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学徒制作为密切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有效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在阐述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及主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对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提出政策建议和改進完善的保障措施: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各方权益;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协调;设立专项基金,提高多方参与热情;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体氛围。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叶立生(1961-),男,江苏泰兴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学徒制副会长,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基于食品产业链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教职成厅函〔2015〕29号),主持人:陶书中。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45-05
面对“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环境,面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契合了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的要求。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学院”)以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契机,通过学习借鉴、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进行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效。
一、学徒制的历史传承与时代要求
学徒制作为古代较为典型的职业教育形式之一,它伴随着手工业兴起而发展,曾经在技艺传承、产业振兴和社会进步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我国针对失业人员开展的学徒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劳动人民的就业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学徒制一度被冷落,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逐步取代传统学徒制,成为职业培训的主流形式[1]。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挑战新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学徒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德国、瑞士、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对传统学徒制进行改革,融合现代教育的优势,创新发展了现代学徒制。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作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具体的任务措施中提出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征及主要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的学徒培训同现代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方式,由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通过校内知识学习与企业学徒培训“工学交替、亦工亦读”方式共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形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政府主导,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参与,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与功能;二是有着明确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并通过规范的教学标准和评估体系开展考核,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师徒关系并非传统学徒制的一对一关系,可能是一师多徒、多师多徒,也可能是团队型的师徒关系;四是有着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的责权利明确清晰,体现了现代学徒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征
1.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中,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徒培养的责任。其中,学校的专任教师承担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企业的师傅担负着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企业一线现场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对学生的技术技能积累。
2.学生和学徒双身份。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对象,在学校进行知识学习时是学生,在企业由师傅带领着实践时是学徒,身份“双重”。这样,一方面学徒在企业实践时享有企业薪资津贴待遇,对接受企业的培养有着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合作企业也更加愿意、更加主动为学徒培养投入资源。
3.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校企双方根据学徒培养目标,择优确定专业教学团队,组建“教师+师傅”的双导师教学团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对技能的要求,部分课程教学以学校的教师为主,部分课程教学则以企业师傅为主。
4.学校与现场双基地。“做中学,学中做”是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核心学习方式,学习者不仅以学徒身份在生产一线学习,还以学生身份在学校学习,这样学习的技能及知识就能紧密贴合岗位实际和发展需求。同时,学习时间不再安排为固定的上课时间,而是根据生产需求和实际,可能是白天在生产一线实践,晚上或周末针对岗位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5.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双考核。考核强调的是课程学习及实践过程的双元考核,不再注重单一的结果性考核,考核的内容既包含团队的协作、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也包括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等各个方面。
3.毕业证书与任职资格证书双融通。经过考核达到要求的毕业学员,学校将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企业则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的能力。
(三)现代学徒制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以往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主要身份是学校的学生,企业大多只从生产和成本的角度给学生安排实习岗位,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理想。在现代学徒培养过程当中,企业也是育人的主体,必然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合适岗位,主动安排有经验的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加强对学生企业实践过程的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企业实习质量。
2.有利于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紧密对接。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归宿点是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展现代学徒培养,将按企业的需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充分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接触和使用最新的设备,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最大程度地促进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对接。
