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之心

2017-03-15 14:25闫阳
青春岁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孟子

【摘要】孟子人性论中关于道德的论述除了“存心养性”的道德理性内容之外还存在着关于“情”“欲”“乐”的道德情感表述。孟子从道德情感在“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情境中的当下呈现为依据,将道德之心落实在道德情感的基础上,并且对道德情感做了“欲”“乐”两方面的论证。前者是道德的动力源泉,后者是成就道德所带来的幸福配享。两者互补,最终归落在“性”的命题上,构成对“尽心知性”的圆满论证。

【关键词】孟子;道德之心;道德情感

孟子的“性善论”是孟子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并且是儒家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人性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和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中的人性论哲学。因此,对孟子“性善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孟子直截了当地将人性定位为先天的“善性”在后天的具体化表达,以“善”言性,极大地提升了人作为道德主体地位和道德生命的价值意义。这与孔子“人能弘道”的道德自觉意识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孔子思想的重大发挥。尤其独特的是,孟子创造性地给出了以“情”显“性”的“性善论”证明。“情”在孟子哲学中包含着“欲”和“乐”的双重内涵。“欲”表达了道德情感所包含的使德性成就自身的内在动力,“乐”则说明了“欲”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心灵的圆满和境界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善性”的完成。可以说,孟子所开创的以“情”言“性”的道路是中国哲学的历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一、道德情感与道德之性的关系

孟子关于道德之心的說明集中地表现在“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的文段中: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理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在这段论述中,孟子明确地将“恻隐之心”等情感作为区分“人”与“非人”的根本标准。换言之,“恻隐之心”就是人本性之所在。这个本性包含“仁义礼智”四个部分,也就是孟子所言的“性”。在孟子这里,人性就是道德。道德的完成,也即“性”的实现,当然依靠“存心养性”“择善固执”。但除此之外,自道德情感中发育而出的道德之性也包含着来自于情感的原生动力,主要包含“欲”和“乐”两个内容。

“欲”在孟子这里一分为三,各有其来源。口体之欲来自于“命性”。孟子只以“善性”论心性,“命性”并不包含于孟子哲学中“心性”概念中。智力之欲来自于“假智”。“假智”是耳目之官假借“神性”之智接引于物而产生的认知,同样不属于道德之心。但道德之欲产生于道德之心。没有道德之心,人不会产生道德欲求。可以说,道德欲求是道德之心自身所拥有的外向性动力。它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来推动道德之心的生长。

“乐”是道德欲求的产物,是道德欲求经由人的行为被实现,从而使道德之心得到丰富之后,道德之心内部产生的幸福感。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里的“万物皆备于我”应该放在道德的视角下看待。人的道德实践活动既包含自身的“明德”,也包含向外的“成物”,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缺一不可。换言之,只有在与自身之外的人、物相对待的过程中,道德才得以显现。所以道德包含了对人与物之间关系的界定。当一个人完全地实现了自身的德性,“反身而诚”时,他与万物相往还的一切活动都是合乎自身内在的德性要求,也就是“万物皆备于我”。而“乐”就是德性实现状态下心灵的圆满和境界的提升。因而它必须被包含于道德之心中。孟子关于“仁义礼智乐”五实的表述也很明确的把“乐”与“仁义礼智”四善端划分在了一起。

二、“欲”、“乐”、“性”的上下层次关系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对孟子这句话进行解读,首先必须澄明两个问题。

第一,“乐”是道德之欲的产物,不应独立于道德之欲之外。而且孟子在这段话中的“欲”只谈到智力之欲,“广土众民”。所以,我们应当顺着孟子的思路,将“欲”进行拆分。在这段话中,“欲”字仅包括第二层及以下的智力之欲和口体之欲,第三层的道德之欲则被孟子单独摘出来。并且为了便于和前两层的“欲”进行区分,孟子用了另一个说法“乐”来指示它。所以这段话中的“乐”实际上就是指道德之欲。

第二,“乐”的内容是“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从表面上看,它好像与“广土众民”没有实质的区别,而且也不涉及道德领域。但实际上,“乐”的内容的确是道德行为。关键在于对“中”和“定”的解读上。“中”的意思应当是“守中”,即“执守中道”。“中天下而立”的意思就是:君子立身以守天下中道。这个中道就是中庸之道,它不是调和取中,而是因权而变,不偏执一端。“定”字字面义解释为安定没错,但我认为应当作深入一步之讨论。“定”字深层意义应当解释为“居天下之广居,由天下之正路”。“天下之广居”是“仁”,“天下之正路”是“义”。所以,“定天下之民”意思就是,是天下人“居仁由义”。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在来看这段话,就简明许多。孟子将道德情感与道德之心放在一起,做了这样的排序。前两层的“欲”来自于道德之心以外,它们合在一起,是最底层。但它们确实对道德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不能将它们忽略。然后是道德之心内部的道德之欲和由此产生的“乐”,这是第二层。最高层就是道德之欲赖以产生的道德实体:“仁”“矣”“礼”“智”四端。这四端是孟子理论的基础,是整个道德领域的核心。孟子甚至认为,这四端是“分定”的东西,不增不减,“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因而它们就是道德本身。

