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唯 张候云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广东 广州 510033)
电子政务软件成本度量现状及改进实施
雷 唯 张候云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广东 广州 510033)
电子政务软件系统成本度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对电子政务软件成本度量的原则、现状、评估实施步骤和总体调整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需科学地对成本进行评估,使得评估更加量化、科学、规范。
电子政务;成本度量;设计原则;实施步骤
目前,电子政务软件系统建设非常普遍,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软件成本度量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一直困扰着政务系统决策者,如何度量软件研发项目的开发成本成为一大难题。如何科学进行软件成本度量非常重要,关系到规范投入。2013年10月23日,工信部正式发布行业标准《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SJ/T11463-2013),旨在为度量软件研发项目的成本建立统一的过程和方法,能够为软件项目预算、立项审批、招投标、项目计划、变更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估算功能点方法。
为了确保软件成本度量的成果完整、真实、可信,我们须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原则:采集的数据要满足规格说明;要在有效值域内;数据信息必须是完整的;通过公式计算得来的数据要验证其准确性。
(2)同步性原则:确保数据采集者或使用者对度量数据的属性和描述理解是一致的。
(3)有效性准则:度量规则及度量值符合定义;度量定义或数据采集的方法要有明确陈述。
(4)经济性原则:系统要适当超前,同时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社会性效益。
(5)安全性原则:系统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应该全面考虑安全问题。
3.1 电子政务软件成本度量现状
软件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人们用“灯下黑”、“黑盒子”来形容软件开发过程,开发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使得软件开发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管理难度大。为提升软件管理效率,我们做了很多改进,但改善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这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思考。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都是按照主观方法进行成本度量,这些方法不准确、不规范、不科学。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方法是提升软件管理水平的基础,因此研究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3.2 电子政务软件成本度量改进方法
功能点方法是由IBM A llan A lbrecht工程师与1979年提出的,为了克服代码行度量的不足,开发出的一种预测软件开发工作量的方法。我国对功能点方法的研究开始于2000年,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功能点方法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及改进,已经逐渐成熟,并被纳入ISO14143标准系列,它共包含COSM IC、IFPUG、MkⅡ、NESMA及FiSMA五种方法,行业标准中这五种方法都支持。但在行业标准中,应根据需求的详细程度选择合适的规模估算方法。而在五种国际标准中,只有NESMA方法定义了三种应用场景以支持不同粒度的估算,因此如果使用行业标准进行早期估算(如编制预算、招投标),则应采用NESMA方法中的预估功能点或估算功能点方法。
目前在全球使用功能点方法的企业中,超过90%使用IFPUG/NESMA方法,而NESMA方法中详细功能点方法与IFPUG方法基本等效。
下面就如何采用NESMA方法中的估算功能点方法进行软件成本度量进行介绍。
估算功能点方法是当今比较流行的方法之一,从用户角度(业主)即业务视角度量软件规模,将系统分为数据功能和事务功能两大类,分别根据具体的规则来计算功能规模,进而计算出整个系统的功能规模。单位为功能点(FP),通过模型转化为成本计算,核算投资的规模。
在利用估算功能点方法进行软件系统度量的过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4.1 确定计数类型
首先应根据需求或项目的类型确定计数类型。计数类型分为三种:新开发、后期升级开发和已有系统计数。
对于新开发需求或项目,对预计(或实际)投产的功能进行计数;
对于后期升级开发需求或项目,对预计(或实际)新增、修改及删除的功能均进行计数;
对于已有系统,对实际的功能进行计数。
4.2 识别系统边界
从用户(业主)视角出发,识别系统边界,不受系统实现影响。识别系统边界后可以区分数据功能ILF与EIF,事务功能应穿越系统边界。
4.3 识别功能点计数项
功能点计数项分为事务功能及数据功能两类。其中,事务功能包括外部输入(EI)、外部输出(EO)、外部查询(EQ);数据功能包括内部逻辑文件(ILF)、外部接口文件(EIF)。
(1)事务功能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处理数据的功能,即本系统如何处理和使用那些业务数据(业务对象),如“汇款”、“更新白名单生成规则”、“查询转账记录”等。
(2)数据功能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满足产品内部和外部数据需求的功能,即本系统管理或使用那些业务数据(业务对象),如“客户信息”、“账户交易记录”等。
内部逻辑文件或外部接口文件所指的“文件”不是传统数据处理意义上的文件,而是指一组户可识别的、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因此,这些文件和物理上的数据集合(如数据库表)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4.4 计算未调整的功能点数
采用估算功能点计数,计算公式如下:FP=10×ILF+7× EIF+4×EI+5×EO+4×EQ
—FP:未调整的功能点数,单位为功能点;
—ILF:内部逻辑文件的数量;
—EIF:外部接口文件的数量;
—EI:外部输入的数量;
—EO:外部输出的数量;
—EQ:外部查询的数量。
4.5 计算调整后功能点
这里主要是考虑典型的软件因素,包括业务领域调整因子BD、应用类型调整因子AT、质量特性调整因子QR及规模调整因子SF等对功能规模的影响。
S=FP*BD*AT*QR*SF
—上述BD、AT、QR、SF取值范围为0.8-1.2;
—S:调整后功能点,单位为人时(ph)。
4.6 调整后工作量计算
AE=C*S
—AE:调整后工作量,单位为人时(ph);
—PDR:参考基准数据的功能点耗时率25百分位数、50百分位数和75百分位数,C取值分别为8ph/FP、10ph/FP、14ph/FP。
4.7 软件成本预算费用(含利润)估算
P=AE/HM*F+DNC
—P:预算费用,单位为万元;
—AE:调整后工作量,单位为人时;
—HM:人月折算系数,单位为人时每人月,取值为176;
—F:平均人力成本费率(包括开发方直接人力成本、间接成本及毛利润),单位为万元每人月;但不包括开发方直接非人力成本;
—DNC:直接非人力成本,单位为万元。
电子政务软件系统成本度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逐步引入《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科学地对成本进行评估,使得评估更加量化、科学、规范。在规模估算时,工作过程中还要注重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行业的基准数据库。在进行工作量估算时,应对估算的数据与行业的基准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这样才能使得度量结果更加准确。
[1]郭军华.我国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2]梅亮洁.电子政务的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3]GB/T 18491.1-2001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l部分:概念定义.
[4]卢文.武汉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5]蒋骁.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6]姚国章,胥家鸣.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趋势[J].电子政务,2009(12):7-9.
[7]杨昱.浅谈信息化行政服务平台的建设[J].江苏商论,2011 (18):84.
Discussion on the Statusand Implementation of CostMeasurement of the E-governmentSoftware
LeiWei Zhang Houyun
(Guangdong Science&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Center,Guangzhou 510033,Guangdong)
Costmeasurementof the e-government software is very importan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inciple,present situation,evaluation steps and overall adjustment of the costmeasurement of E-government software in detail.It puts forward thatwe should evaluate the costscientifically,so that the evaluation can bemore quantitative,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e-government;costmeasurement;design principle;implementation process
TP311.5
A
1008-6609(2017)06-0066-02
雷唯(1961-),男,安徽舒城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电子政务、软件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