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颖
【摘要】教学是师生间的一种交往活动,英语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从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及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师生关系 和谐 构建
众所周知,教学涵盖了两个重要的方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课堂又是这两者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的吸收中。要想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课堂这一载体中有效的相互作用就需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努力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和谐师生关系是如今我们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个人的舞台。它同时也属于我们的教学主体—学生。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在一种平等的地位上,在情感上彼此相互尊重、互相接纳,与此同时课堂的气氛是民主、和谐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上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和谐师生关系的促进下,内心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从而主动的接受新知,并能够将新学的知识主动用于生活中,品尝到主动学习的快感。另一方面,教师用真实的自我面对学生,流畅、自如的传授新知,和学生愉快、有效的进行互动。
二、在英语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
1.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要想在英语学习中有所成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持之以恒,永远都对英语学习充满积极性。然而,这一点对于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而言却是很难做到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的主阵地—课堂,來保持学生的动机,在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用有效地课堂教学活动,适当的教学用语来引导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使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在不断地听、说、读、写的练习中巩固、加强及提升。为了达成这些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会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当师生关系于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的时候,学习者会过分束缚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从而会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话,学习者会乐于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课堂活动才会进行的流畅、自如。
3.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传统的师生关系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僵化,迫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成为一个不断地受灌输的机器,而不是一个会思考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的个体。
三、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 课堂教学要松紧有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放下自己的威严,如果教师完全放下威严,学生就会慢慢放肆,课堂就会慢慢变得混乱。混乱的课堂永远也绝对不会是一个和谐的课堂。
这时,就需要教师掌握一个“度”的问题。要掌握好这个“度”,教师需要在前期的课堂教学中制定一个学生的行为的准则,让学生明白他何时可以“松”,而何时应该“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何时该严格的遵守课堂的纪律。Harmer告诉我们英语教师:我们可以和学习者一起制定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行为的准则。这种方式会更加的民主,更有利于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
2. 教师要能够灵活的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教学实际转换自己的角色,从而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并且运用语言。
当教师要求学生用固定的句型来编写对话的时候,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controller)”;当教师帮助学生及时纠错的时候,教师是课堂的“评价者(assessor)”;当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是一个“参与者(participant)”;当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给予解答的时候,教师又是一个“资源的提供者(resource-provider)”。当然除此之外,教师还扮演着组织者(organizer)、激励者(prompter)、引导者(guide)等各种各样的角色。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实际,为自己的学生扮演不同的教学角色,课堂才会是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
3.英语教师要以爱为基础,充分的信任、理解、尊重自己的学生。英语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要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英语并非他们的母语。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首先,教师要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
其次,教师要能够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要努力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在课堂上展示出的有特色的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论题,但是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通过课堂这个载体来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
参考文献:
[1]How to Teach English[M].Jeremy Harmer Posts&Telecom Press.2011.1:188-189.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68-88.
[3]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