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无人机新闻航拍接点“地气”

2017-03-15 08:04■杜
法治新闻传播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闻照片新华网航拍

■杜 蕙

给无人机新闻航拍接点“地气”

■杜 蕙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有记载的最早的军用无人机研发,发生在一战时期。如今,军用无人机的应用几乎成为军事强国在现代战争中的标配。近年来,随着GPS、芯片、通信导航等技术迭代加速,民用无人机迎来爆发式发展。

欧美主流媒体和学术机构对无人机新闻应用做了较早的探索和实践。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2012年至2013年开设了 “无人机新闻学课程”,后因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 “禁飞令”而 “夭折”。2014年底,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授权给主流新闻传播公司使用无人机。2015年6月15日,作为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国家队、主力军,新华网成立全国网络媒体首家新闻无人机队,开启了网络新闻报道的 “飞行模式”。随着各地无人机队的成立,以及新华网无人机频道的全新上线,无人机采集新闻已经成为新华网采编业务一项重要的创新性内容。

无人机为记者和受众打开 “天眼”

媒介即讯息,科技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无人机搭载相机升空,成为新闻记者视觉的延伸。航拍作品给受众带来独特的、震撼性的视角。无人机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为新闻记者和受众打开了 “天眼”。新闻报道中,无人机最重要的作用是突破了限制,不论是突破传统报道带来的视觉体验上的限制,还是突破在面临灾害、战争等现实报道环境上的限制。

首先,相比地面拍摄的传统视觉体验,无人机新闻报道的视觉体验全局性强,画面感更强,这种心灵震撼是无法用任何语言去描述的,受众可以像鸟儿一样俯瞰,更满足了人类的好奇心,新闻传播效果更无需赘述。在2016年荷赛中,新京报首席记者凭无人机航拍作品 《天津爆炸》获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这也让航拍摄影再一次登上世界新闻摄影的最高奖台。

作为国内第一家新闻无人机队,2016年新华网无人机队先后进行上海中环高架桥车祸事故、江苏龙卷风灾害、南方暴雨洪涝灾害等航拍报道。在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报道过程中,创新使用无人机航拍,并综合运用H5轻应用、图片、视频等全媒报道形态,全方位立体地展现暴雨灾情和救援现场,新华网先后发布40余组原创航拍作品,并被220余家媒体转载,并先后推出专题页面,H5系列轻应用 《暴雨!暴雨!——大写的姿势》 《暴雨!暴雨!——追雨的飞手》等。尤其是 《暴雨!暴雨!大写的姿势》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发布,十分钟内阅读量突破10万,网民纷纷为新华网无人机点赞。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人机能利用自身的优势突破报道环境的限制,特别是在记者们难以落脚的危险地点进行飞行追踪,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安全地报道突发新闻、灾难、战区情况。 “无人机是一个安全、及时、高效且价格低廉的采集及传播信息手段,能够让记者们远离潜在的危险。”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长露丝·穆尼 (Rose Mooney)在自己的发言中曾经这样表示。

新闻行业是个高风险行业,记者被看成全球最危险的十大职业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危险来自于报道环境的危害。无人机的运用可以大大降低新闻行业的危险程度,随着无人机的推广,不仅能做好重大事故,还有类似飓风、山火、农田受灾等自然灾害的报道,还能降低记者的危险系数,行业应用前景广阔。把这种前景扩展到新闻机构,无人机应用到新闻报道无疑就是一个更便宜、更灵活的选择。

随着技术的进步、相关法律的完善,无人机在给受众带来了更多视觉体验、增加传播效果的同时,在灾难报道、环境新闻报道,甚至是纪录片创作等新闻业的公共服务报道中的运用会越来越广。

要在深度上下功夫

在享受无人机航拍便利的同时,从新闻摄影学的角度,笔者认为,要给 “飞翔”的无人机航拍新闻接点 “地气”。新闻摄影是视觉的艺术,无人机航拍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要想走得更远,必然要在摄影的深度性和细节性上下功夫。

摄影大师罗曼·维希尼克说过: “摄影为人间的目击者,是一种报告性、记录性的工作,它要传达人性的课题,了解和关心是照片所要表现的重点。”因此新闻摄影反映的是受众的生活,是受众的苦乐哀愁。

