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钰 林容 詹小燕
【摘要】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心理焦虑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中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98份,无效问卷2份;61例研究对象有焦虑状况,37例研究对象无焦虑状况;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脑出血患者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是研究对象性别、家庭年收入。结论:中老年脑出血患者大部分都有焦虑的状况,提示医务人员应注意中老年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指导,降低他们的心理焦虑的水平。
【关键词】 脑出血; 焦虑; 心理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5.0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147-03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出血后焦虑症状是脑出血发病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会产生焦虑、孤僻、恐惧、悲观、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由于脑出血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功能障碍,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了患者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效果和心理健康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1-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脑出血患者。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6~77岁,平均(55.0±6.5)岁,其中60岁以上39例,住院时间2 h~94 d。患者出血量30~100 ml,平均出血量为55 ml。患者出血的部位:基底核有37例,脑叶为33例,丘脑是20例。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与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2)研究对象病情平稳,神志清楚;(3)愿意接受本次调查。排除标准:(1)脑出血发生脑疝、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或需手术治疗清除血肿治疗的患者;(2)以往有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及精神病史患者;(3)意识不清、失语、文盲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计,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收入、医疗费用支付的方式等。(2)焦虑自评量表:由Zung于1971年编制[3]。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内容包括感觉、情感、睡眠、饮食、生活习惯等,按1~4分计分法。该量表总分是80分,分数越高,其焦虑程度就越高。该量表中有15个条目按正向计分(1=很少或无;2=有时;3=经常;4=持续),其余5个条目是按反向计分(1=持续;2=经常;3=有时;4=很少或无);最后将20个条目的得分相加得到粗分,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即可得到标准分。最后的结果是由标准分评定的:标准分<50分表示无焦虑;50≤标准分<70分表示轻度焦虑;70分≤标准分<85分表示中度焦虑;标准分≥85分表示重度焦虑[4]。
1.3.2 资料收集 调查研究对象在住院治疗期间进行,调查前由研究者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征得患者同意后填写问卷,对于不方便填写问卷的患者,由调查者逐一提问,协助完成问卷并收回。填写完毕后,由研究者当场检查问卷并收回。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无效问卷为2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其中男40例(40.82%),女58例(59.18%);年龄30~40岁7例(7.14%),40~50岁14例(14.29%),50~60岁29例(29.59%),60~70岁32例(32.65%),70岁以上16例(16.33%);婚姻状况:未婚8例(8.16%),已婚90例(91.84%);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学历60例(61.22%),初中24例(24.49%),高中、中专及以上14例(14.29%);职业:自由职业者11例(11.22%),农民38例(38.78%),工人19例(19.39%),干部7例(7.14%),退休23例(23.47%);平均年收入:<3万26例(26.55%),3~6万39例(29.80%),>6万33例(33.67%)。
2.2 脑出血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焦虑状况的研究对象61例(62.24%),无焦虑状况的研究对象37例(37.76%)。40例男性中存在焦虑18例,占45.0%,58例女性中存在焦虑状态有43例,占74.1%,性别对焦虑状况影响有明显影响(P<0.05);且家庭年收入在3~6万的脑出血患者存在焦虑状况居多,39例对象中26例存在焦虑,占66.7%,其余收入家庭59例中35例存在焦虑,占59.3%,家庭收入对焦虑状况有明显影响(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有血管破裂、血液溢出血管而进入脑实质,引起患者突然昏迷和瘫痪,此类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5]。中老年人是脑出血发生的主要人群,以40~70岁为最主要的发病年龄,脑出血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硬化有关。具有起病急、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特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得出,我国每年因疾病死亡的患者中有20%死于脑出血。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6]。由于该病病情急骤的特点,患者及家属未有心理准备,由于脑出血发病后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心理、肢体或语言障碍,很多患者在入院治疗时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抑郁、焦虑、烦躁、易怒等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利于病情恢复[7]。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影响患者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便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焦虑作为一种多维度、多种类的复杂心理过程[8],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多种多样,因此对于因脑出血出现情绪焦虑的患者要特别关注,积极的动员患者的家人、亲戚、朋友、医护人员、同病房的病友等一切可能调动的社会支持来源,给予患者关怀和爱护,在情感和经济上给予患者支持,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9]。本调查结果显示,有62.24%的患者在发病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且女性出现焦虑心理的比例高于男性。其原因可能与女性自身的性格特点和抗压能力有关,而男性相对乐观,承受能力较强,再加上脑出血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这一年龄阶段的女性处于围更年期,本身就比较敏感,加上病情的影响出现焦虑心理的比例大大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女性患者进行交流,通过医护人员有效地沟通了解患者焦虑情绪出现的症结,明确其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鼓励其将内心的恐惧、担忧等感受表达出来,认真倾听患者的焦虑话语,用温和的言语向患者说明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向其介绍其他患者的康复病例,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利用这种交谈方式既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也可以营造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健康良好的治疗环境下,帮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对其治疗与康复的阻碍作用,对所有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年人均收入也是造成脑出血患者产生焦虑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林明霞等[10]研究结果也表明家庭收入与脑出血患者焦虑程度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活压力加大,脑出血的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因此大部分患者都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者。发病后大量的花费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且出院后仍不能从事正常的工作,影响了家庭经济来源,所以患者往往会因为担心家庭经济情况而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交流,使其明确焦虑心理对病情的影响,并告知患者只有用良好的心理看待病情,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锻炼,才能提升恢复速度,减少花费,这样患者才会自我调节以缓解不良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在心里时刻关心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动员老人亲戚和病友多与之交谈,同时耐心倾听患者的苦恼,充分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为治疗的安全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易发生焦虑心理,年龄、家庭年人均收入是造成患者出现焦虑心理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对患者的病情有整体把握的情况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温暖,也很乐意配合,使得护患关系更加密切,从而减轻脑出血患者的焦虑程度。本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样本量太少,只在一个三甲医院进行调查研究。望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到不同级别的医院和地区进行调查。
参考文献
[1]俞子彬,李淑芬,王芳芳.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6,27(5):453.
[2]贾晓明,安芹.心理咨询及治疗序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5.
[3]董列军,黄红方.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在创伤性骨折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2,24(6):76-77.
[4]文翔,陈静,郭慧明,等.孕妇焦虑和抑郁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28-5030.
[5]韩利,梅翠红,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衛生杂志社,1999:127-131.
[6]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42-648.
[7]海丽红,梅翠红.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方案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5):144-145.
[8] Joubefe J,Reid C,Joubeyt L,et al.Risk factor management and degression post-stroke, the value of an integrated model of care[J].J Clin Neurosic,2006,3(1):84-90.
[9]邓颖珠,潘敏,袁英.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活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B):33-35.
[10]林明霞,金皎蕾.脑卒中患者出现焦虑状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1):1436-1438.
(收稿日期: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