成果巩固,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八是着力在强化作风建设,真抓实干上下功夫。
财经界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