题材从某种角度上说,决定新闻摄影的深度。无人机航拍新闻要在重大性和民生性上下功夫,否则过多的航拍美景,轻飘飘的新闻只能带给受众视觉感受,无法走进受众的内心世界。

无人机新闻在日常报道中的题材限制还是十分明显的。笔者就当前媒体航拍初步做了一个调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人机航拍仍以自然风景、建筑成就题材居多,重大新闻、民生题材较少。风景拍摄固然会给受众带来美好的视觉体验,但对于无人机新闻摄影来说,也反映了当前无人机在新闻采集方面对于新闻重大性、接近性、贴近性挖掘的不足。

在新闻报道中,无人机新闻航拍要想走得更远,眼下最有效的途径是发挥无人机航拍在突发事件、灾难报道、重大活动中的优势,并操控调整无人机空中高度,从不同的高度与角度,挖掘新闻的立体性。

携带无人机不是简单地拿起相机说走就走的报道形式,要受到环境、人员、技术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新华网在2016年的全国布局在逐步突破这种限制。截至2016年底,新华网全国31家分公司均已开展无人机航拍业务,并建立起一支全国范围的飞手、云台手无人机报道队伍。飞手均持有中国航空器拥有者与驾驶员协会 (AOPA CHINA)颁发的 《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机长合格证》。去年8月,新华网无人机培训学院的成立,通过专业化培养无人机操控人员,并在各地无人机中队间相互学习、借鉴,提升新华网无人机队的航拍技术水平和层次。

为建立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等无人机报道机制,完善无人机报道流程,提升新华网无人机队的业务水平,先后制定了 《无人机报道流程及标准》 《无人机报道发稿规范及素材提报标准》等规章制度,确立突发事件无人机应急响应报道流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

随着新华网无人机业务体系化布局的完成和无人机专业飞服行业的应用,在不久的未来,全国不论哪里有突发情况,新华网将同时协调好人员和设备,以无人机通信导航车为无人机报道队伍的移动工作平台,根据就近原则,第一时间派记者赶赴现场拍摄,并实时传输至报道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按照发稿规范向外界传播无人机航拍现场新闻事件画面。

把握好细节意味

一张照片表达得好与差,摄影者对细节的把握很重要。法国著名摄影家克劳迪·斯鲁本说过, “摄影不是工作,而是表达。”新闻照片真实、生动的细节往往是表现人物、事件和表达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不是每张新闻照片都有细节,但作为一张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好照片,却经常依靠运用生动感人的细节,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从而传递情绪,引起情感共鸣、升华主题。

有人会说,无人机航拍新闻本身就是为全景和场面而生,非要在新闻摄影的细节性上要求无人机航拍有求全责备之嫌。但无人机与之前执行航拍任务的直升机最大的区别在于,直升机多用向下的变焦镜头,而无人机更多的能近距离贴近景物和事物,尤其在低空和从地到空转换的拍摄。无人机可以航拍到一些有细节意味的画面,这些画面里新闻信息内涵都是丰富的。

新华网2016年的南方暴雨救灾的报道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新闻照片很多。如在《新华网航拍:湖北天门黄潭镇搜救现场》的作品中,这幅图片俯瞰抗洪战士用冲锋舟转移受困群众,仅仅能看到并排的冲锋舟、抗洪战士和受灾群众的身影,正是看不到他们的动作和表情才让真个新闻画面充满了想象力 (见图1)。又如, 《新华网航拍:抢险一线席地休整的武警官兵》的作品中,2016年7月13日晚,湖北省鄂州市长港镇车湾港闸州段发生管涌、漫堤险情,出现20米溃口。经过武警鄂州支队和武警128师派出700余名官兵连夜奋战,险情得以控制。14日中午,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在抢险现场附近的一处厂房里看到,在高温天气下,疲惫的武警官兵们席地而睡。整幅新闻照片表现的是席地而睡的武警官兵,画面冲击感很强,能让读者解读到新闻照片背后的故事 (见图2)。

图1

图2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新华网除了航拍有相对细节性的画面,还把航拍和地拍相结合。充分运用这两种拍摄方式的优势,把场面的大小,深度和细节结合起来。

总之,成为一个好的新闻摄影记者难,成为一个掌握了无人机摄影技术的新闻记者更难。用无人机拍出好的新闻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记者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磨练。

(作者系新华网无人机频道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新闻照片新华网航拍
读图时代报纸数码新闻照片档案管理
航拍巴彦呼硕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中自协、新华网、行者,共同发布骑行大数据报告
新媒体时代宽画幅新闻照片的拍摄探索和尝试
难忘的航拍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网络新闻照片特点及体裁浅析
新华网:杭州未来5年推3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新闻照片中的以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