3.有利于调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学徒培养中,对于企业实践时的员工身份,将促进企业提高自身责任感,保障学徒的合法权益和工资收入[3]。此外,当学徒完成培训通过考核,即可获得在全国通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拓宽了学生未来就业范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2015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列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一年多来,学院食品加工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幼儿保育(婴幼儿营养方向)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制药设备应用技术方向)等4个试点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抓住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这个关键,积极探索,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机制
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和合作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担任组长,设置跨校企、跨部门的办公室、教学组、保障组和联络组等4个专门工作机构,负责试点专业的招生招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进程安排、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管理和联络工作。申报成功后,学院牵头合作企业出台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在招生招工、师资配备、教学安排、基地建设、学生(学徒)权益维护保障等方面,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目前,与之配套的“试点学生(学徒)管理制度”“试点学籍管理规定”等规章正在制定和完善中。与此同时,学院设立试点专用帐户,按每年每专业10万元划拨试点经费,并将试点专业的专业建设费、师资培训费、学生(学徒)企业实习费等纳入统一管理,促进试点取得实效。
(二)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
选择合作企业是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第一步。2015年7至8月份,学院依托江苏食品职教集团,在以往“订单班”“厂中校”等培养模式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行业背景、发展需求、学徒培训能力、校企合作基础、专业匹配度等因素,遴选了江苏大喜来食品有限公司、吴江宾馆、天津路小学幼儿园、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省内大中型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合作企业。
根据“实施方案”和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求,结合2015年学院招生实际情况,校企商定在2015级新生中遴选“现代学徒”,也就是在招生的基础上招收学徒。校企联合制定了招生(招工)标准及办法,明确入选条件、培养途径、学费优惠等内容,确定招生(招工)规模。学院组织4个试点专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现代学徒制宣传,接受学生报名,合作的企业直接参与面试,根据学业考试成绩、面试状况择优录取,这些学生(学徒)即成为该企业的“后备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2015年12月底,食品加工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幼儿保育和机电一体化技术4个专业都成功组建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共计5个班109人。
(三)签订三方参与的培养协议
为了明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学校、企业、学生(学徒)三方的职责、义务,维护三方权利,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环境,按照专业特点,结合企业人才需求,遵循学生成人成才规律,牵手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商定协议条款,明确三方责、权、利:
1.学校。主要负有牵头设置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培养企业教师队伍、评聘企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发放企业指导教师经费等方面的职责,同时享有与企业一起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人才标准制定、考核评价、管理教育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2.企业。主要负有向学校、学生准确告知企业状况及岗位人才要求、配合学校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委派优秀技术骨干担任师傅、全程培养学生(学徒)、为学生(学徒)提供安全的工作实训条件、与校方合作编写教材等职责,同时享有校企合作研发成果、考核评价学生(学徒)、优先录用考核合格学生(学徒)、支付学生(学徒)准员工补助等权利和义务。
3.学生。主要负有遵守校企两方规章制度、接受和服從校企双方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参加学习和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享有“学院章程”赋予的在校生所有权利,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享受保险和津贴补助。
学院分专业组织了三方协议签定仪式和开班典礼,校、企、生三方签订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协议书。
(四)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现代学徒制“六双”特点,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企业个性化的人才标准,并按照企业岗位要求采用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采用了“全面对接、四段递进、角色转换”的“1+2”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对接”即学校与企业全面对接进行人才培养;“四段递进”即学生(学徒)三年中分别经过岗位认识实习、顶岗实习、轮岗实习、定岗实习四个递进式培养阶段;“角色转换”即经过在学校一年、在企业两年的“1+2”培养训练,最终实现从学生(学徒)向员工的角色转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采用了“课堂厨房一体、理论技艺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课堂厨房一体”就是指分别在“校中店”“店中校”采用“1.5+1.5”两段培养方式;“理论技艺并进”就是培养中强调理实并重,使学生既具有毕业即就业、上岗即顶用的能力,又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幼儿保育专业采用了“学训交替,协作育人”的“4+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每周4天在学校学习,1天在幼儿园实训,园校全过程共同育人。机电一体化专业采用了“工学交替、在岗培养”的“1+3”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现代学徒制班对接3个企业,学徒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工学交替方式完成学业。
(五)联合组建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
学校与企业优选校内专业骨干教师及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现代学徒制师资团队,负责理论及实践教学。
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制定并实施了“互聘共用、双向培训、共同育人”的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培训计划;在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校企共同拟定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方案,制定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成立“现代学制导师库”和“现代学徒师傅(导师)库”及专门指导委员会;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学院实施“一师双岗”制度,实施师资队伍“三提升”工程(教学水平提升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践技能提升工程),保证试点师资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
