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粮食检验与储备粮的质量管理

2017-03-15 10:14吴立峰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期
关键词:质量监管质量管理

吴立峰

摘 要:粮食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粮食质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粮食检验队伍逐步构建完善,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粮食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和粮食的检验方法。粮食检测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准确性很强的工作。它具有法定的性质,要求检测结果必须准确,检测人员要具有良好的素质、高度的责任心,检测结果失误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企业在国际国内的质量信誉。

关键词:粮食检验;粮食储备;质量监管;质量管理

粮食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粮食质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储备粮的仓储管理和质量管理更需要不断地强化专业标准、提升新的检验方法、检验能力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保证仓储粮食部发生品质变化,充分适应市场要求。

1 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意义

通过对粮食质量的检验,可以有效的把握粮食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确定粮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霉变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避免,保证人们使用的粮食产品安全,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粮改后的粮食经营多元化、市场化,一批又一批新的粮食经营企业不断兴起,有的经营者不懂粮食检验,不设质检部门,不配检验员;有的虽然安排了检验人员,但没有从事过粮食检验;较高素质的粮食检验人员非常短缺,从而在粮食经营流通中形成了粮食检验薄弱环节,粮食收购入库第一关把不严,入库粮食品质不清,储藏期间不懂检验、不做检验,有的出现坏粮,交易的粮食质量模糊,加之国家质量监管不够,常有纠纷产生,给经营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给国家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当前粮食流通体制下的粮食检验工作现状亟待改善。

2 我国粮食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粮食质量检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粮食检验工作的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还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2.1 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

粮食入库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进行储藏,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含水量、杂质量、硬质率等指标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入库,这样才能保证入库后不出问题,或是减少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理论上的结果,检验的合格率大打折扣,影响了粮食质量,使粮食在储存中发生霉变、腐化等现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阻碍粮食检验达标的因素多种多样,因为粮食的采购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而生产粮食的多为个体农户,一体化的机械收割提高了生产效率,省去了传统农业收获中如脱粒、装袋等步骤,节省了时间,但是也给粮食的检验工作带来了困难,因为机械脱粒后会增加粮食的有机杂质,因此难以检验质量。粮食收购来源不同,粮食的品种、成色等也不尽相同,这增加了粮食检验的工作量,也给粮食取样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一些粮商为了经济利益,将不同质量的粮食分层装袋,在粮食检验中不能挑出有代表性的样品,造成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入库后粮食常常出现问题。

2.2 粮食流通环节管理存在突出问题

现阶段,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粮食市场也在逐步的改革,粮食产业逐步实现了市场化与多元化,粮食流通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在利益的驅动之下,很多人忽视了粮食检验工作,不能对流通的粮食进行科学检验,这就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甚至有些粮食经营企业没有设置质检部门,粮食检验工作在实际的流通过程之中形同虚设。

2.3 质检机构网络亟待健全

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部分粮食质检机构受体制改革的影响,或归并,或撤销,就是存在的也因仪器设备老化,维护、更新费用不足、业务经费缺乏保障等原因,造成技术人员流失,质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新成立的质检机构也受经验、技术、设备和人员的影响,满足不了社会对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及地区都配置了中心化验室,除了配置了专门的设备及人员外,有些加工企业也都设置了相应的机构,形成完整的质检网络体系,基本可以实现每批粮油检测的安全,市场开发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粮油质检工作被弱化,导致质检人员流失严重,很多机构被撤销或合并,完善的网络被解体,粮油质检机构数量逐渐减少,同时具备相关检验专业资格的人逐渐减少,严重制约我国粮油检验工作的发展。

3 如何加强储备粮的质量管理

对正常储存的粮食进行质量检测,一方面可以利用检测数据对粮食质量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指导粮食收储和合理应用储粮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储存条件、不同储存方式、不同仓型、不同粮食品种储存期间品质变化规律的技术研究,根据粮食质量数据变化调整储粮技术应用实施,保证储粮质量符合绿色要求,使质量检测为优化储粮技术服务。

