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旭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浅谈护理学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秦小旭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1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经济市场化的冲击,医疗模式的中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医生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已被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模式所取代。临床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现阶段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护理;教学;对策
为符合临床的需求,护理实践教学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进。现就对现阶段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为护理实践教学与临床接轨和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临床护理观念的转变,新治疗方式的应用,新设备和药物的使用,均对护理操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院校使用的教材和基础教学内容尚不能根据临床需要及时的予以调整。进而导致教学与临床脱轨,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将现阶段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及临床护理操作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实践教学中的80项操作内容,已有7项在临床不再使用,25项由医生及医技人员操作。仍继续使用的仅有48项,且部分操作步骤已有改进。从而可以发现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相比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导致在不应用或不需要护士完成的学习中浪费了大量时间,而实用的新操作内容却未得到学习,直接影响其临床操作能力和护理质量。
现阶段护理实践教学仍以完成教材和考试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为主,而忽略了护理操作的实用性和临床护理操作的发展。教师及学生的观念保守,对不合理、陈旧的护理操作不敢质疑,按部就班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应变能力,影响临床护理的质量。如,教材中对铺床法和卧有患者床整理有“将叠好被筒的尾端折塞于床垫下或与床尾平齐”的要求,以达到整洁美观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样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且对下肢病变患者保持下肢功能位有一定的影响,而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其要求予以适当的调整。教学应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制定适合临床的护理方法,同时培养护士的应变能力。
护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仅仅是教会学生书本上要求的操作,要求标准、统一,而忽略了其实用性,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挥。因而采取的“教师示教一学生回示一分组练习”的授课模式,忽略了与患者沟通,语言技巧等临床重要环节的教授,不仅使学生难以适应临床护理,而且容易形成机械地的操作流程,无法满足临床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护理实操教学的考核变准仍以《护理技术实训考核标准》为准,其中技术操作占85%的分值,操作准备和用物整理占15%分值。其重点仍然是对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和熟练程度的考核,缺乏对实际应变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对患者的观察能力的考核,使得学生虽然考核合格,甚至考核获得了较高的分数,但其护理操作水平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无法达到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的要求。
实训场地有限、缺乏先进设备、指导老师数量少等实训资源的匮乏也是影响护理学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受实训资源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护理操作仅能进行一次,或需要课下练习,且无法接触到临床已使用的先进设备,直接影响其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进而影响实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护理操作质量。
在常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需求,增加护理人员实践技能的培训,让学生在实习前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具体内容包括:静脉输液、铺床法、导尿术、穿隔离衣、血压测定和记录、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肌肉注射、超声雾化疗法、生理反射检查法、肝脾触诊检查法、骨盆外测量、复苏术等操作,在常规要求操作规范、熟练、协调的基础上,带教老师应对沟通技巧,应变操作,注意事项等内容予以讲解,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多动手,或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有临床的感受,进而提升其临床操作能力和水平。
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的改进,要求护理实践教师必须转变执教理念。在掌握好传统教材要求的护理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临床护理操作的情况,并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予以调整,尽量缩小教学和临床操作的差距。树立以临床护理实践为目的,以患者为护理中心的新型护理教学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种理念传达给学生,使之确立明确护理的目的,从而为其护理水平的提升奠定思想基础。因教师的理念在护理实践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对其执教理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因护理实操内容相对枯燥,学生易懈怠,操作不积极,甚至逃课。因此树立学生纪律观念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均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应于实践教学前通过发放资料,签署协议,会议强调等形式将实操教学及临床实习的纪律要求和目的传达给学生。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现状的纪律和要求,如不准迟到,早退,请假需写请假条,经专人批准;临床实习时需明确学生的法律身份,要求学生所有的护理操作均需在护士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以防引发不必要的争端。为学生实践学习和实习奠定纪律基础,以保证其学习顺利完成。
传统的考核方式仅能反应学生护理操作的规范和熟练程度,无法完全的反应学生对护理操作的认知和理解,不仅不利于临床应用,而且影响对操作方法的改进。因此在实践教学的收尾阶段实施双向反馈制度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和护理方式、操作方法的不断更新,临床护理操作与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总结护理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对实操教学质量和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价值。现阶段临床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操作的规范和熟练,而对其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特殊情况处理能力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改变护理实践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本研究对现阶段护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护理实践教学理念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均具有参考价值。
[1]刘静.浅谈中职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5,26(02):236-238.
[2]张凤,江彩冰.浅谈新时期护理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3):384-385.
[3]孔令磷,程梦琳,饶玉霞等.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5(1):157-159.
R035.32
A
1672-5018(2017)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