(六)“双师”联手构建课程体系
校企老师(师傅)双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配置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确定了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中心的设置课程原则,努力构建适合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引入行业规范和标准,形成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完全学分制课程体系。即:结合企业岗位素质要求,确定素质和素质拓展课程(基础课程),赋予课程特定学分;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关键技能课程(核心课程)、职业资格和技术证书课程(双证互融和岗位迁移课程),赋予课程特定学分;校企制定和启动了共同编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立体化教材的计划,共同开发核心课程资源。在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校基于核心岗位及能力要求,重点进行职业能力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开发工作任务导向和兼顾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教材。在幼儿保育专业,学校则按照园方需求和“幼儿教师(保育员)专业标准”来设置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企共同重构“岗证融通”课程体系,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学校教学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养成教育,企业教学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教育,将企业生产任务经过教学设计,转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培养课程。
目前,食品加工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幼儿保育(婴幼儿营养方向)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制药设备应用技术方向)等4个专业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18年将迎来第一批“现代学徒制”毕业生。
四、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对策方略
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对遇到的一些掣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对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提出政策建议和改进完善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各方权益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我国处于起步试点阶段,现有的关于现代学徒制的规定大多是国务院、教育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近五年出台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各方权益和义务缺乏明确的法律约束规定。例如,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最大动力是毕业学徒留在本企业工作,提前做好人力资源储备,但实际上,毕业学徒是否愿意留在培养企业工作有较大不确定性,现有的法规对毕业学徒留在培养企业工作无明确约束条款,“为他人做嫁衣”成为经常性现象,导致推进现代学徒制“校热企冷”。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在某些背景方面和英国很相似,都需要政府大力推进、法律给予保障。政府需要加快制定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给高职院校、企业以明确可依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4]。明晰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权利,明确学徒的权益保护以及毕业学徒必须留在培养企业工作的年限等等,确保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学校、企业及学徒等各方都能服上现代学徒培养“定心丸”。
(二)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协调
目前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中,尚未建有全国性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监督专门机构,行业协会也没有充分发挥沟通政府、学校与企业关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推进。我国可借鉴丹麦成立国家和地方职业教育委员会等经验做法,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起相应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解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参与企业、学校、学生等各方利益关系[5]。同时,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在推进现代学徒制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赋予行业协会足够的职权和义务,支持和鼓励行业协会参与职教体系构建、人才标准制定、产教融合项目运作等方面的工作。
(三)设立专项基金,提高多方参与热情
现代学徒制中,企业是培养主体之一,从成本的角度来说,需要承担企业师傅薪资、学徒津贴和设备、原料损耗等方面的成本。教育部首批试点现代学徒制项目,到目前尚未有明确专项经费标准,企业不太愿意自行承担相关费用,再加上企业担心培养出来的毕业学徒跳槽到其他单位,导致培养学徒的企业出工不出力,造成现代学徒培养还处于浅层次的状态。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做法,建立“现代学徒制”专项基金投入机制,经费由政府拨款或稅收抵冲减免组成,采用商业化的拨款方式,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徒规模数量和培养质量,以合理的生均经费标准投入给予培养企业和学校资助,这样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和投入顾虑,企业也更加愿意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体氛围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与现代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现实的情况是高职院校对此有着较高的认识,企业认识不足,外加企业对于自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政府应进一步大力宣传和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充分认识现代学徒制对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最终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推进实施[6]。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也要狠抓服务企业的水平和能力,在服务企业中增强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推动现代学徒制更好地服务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更好的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
参考文献:
[1]王琳.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上)[J].中国培训,2015(1):54-56.
[2]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es/moe/s7055/201409/174583.html.
[3]孙佳鹏,石伟平.现代学徒制: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的良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14-18.
[4]钱峰,张玲.“现代学徒制”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6(8):88-90.
[5]薛胜男.现代学徒制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J].教育与职业,2014(24):9-11.
[6]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45-50.
责任编辑 王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