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视觉艺术的感染力
——非检察题材新闻摄影作品选评

2017-03-15 08:04
法治新闻传播 2017年1期

四、视觉艺术的感染力
——非检察题材新闻摄影作品选评

一件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是新闻,也是一件艺术品。这几组新闻摄影作品选自 《方圆》杂志社、法制日报和新华社等媒体,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新闻摄影同行别具匠心的创意。

本部分特约点评人:检察日报社新闻中心摄影记者程丁、法制日报社摄影部主任居杨、新华社摄影部国内编辑室副主任宋立东。

靖奎今年101岁,剃了80多年的头,是名副其实的 “行业泰斗”,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床头一幅电影 《剃头匠》的大海报,主角就由当时93岁的靖大爷本人出演。

(刊发于《方圆》杂志2014年4月下“图片故事”栏目,张哲摄)

2010年11月23日,赵焱是北京大学法学院2010级法律硕士,学习法律的时间不到一年。 “代理案件是我们法律诊所课程的一部分”。她作为赵荣娟诉王小娥故意伤害损害赔偿案的原告代理人,和同学们步入法院。

(刊发于 《方圆》杂志2011年1月下 “图片故事”栏目,张哲摄)

【点评】作者在拍摄时有意识地采用了竖构图,在画面中尽可能传递信息。画面中国徽、法院院牌和书包形成了三角形的支撑构图,使画面视觉效果更佳稳固。 (程丁)

2010年5月16日,在北京一家孤独症康复心内,一名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独自荡着秋千。人们把孤独症儿童称作是 “被魔鬼偷去了灵魂的孩子”。而现在,人们把他们描述为:住在遥远星球的孩子们。

(刊发于 《方圆》杂志2011年5月下 “图片故事”栏目,张哲摄)

【点评】记者在拍摄时使用中景别构图,对场景有一定的把握能力。画面中环境交代得非常到位,人物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刻画细腻。在新闻图片中,采用中景别构图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场景与人物比例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程丁)

7月23日早晨5点,孙河乡的一个建筑垃圾消纳场,铲车正在将堆放的建筑垃圾弄平,这是盘踞在北京周边数百个垃圾消纳场中的一个。记者通宵采访,揭示北京建筑垃圾回收的江湖法则。

(刊发于 《方圆》杂志2011年9月上 “特别策划”栏目,张哲摄)

【点评】利用广角镜头,加强视觉效果,利用现场车辆上的光源刻画明暗恰到好处。光影是摄影的生命,一名好的摄影记者,一定是会利用现场的光源来进行拍摄的。从图片说明看出这张图片拍摄于凌晨5点,首先拍摄环境就很艰苦,现场的光线也应该非常暗。在没有补光的环境中,记者充分利用环境光源来拍摄。场景,光线,人物表达得都非常到位。 (程丁)

凌晨四点左右,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看守所的炊事班长冯常学已经与同伴开始忙活,为看守所在押人员五百余人做早饭。从厨房到监区,总共不到五十米的距离,要穿过四道大门。几位师傅向在押人员分发食品,每人两个馒头,一盆汤。 (刊发于 《方圆》杂志2012年4月下 “图片故事”栏目,张哲摄)

【点评】记者深入到看守所,镜头对准为在押人员做饭的炊事班师傅。画面厚重的铁门、盛满稀饭的铁桶,以及人物身上的马甲,都显示出场所的特殊。照片抓拍了狭窄的走道上师傅拎起饭桶的一瞬间,肢体语言和拍摄角度处理到位。 (程丁)

76岁的傅樱,退休前从事了38年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研究工作,为了成为法律工作者,不顾高龄历经八次司法考试后终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74岁开始实现律师梦想。

(刊发于 《方圆》杂志2012年9月上 “人物”栏目,张哲摄)

【点评】这是一张以新闻人物肖像形式拍摄的新闻图片,作者非常有创意地采用了俯拍的角度,大胆且有创意。 (程丁)