3.1 建立适应新时期科学储量标准

大量事实证明,储备粮的质量是安全储粮的基础,是满足国家粮食需求的前提。以往,在粮食供销存和加工等环节的中,我们在重数量前提下,对粮食的质量的检验更多的是只是从容重、杂质、水分、生虫、发霉等这些外表方面上加以判析,要求水分和等级符合要求,然而,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其储存和食用品质及其变化上,这样很容易出现因储藏粮食的食用和加工品质差,销售困难,更严重的是造成大量囤压或品陈化的现象。所以,上述表面的质检工作已经不再适应中储粮管理的要求标准,必须通过科学地分析和严格的掌握粮食的品质变化,有效合理地指导轮换;应用科学的保粮方法延缓粮食的陈化反映,力求保持粮食的食用品质、种用品质和加工品质。

3.2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新时代经济上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而未来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竞争是生物上的竞争和粮食上的竞争,以政策为引导,切实抓好科学储粮工作。原来的生产技术落后,粮食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很难有更高的要求,只能满足人民的温饱问题,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粮食的产量有了大幅提高,品种也越来越丰富,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日益提高,这就对粮食的品质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要注重品质、口感、营养,所以粮食存储也要改变过去的标准,更要注重粮食的品质问题,要深刻理解储粮的重要性,把科学储粮当成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一方面鼓励农民种好粮、卖好粮、卖精品粮。另一方面也要对储粮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及指导,明确职责,严把储粮的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的粮食入库,并严惩工作的中失职行为。改变老观念,树立新思想,跟上时代步伐,要以粮食最佳食用品质和用途,以及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为管理目标而不懈努力。

3.3 推动检验技术的提高

在有效提升粮油检验工作质量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检验技术以充分的重视。首先,粮油检验机构应该将农业高效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有效对接科研发展和检验实践,使农业高效的科研成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生产力转化,同时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农业高效的科研工作;其次,加大支持粮油机构人员科学研究的力度,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粮油检验科研成果以一定的奖励,从而将广大粮油检验人员的科研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3.4 加强粮食品质和内在成份检测

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已从解决温饱的初级阶段向追求营养和品质方向发展,粮食产业已经开始向深加工、精加工和优质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粮食检验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依靠感官及物理方法来检验已无法满足现在粮食检验工作的需求,也无法很好的掌握粮食的质量。在粮食检验工作中常规的检验方法主要是对水份、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进行检验,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的需求,所以各种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的检验也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这些元素虽然在粮食中的含量较少,但其对人体的作用却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在粮食检测中,要针对不同的品种、不同地区对其内在成份进行分析检验,从而确定出营养价值高,对人体健康更加有益的优质品种。从而根据营养价值和人们的喜好还适当的调整当地的粮食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检验工作是需要不断加强和发展的工作,在实践中要结合不同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其检验技术水平,社会在快速的进步,市场上的粮食产品也发生着较快的变化,所以粮食检验工作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3.5 构建绿色储粮新体系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卫生指标的检测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确保食用安全是国家法律的要求。各仓储部门应该积极推行低温储藏,竭尽全力避免虫害滋生,减少熏蒸残留,达到绿色储粮的要求。对仓储部门来说,粮食的质量体现的不只是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程度,更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生命力。伴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粮食品质很有可能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检验人员不断学习研究、提高专业检验和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探索防治粮食品质陈化劣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确保粮食品质的前提下,使存储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粮食的损失,加强粮食品质检验工作,让粮储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管理同步发展。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储备粮的仓储管理和质量管理更需要不断地强化专业标准、提升新的检验方法、检验能力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保证仓储粮食部发生品质变化,充分适应市场要求。

结束语

作为粮食工作的基础,粮油检验工作的政策性与社会性较强,一旦质量出现问题,除了会造成经济损失外,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粮油质量检验水平,加强每个环节的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安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2]沈朝,黄海涛,李家勇.浅谈加入WTO对粮食检验工作的冲击及其对策[J].粮食仓储科技通讯,2003(3):6-7.

[3]周喜满.谈县级粮食检验机构进行计量认证的作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7(03).

[4]彭降龙,彭新凯,钟奔涛.粮食储存品质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J].监督与选择,2006(06):21.

猜你喜欢
质量监管质量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