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丹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曹冠咏物词简论
王文丹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曹冠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在他现存六十余首词中,咏物词占近三分之一,这些咏物词或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是纯粹的描摹物态,都以其洒脱清旷的词风、清新雅丽的语言以及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展现出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曹冠;咏物词;艺术风格
曹冠(生卒年不详),南宋词人,字宗臣,号双溪居士,东阳(今浙江金华)人,以乡贡入太学,在秦桧门下教其诸孙。绍兴二十四年(1154)登甲第,为平江府学教授,后因事秦桧,受累免官,于乾道五年再应试中第,光宗绍熙初为郴州守[1]。其词集名为《燕喜词》,现存六十余首,其中有咏物词十八首,他的咏物词语言清新,洒脱清旷,用典、化用前人诗句驾轻就熟,突出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其在南宋文坛的重要地位。
曹冠是生活于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文词著称,《金华先民传》卷七中谓曹冠“博闻强记,书一览辄不忘,以文词知名于时”[2]。曹冠最初为太学士,居于秦桧门下为馆客,绍兴二十四年(1154)三月,与秦桧孙秦埙、张孝祥同登进士第,授左文林郎平江府学教授。秦桧死后,秦党之人纷纷受到牵连,曹冠也不例外,在绍兴二十六年遭到革职,放还太学,至孝宗时方许再试。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中记载“曹冠乾道五年第二甲第七人再及第”,及第后,除太常寺主簿,乘兴游雷峰塔,赋有词“高歌横剑志平戎,酒量与天阔。更待醉归开宴,赏东篱明月”[2]。语句之中透露出他重整旗鼓、再谱新文章的豪情壮志,极富感染力。淳熙四年(1177),闲居东阳,后游宣城,于绍熙元年,启程除郴州,旋转官致仕。
曹冠最初之时以文著名,诗词亦多可观,其文学创作受同时代的杨万里推崇,又与时下文人袁说友、范浚等相交。杨万里曾多次与曹冠相酬唱赠和,在他的《谢曹宗臣惠双溪集》中有“君不见东阳沈隐侯,君不见宣城谢玄晖。两处双溪清彻底,二子诗句清于溪。千载却有曹夫子,天借古人作诗地”[2]。这里以沈约、谢朓两大文豪作比喻,对曹冠的诗词大加赞美。在绍熙元年(1190),曹冠启程赴郴州,杨万里又为其作《郴州仙居转船舱记》,可见二人友谊之深厚。另外袁说友作有《谢曹宗臣惠诗酒》二首,范浚有《怀曹宗臣并寄》,虽然曹冠因任秦桧门下客而留下不好的名声,但他的文学作品还是极受其他文人推崇与称赞的。
曹冠一生创作颇丰,著有《双溪集》、《忠诚堂集》、《景物类要诗》、《燕喜词》,现今唯有《燕喜词》一卷存世,其它作品皆不存。曹冠词风洒脱清旷,有东坡遗风,在当时颇受好评。他的《燕喜词》在孝宗纯熙十四年初刊于宣城,时任太守詹效之为之作序并赞其词“旨趣纯深,中含法度,使人一唱而三叹,盖其得于六义之遗意,纯乎雅正者也”[3]。况周颐赞其词“宗臣词取径质实,尚有骨干”[4]。综上所述,作为文人的曹冠,其作品还是存在大量值得人们借鉴学习之处的。
“咏物”一词最早出现于《国语·楚语》之中的“若是而不从,动而不悛,则文咏物以行之”[5],而真正具有文学体式意义的咏物则是从南朝开始明确的。咏物词的产生与词的兴起和盛行是基本同步的,古人的咏物,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或是纯粹的描摹物态。在曹冠现存词中,共有18首咏物词,描写对象有梅、桂、月、湖、阁等等,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曹冠咏物词分类详情
2.1 借物抒情
由表1可知,曹冠的咏物词中有8首都是借物抒情的,其中有抒发自己隐逸之情的,殷勤挽客之情的,也有抒发自己内心愁思的。《凤栖梧·其二·兰溪》《踏莎行·其一·绮霞阁》《兰陵王·涵碧》《蓦山溪·其二·鉴湖》这四首词都抒发了作者归隐山林自然之后欢快美丽的心情。《凤栖梧·其二·兰溪》这首咏山水之词,描写了作者泛舟兰溪时旷朗的胸怀和喜悦的心情,表现出词人对故乡山川风物的热爱,尤其是“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这三句,被清末词学家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曰:“状春情景色绝佳。每值香南研北,展卷微吟,便觉日丽风暄,淑气扑人眉宇。全帙中似此佳句,竟不可再得。”全词上片写景色之美,下片用王徽之爱竹之故事,表现了词人投身自然后的豪情逸兴,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完全接受与热爱。[6]《踏莎行·其一·绮霞阁》《兰陵王·涵碧》这两首词中,也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分别以“胸中丘壑自生凉,何须泉石寻佳趣”、“山中猿鹤应相识”、“有陶令秫酒,谢公山屐。闲来潭洞,醉皓月,弄横笛”等句写出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的隐逸情怀。《蓦山溪·其二·鉴湖》这首词中先后借用贺知章、张志和、范蠡等典故,不仅将鉴湖描绘成一幅令人神往的水乡风情画,还表达出作者与众同乐,分享美好的湖光山色的逸兴情致。
