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宜
近十余年,先前曾被批判、被冷落的“国学”突然成为一种“显学”,鱼龙混杂的、运动式的、装点式的“国学热”不在少数。敏感的局外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在“国学为何物、到底给小学生什么样的国学”这些基本问题还没有清晰的情况下,良莠不齐、东拼西凑的国学教材冒出来许多。有的只是旧时蒙学教材不加筛选的汇编,有的仅仅是“第二语文教材”的重现,有的则是一些大学文史专业知识的下放,仅此而已。
2016年7月,由包头市九原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杜彩云老师主编的《主题诗文诵读》校本教材终于正式出版了,这显然是有别于现行“国学”教材的一套丛书。从编著者看,他们是一线教师,最熟悉学生需要什么;从流程来看,是先长期实践,后精心修改出书;从使用上看,全面地考量了现行课程体系、教学课时、学业负担及内容衔接穿插呼应。
“十年磨一剑。”从2005年起,杜老师就开始带领众多语文老师以科学的态度、儿童的情趣、经典的品味开展诵读课题的研究,至今已走过足足十一年的研究之路。这期间,实验团队越来越壮大——由起初的一所学校的实验,到推广至九原区所有小学的区域实验,再到如今包头市各旗县区、其他盟市一些实验学校也相继加入。这十一年中,操作体系愈来愈完备,教材编写愈来愈科学——在包头市“十一五”优秀课题成果评选中排名第一,在教育部“十一五”优秀课题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更让欣慰的是使更大范围内的小学生在经典作品的润泽下度过了不平凡的童年,使他们成为“吃牛肉长大的一代,而不是吃白菜帮子成长的一代”。
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是中华传统文化是个产生于农耕社会的、复杂的、良莠并存的文化系统,从古至今的典籍汗牛充栋,精华与糟粕杂糅,不一定都需要传承,更不能简单地强迫儿童诵读。面对现代儿童,经典诵读不等于古代读经,现代学校不等于私塾,我们不能仅拿“四书”“五经”去填充孩子们富有想象力的大脑,这不仅仅是对儿童的尊重,更是对儿童的呵护与关爱。
因此,对生长在信息社会的小学生而言,诵读什么,怎样诵读,与现行课程体系如何衔接,与现代公民教育如何并行不悖,是各所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绝不是像许多学校那样,仅仅让学生在各种节日里穿着汉服装模作样地演一演那般简单。
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主题诗文诵读》的编者们持谨慎的态度进行内容的遴选,确保所选作品从主题到表现手法都堪称经典的同时,在内容编排与体系构建上很好地结合了现代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儿童的视角呈现经典诗文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呈现诗的艺术魅力。因为编者们坚信——“对于儿童来讲,比起背了多少、背了多深,更重要的是,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快乐,是否更爱自己,更爱这个世界”。
实践出真知!在一轮又一轮的诵读实验中检验出的教材,才会有这番思考的体现。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无论多么优秀的诗文,如果它没有与儿童的生命体验发生碰撞,没有与儿童的生活结合起来,就不可能对他们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主题诗文诵读》中选择了不少贴近北方地区生活的自然主题(如“诗意的月亮”“妩媚的桃花”“傲霜的菊花”“情系塞北”等),打通了经典诗文与学生生活的藩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上千年前的诗文离我们并不遥远,可以吟诵、可以聆听、可以触摸、可以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诗词,诗词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感受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诗性至关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有诗意的眼光,让儿童的生命富有灵性,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经典诗文的熏陶、感染、激励作用,给予学生民族性格与情感的熏陶。这一点,《主题诗文诵读》的编者们做到了!
同身边的其他经典诵读类书相比,《主题诗文诵读》除上述所言之外,还具备以下的特点:
一、主题单元: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自然主题或人文主题为红线,将散乱的经典诗文的珍珠串连起来,串整为美丽的“项链”。每一个主题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单元目标、学习建议、主题开启、主题实施、主题告别、诵读评价构成完整的“主题链”。每一个主题又为下一个主题的诵读学习做铺垫,体现前有衔接,后又延伸,由浅入深,自成系列。
二、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材的必要补充,《主题诗文诵读》在“大语文”思想观的指引下,将诵读与阅读、观察、表达、思辨、绘画、演唱结合起来,设计了针对性强、情趣浓的实践活动,实现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向课外延伸,避免了“背而不知所云、诵而无所思考”的机械记忆。孩子们读诗、背诗、写诗,诗意纵横、情趣盎然。
三、诵读评价:现代儿童不等于旧时学童,不能采取生吞活剥的“强记”“强灌”。《主题诗文诵读》在每个主题后设计了相应的“诵读评价”,对背诵篇目、朗诵篇目、实践活动提出了相应的星级评价要求,在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的同时,特别注重通过对学生背诵与迁移运用能力的评价,实现语感的提升,促进诵读水平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版面设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主题诗文诵读》在配圖、版面色调设计时力求唯美,尽力体现经典诗词的意境感,营造“诗画同源”的艺术氛围。四色彩色印刷保证了版面设计的质量。
五、诵读资源包的开发:为了便于教师与学生们使用教材,更好地开展诵读,编写团队开发了与每册《主题诗文诵读》配套的资源包,包括每首诗词的名家示范朗诵、配乐、配图、诵读指导课件以及实践活动中要求听、看的视频、音频。
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包中的音画资源,按总结出的“字正腔圆诵读六法”,能轻松地指导学生实现背诵。长期这样的训练下去,孩子们表达就会有文采,对诗词产生很好的直觉力与领悟力,对其一生文学素养的萌芽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带领更多的学生,诗意地行走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