2013年5月10日,北京市西城区广安胡同附近的一个菜市场内,姚启中低着头,一边查字典一边写字。只有当顾客指着他的姜蒜问 “这多少钱一斤”的时候,他这才从他的 “精神世界”里抬起头,再略显迟钝地报出价格来。

(刊发于《方圆》杂志2013年5月下“图片故事”栏目,张哲摄)

【点评】一张非常教科书式的新闻图片,场景、环境、人物、信息都交代得非常完美。画面中信息量大,人物表情和情绪抓拍到位。 (程丁)

北京市昌平区帕纳溪谷别墅区的葫芦河河畔,有一座形似童话里小木屋般的建筑——“绿房子”。这座房子是一个人工垃圾分拣站,它的建造者就是 “驴屎蛋儿”——黄小山。

(刊发于《方圆》杂志2013年8月下“图片故事”栏目,张哲摄)

【点评】新闻人物肖像一般会采用特写的方式来拍摄,但作者非常有创意地采用的中景拍摄。被摄人物动作自然,表情传神,虽然是中景别拍摄,但被摄者的性格和特点在照片中得到了真实的展示。作者在画面中又交代了现场的环境,这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了引导作用。 (程丁)

2013年9月8日,赵光远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已经工作了5年。在刚刚过去的12个小时内,赵光远一共接诊了21名小患者。

(刊发于《方圆》杂志2013年9月下“图片故事”栏目,张哲摄)

【点评】在医院拍摄本身难度就极大,现场环境非常复杂,既要保证拍摄顺利,又不能影响医生的出诊,更不能打扰病人和家属的休息。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记者能敏锐地发现拍摄重点,体现了非常高的职业素养。 (程丁)

靖奎今年101岁,剃了80多年的头,是名副其实的 “行业泰斗”,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床头一幅电影 《剃头匠》的大海报,主角就由当时93岁的靖大爷本人出演。

(刊发于《方圆》杂志2014年4月下“图片故事”栏目,张哲摄)

【点评】这是一张非常经典的抓拍图片,在故事的主人公刮胡子时利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抓拍,表情非常传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就刻画出主人公的性格,让读者过目不忘。 (程丁)

张兵是北京通信段北京站通信工区工长,每天都要准时到达北京站广场内的值班室,对北站塔钟的调试与维护他是的工作之一。

(刊发于《方圆》杂志2015年6月下“图片故事”栏目,张哲摄)

【点评】在一般的拍摄中,摄影记者会尽量避免逆光拍摄,在大光比时极难把控明暗对比和曝光度。这张图片却把明暗关系表现得非常到位,恰到好处。亮部没有过曝,暗部细节丰富。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画面中还充分交代了主人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程丁)

乡村 “女子法庭” (组图)

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第四人民法庭4名法官、3名书记员均为“80后”女性,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女子法庭”。11月21日清早,“女子法庭”一行人来到忠县任家镇巡回开庭,审理秦大琼老两口状告两个儿子赡养纠纷一案。图1为11月23日,女法官们钻进不足40厘米宽的两墙中间,对案件所涉及的场地进行勘查。图2为11月21日,面对二儿媳妇的陈述,法律知识欠缺的秦大琼(左)和老伴儿一脸无奈。图3为11月22日,在乌杨镇普乐村六组,法官刘秋菊(右一)正在对一度准备大打出手的原被告做劝解工作。

(刊发于《法制日报》2016年12月19日八版,杨晋峰摄)

图1

图2

图3

【点评】从事法制新闻摄影的通讯员常常认为,法院系统的新闻照片不好拍,因为庭审的程序往往雷同近似,其间既没有抓捕的“精彩动作”,也难有打动人的“悲情泪点”。但拍摄《乡村“女子法庭”》的记者却通过深入三峡库区,跟随最基层的乡村女法官们办案全过程,采访拍摄出一个优秀的摄影专题。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记者敏锐抓取了女法官们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冲突,用镜头锁定了每位被摄者在法庭上或调查现场的特定神态,真实生动地展现出基层法官们工作的艰难。这位作者在采访的四天中与女法官们同吃同工作,脑子里时刻装着采访内容,不放过任何拍摄机会。可见,一个摄影报道能够打动人,记者必定要做到“身入”,更要做到“心入”。如此才能发现细节,抓住精彩瞬间。 (居杨)