《朝中措·其一·茶》《朝中措·其二·汤》乃咏茶之词,不仅写出了碾茶煮茶之时的具体细节,茶之状貌,“主人情重,留连佳客,不醉无归”、“投辖高情无厌,抱琴明日归来”这两句还以汉代陈遵的典故,表现出主人殷勤留客饮茶之情。《浣溪沙·其一·柳》这首词以飘动的柳条,借物抒情,表现出对亲人的不舍,尤其是这句“多情不解系行舟”,责备自己不懂得拴住外出的船,留住远行的人,表达出与亲人离别之时难舍难分的无限愁思。《西江月·其四·秋香阁》这首词以乐景写哀情,词中“赏心乐事醉良宵,赢取开怀吟啸”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在景色优美的夜晚,不免睹物思情,想起自己之前的种种挫折,因此高声吟唱表达出来。
2.2 托物言志
梅历来是高洁之士的象征,曹冠也不例外,他词中的三首咏梅词都表现出他的高洁之志。这三首词上片都描写梅花以其独特的天然禀质超越其他花木,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在寒冷天气绽放的品格。下片都以梅花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不会辜负上级的信任,待时机成熟,定要成就一番功业。全词写的豪放刚健,颇有气势,借梅之高洁芳姿,表明自己的“和羹”大志[7]。
《蓦山溪·渡江咏潮》这首词大约作于乾道四年(1168),此时秦桧已经死去十多年,曹冠因为曾为秦桧门下客,被贬逐流放。其实曹冠的主张与秦桧并不一致,他是不赞成投降,主张抗金复国的,见江潮汹涌,便即兴抒感,表达自己“擒劼利”、“斩楼兰”、“击楫誓中流”、“雪耻歼狂虏”的雄心壮志,表现出一种汉民族文士的气节[8]。《念奴娇·咏中秋月》这首词也表现出一种壮心不已、老当益壮的情怀,词的上片描写月宫中的景象,下片一开始则是“因念重折高枝,壮心犹豫,已觉生华发”,表现出词人一生曾两度科举及第,而今回头看来,自己已年老,当初的壮心已不足,虽然流露出的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但词的最后作者饮酒达志,表明自己老当益壮,虽上了年纪,但北方故土尚未收回,一定要积极抗战的热情。
2.3 描摹物态
在曹冠的词中还有一些咏物词属于单纯的描摹物态而无所寄托的,这类共有五首,都以高超的技艺展现出万物曼妙的一面。咏植物的有《凤栖梧·其一·牡丹》《好事近·其一·岩桂》这两首。第一首词分别从正面与侧面描写了牡丹的美艳,写它们天生国色艳质,暮春三月,独占风光,其声誉压倒群芳。咏岩桂的这首词,上片写这本是月宫中嫦娥所珍爱的一种,从天上吹下一丛仙种,长成了现在这株香气四溢的桂树,词的下片则以简短的笔触极力描摹出桂树的外在形貌。
《江城子·南园》《临江仙·明远楼》这两首描写南园及明远楼的词,作者都是以游客的视角写出了在一片喧嚣的环境之中,还有这样的素雅之地,何不约上友人一道来此叙旧赋诗,表现出作者对此优美景致的喜爱与赞叹。《好事近·其三·灯花》这首词表达了对灯花奉献精神的赞美,在漆黑的夜里无声无息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光明,词的末尾之处“它日玉堂挥翰,赐金莲花烛”,以皇帝赐予令狐绹莲花烛的典故再次表现出古代文人对灯花的珍惜与喜爱。
首先,曹冠咏物词洒脱清旷的风格。词人的一生是起伏坎坷的,曾两度及第,看透了人情世故,故而他的一些咏物词中充满了洒脱之气,词中屡屡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描摹物态生动自然,词风洒脱清旷,有东坡遗风,在当时颇受好评。在他的数首咏物词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来:
把酒留春春莫去。玉堂元是常春处。(《凤栖梧·其一·牡丹》)
飞絮撩人花照眼。天阔风微,燕外晴丝卷。(《凤栖梧·其二·兰溪》)
投辖高情无厌,抱琴明日归来。(《朝中措·其二·汤》)
对远景舒啸,壮怀豪逸。(《兰陵王·涵碧》)
卢橘杨梅时正熟,随处赏,饮班荆。(《江城子·南园》)
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临江仙·明远楼》)
风月本无私,同众乐、宁论多少。(《蓦山溪·其二·鉴湖》)
在曹冠的咏物词中,洒脱清旷风格显而易见。对于物态的遣词造句皆以“清旷”二字为主调,在南宋以豪放为主的词坛上,时而流出一股清丽之风,也可见作者的文学素养之高深。他的这些词在抒情壮志时并没有落入俗套,而是开辟出一条新的以清旷之句表达洒脱之气的道路,完美地再现了宋代文人渴望施展才华抗金复国的壮志,将词人的洒脱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这些咏物词中用典较多。在行文中引用前人的语言事迹等修辞现象称为“引用”,至现代胡适称这种现象为“用典”[9]。古代文人常引用前代典故来衬托他们诗词的真实性以及典雅性,至宋代,文人运用典故已逐渐成为一种流行风气,在曹冠咏物词中,引用了众多历史典故,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曹冠咏物词的历史典故引用情况