可是,如果善性是“分定”的东西,不增不减,那么它还如何生长或消磨呢?这两个说法是不是矛盾呢?答案是不矛盾。善性是“分定”的东西。所谓的“分定”,指的是“性分”已经确定,它的内容只有“仁义礼智”,不论什么样的行为和外部环境,都不可能让人在此四端之外产生别的善性,也不可能让人缺失某一善端而另外三端俱存。但善性的生长是四端自身的壮大,“以其所仁达之于其所不仁,人皆有其所达之于其所不义”,四端的内容不断丰富,而不是再四段之外另有新的德性。善性的消磨则反之,是四端内容的枯萎而不是种类的减少。如果“善端”磨灭,那么一定是“仁义礼智”一同消亡。而那样的人也就不再是“人”,而是“禽兽”了。所以,在“人”的概念范围内,“性分”是确定的东西,而且并不妨碍四善端的生长或消磨。

总而言之,在仔细考察了孟子“性善论”中道德情感的内容及其与道德之心的关系之后,我认为,对孟子“性善论”的理解应当分为两层。第一层就是道德本体——为善之心。我心有善端,并且可以为善。但这解决不了我为什么应该为善的问题。因此在为善之心之外,必须存在着另一个东西。它的任务就是弥合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断裂,为道德实践提供依据。这个东西就是被西方哲学摒弃,却在孟子道德哲学中得到彰显的道德情感。西方哲学把情感排除出理性之外,因而道德实践缺乏动力。但在孟子这里,他只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在这里,关于反身而诚有三个“为什么”的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反身而诚?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反身而诚是为了什么,即反身而诚可以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什么作用。答案是,反身而诚可以尽善。第二,为什么要反身而诚?这個问题的实质是,为什么反身而诚可以尽善,即反身而诚可以尽善的依据是什么。答案是,“万物皆备于我心”。第三,为什么要反身而诚?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为什么应该为善,即我为善的动力是什么。答案就是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我为什么应该有道德?因为道德是我所欲,满足了道德之欲,我会“乐”。

每一个层次的“心性”中都潜藏着一个“欲”,它是人进行追求的内在动力。每一个“欲”都会催生一种相应的情感,按其高低顺序依次是幸福感、成就感和满足感。随着“欲”的层次逐渐上升,这种情感的力量也随之增强。譬如,人追求学业事业上的成就的力量一定比追求肉体上满足的力量要大,有时候甚至可以暂时牺牲后者。当这种情感上升到道德情感的层次时,就会产生孟子所说的“沛然不可当之”的强大力量。这个力量的来源就道德之心中的“仁义礼智”四端。人人固有的善端确保了人具有对道德的最高追求,从而产生了道德之欲。道德之欲得到满足时的“乐”则推动了道德的实践。因而我们可以说,道德之心确保了道德情感的存在,道德情感则确保了道德之心的发用成为必然。西方哲学因为将情感排除出了道德领域,因而陷入了“道德何以是必然的”问题中不可自拔。而孟子哲学则为这个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

三、总结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还原出孟子道德领域的整体结构。从横向上看,主体是三分的人性,伴生三分的欲求。从纵向上看,核心和主体是人的道德之心。这一部分包含两个内容:道德之性即善性,道德欲求和“乐”即道德主体的内在诉求。道德之心以外,存在了对道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的两种东西:由假智引发的智力之欲、由命性引发的口体之欲。三层人性和与之相关的三层欲求,以及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孟子道德主体的重要内容。它的生长和当下呈现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各种道德行为,也决定了人在道德方面的不同道路和行程。

孟子是“性善论”的先驱。在战国时代混乱的大背景下,他极力地拒斥杨朱、墨子、世硕等人的人性论,顺着孔子的理论向前拓展,高度地弘扬人性中的德性价值,这是尤为难能可贵的。他以这种方式唤起人对自身德性的终始,激发人向善的动力。他的思想不仅在两千年前的时代具有重要意思,而且在当代的社会,对于改善社会状况,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11,01.

[2] 杨泽波. 孟子性善论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6.

[3] 董洪利. 孟子研究[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10.

【作者简介】

闫阳,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孟子
杯水车薪
柔软生活
磨刀不误砍柴工
沙夫茨伯里之德性观探微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
思想品德课中的导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