春运故事 (组图)

2016年春运期间, 《法制日报》 “新春走基层”记者踏上列车,用镜头见证了铁路公安民警为护卫春运安全所作的努力。图1为在车厢里,南京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民警叶礼加的眼睛始终观察着周围动静。多年的反扒工作,让他练就了一双能分辨扒手的“火眼金睛”。图2为 “瘦高个”盗窃得手刚要离开时,叶礼加(左)与队友冲上去将其擒获。图3为深夜,北京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52岁的乘警孙家启对硬卧车厢再次巡视检查。

(刊发于 《法制日报》2016年2月22日八版,王建军摄)

图1

图2

图3

【点评】 春运是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为了拍摄 《春运故事》摄影专题,记者在2016年春节前夕,坐在拥挤的火车上7天时间,行程5500公里。为拍摄到反扒特警抓捕盗窃犯罪嫌疑人,他4天4夜随警行动,拍摄了特警半夜出发、挤在站台上观察情况、夜里从手机中调取嫌疑人照片辨认、发现扒手将其擒获等图片,这些均在现场抓拍的图片背后饱含着记者的辛劳付出。为记录值守春运列车28年的老乘警的工作,记者又踏上绿皮火车,从北京市跟到青海省西宁市,将老乘警化解矛盾、夜查、带病工作等瞬间一一收入镜头,画面平实却很感人。这是一组靠拙劲儿 “跑”出来的摄影报道。 (居杨)

施救人员在台南永大二路附近倒塌的一幢建筑上连夜施救(2016年2月6日摄)。当日凌晨,台湾南部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灾情。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张国俊摄)

【点评】这是一幅触目惊心的照片,在岌岌可危的断壁残垣中,救援人员冒险寻找生命迹象。对生命的敬重和漠视同样强烈地在一幅画面中得到呈现:这是一栋1999年已被判定的危楼,但历任台南市政府都没处理,且大楼倒塌原因不是天灾或不可抗力,而是建筑过程中有 “偷工减料”,致大楼倒塌后防务损坏加速、加剧,最终造成115人罹难。 (宋立东)

福建省霞浦县盐田畲族乡一处滩涂河道在退潮后呈现树木的形状 (2016年11月28日摄)。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姜克红摄)

【点评】这是大自然的神工,却不是寻常角度可以获得的作品。有赖不断发展的航拍技术,让我们有了 “天空之眼”,得以欣赏到如此瑰丽的画面。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在刊载这组稿子的时候评价说: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宋立东)

2016年11月16日,在北京首都机场, “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杨秀珠走下飞机。这是第37名归案的 “百名红通人员”。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殷刚摄)

【点评】 “头号嫌犯” “死也要死在美国” “逃亡13年”这些关键词让杨秀珠备受关注。这次回国投案自首,新华社记者记录下了从她走下飞机到办理各种手续的全过程,这张记录第一时间的照片是其中的佳作,镜头焦段运用得当,既保留了飞机上的 “American”字样表现事件背景,也能清晰呈现主体人物的身体形态,并适当交代了环境。 (宋立东)

2016年11月6日上午,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一男童不慎掉落约40米深的枯井,目前有80台挖掘机在事故现场持续开展救援工作。这是11月8日挖掘机在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王晓摄)

【点评】这不是传统意义的重大新闻,却因为自媒体的快速传播成为热点。107个小时,165辆作业车辆,500多人参与,为了拯救一个幼小的生命,现场的人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从这张照片,便可一览无余。 (宋立东)