在曹冠咏物词中所使用的这些典故,以不同的类型表达了他不同的思想,即隐逸、惜别和爱国的情怀。首先是以李贺出游时候带上锦囊遇到好诗句记下来、王徽之爱竹的典故表明自己投身自然后的豪情逸兴;以对陶渊明、谢灵运在山水田园之间自由饮酒作诗的生活的向往,表示希望自己成为张志和、范蠡这种为国立功之后浪迹天涯的旷达之士。词中还以韩翃、陈遵二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以及对客人的殷勤挽留之情。曹冠是极力主张抗金复国一派的文人,所以在咏物之时,还不忘以祖逖、伍子胥、张华这些爱国志士立志北伐终取得成功的典故激励自己,时刻不忘振兴祖国的重任。词人所引用的这些典故增强了文章的典雅效果,同时还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心志,可见作者文学功底、修辞技艺之高超。
最后,曹冠词中化用前人诗句驾轻就熟。表3举例介绍他咏物词中引用前人诗句情况。
由表3可明显看出,在他词中化用最多的就是李白、杜甫的诗句,他既向往李白那种仗剑走天涯的洒脱自由,同时还操心国事,时刻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这些又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有着十分相像的地方。词人这种化用前人诗句的情况也是对北宋黄庭坚所提出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一创作理论与学习纲领的继承,这种将古人的陈辞置于文中,学力与才力相结合的创作,在宋代文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1] 顾易生,徐培均,袁震宇.宋词精华 [M].成都:巴蜀书社,1995:437.
[2] 傅璇琮. 宋才子传笺证[M].沈阳:辽海出版社,1989:546—554.
[3] 王兆鹏. 宋代文学传播探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364.
[4] 孙克强. 唐宋人词话[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725.
[5] 上海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 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29.
[6] 王友胜. 唐宋词选[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385.
[7] 马丽选注. 水龙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31.
[8] 喻朝刚,周航.宋词观止[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791.
[9] 郭焰坤.文化修辞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6.
(编辑:刘彩霞)
Discussion on Cao Guan and His Poetry of Chanting Things
WANG Wen-d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China)
Cao Guan was the famous scholar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his more than sixty extant words, chanting words accounted for nearly one-third. These words were by way of lyric chanting, care of statement, or simply described the physical state. The free and easy broad minded word style, language, and diversity expression all exhibited profound literary skills of the poet.
Cao Guan; poetry on chanting things; art style
2016-11-04
王文丹(1992—),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I222.8
A
2095-8978(2017)01-00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