向阳圩决口成功合龙后,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挥舞旗帜庆祝(2016年6月24日摄)。当日,在武警水电二总队官兵及当地施工人员连续奋战47小时后,江西鄱阳县古县渡镇向阳圩决口顺利合龙。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周密摄)

【点评】2016年汛期抗洪形势严峻,新华社播发了众多相关新闻图片。这幅航拍照片的长处在于对事件有全景式交代,对角线构图产生汇聚趋势,与合龙场景相得益彰,既吸引人的视线,又突出了主体。 (宋立东)

7月18日,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在北京宣布:中国空军近日组织了航空兵赴南海战斗巡航。这是空军轰-6K飞机在黄岩岛等岛礁附近空域巡航。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刘锐摄)

【点评】这不是一般摄影者可以获得的照片。面对这样的画面,读者除了感慨瞬间难得,更会有一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宋立东)

这是星空下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2016年6月27日摄)。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欧东衢摄)

【点评】有着 “超级天眼”之称的FAST将广泛应用于导航、定位、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成为我国跻身世界一流天文科学与自主创新技术提升的标志。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天眼呈现出别样的美丽,慢门的应用让星空拉出轨迹,烘托了主题,也让画面更显奇伟。 (宋立东)

一群金丝猴在神农架大龙潭的树林中行走 (2016年1月12日摄)。经过动物保护人员的多年努力,加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湖北省神农架金丝猴得到有效保护。目前,神农架金丝猴数量比1980年代最少时增加了一倍多。

(新华社 2016国内年度照片,杜华举摄)

【点评】得到这样一幅生动有趣的野生动物照片需要运气,更需要耐心。猴群行军般的队列、一致的表情让人想到摄影者在冰天雪地里经历了怎样的坚守。(宋立东)

2016年9月15日,第14号台风 “莫兰蒂”在福建厦门翔安沿海登陆,武警泉州支队新训大队官兵在泉州市洛江区双阳街道冒雨转移被困群众。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姜克红摄)

【点评】从审美上讲,这是一幅近似绘画的摄影作品:人物繁多,但每个人都在适当的位置,呈现各不相同的动作,有张力却又不抢镜。适当的补光让主体人物的面部得到清晰呈现,在灾害和这样的阵势面前,孩子目光清澈、表情宁静——眼前这群身着橄榄绿的叔叔,显然为他带来了莫大的安慰。 (宋立东)

2016年12月17日至22日 (从内至外)在北京拍摄的故宫(拼版照片)。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北京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吕帅摄)

【点评】确切地说,这是6张照片,以 “时间切片”的形式排列开,实现时间压缩,让读者从一个画面便可解读6天中同一地点雾霾的变化情况。作者没有采用常规的左右切片方式,而是别出心裁地由内向外排列,与画面主体建筑和谐统一。这种呈现方式简单直接,但拍摄过程中需要定时、定点、定参数,记者要为此耗费比一般新闻照片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宋立东)

2016年1月5日晚,科考队员通过小艇拉着驳船,往返于“雪龙”号与长城站码头之间,进行卸货作业。这是 “雪龙”号时隔两年再次到达长城站。

(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朱基钗摄)

【点评】这是一张会吸引人多看两眼的照片。既因为画面中的环境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都是毕生难得一到的地方,也因为作品的色彩、影调透出的神秘感让人想了解背后的故事。 (宋立东)

2016年6月24日,救援人员在盐城阜宁县陈良镇丹平村用担架转运一名受伤村民。6月23日14时30分许,江苏盐城市阜宁、射阳等地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陈良镇是损失房屋最多、伤亡人数最多、受灾面积最大的重灾区之一。(新华社2016国内年度照片,李响摄)

【点评】这不是风灾场景的直接表现,却有另一种感动人心、宁静庄重的力量。在这场近百人遇难的大灾面前,素不相识的人们伸出援手,将伤者扛上肩头。这也是一张技术层面的优秀作品,但在人性的光辉面前,所有这方面的评价都显得多余。 (宋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