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全顺
摘要:资产与费用是会计的两大核心要素,二者在确认和计量上存在明显区别和紧密联系,但是随着我国新准则的实施,资产负债观理念深入推进,会计要素动静态转化趋势明显,资产和费用区别日益缩小,联系更为紧密,为满足未来对二者的确认和计量,亟需快速提升我们会计人员的判断估计能力,客观上也推动了财务业务一体化。
关键词:资产;费用;趋同;模糊;实质;融合
一、资产与费用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二、资产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首先资产是一个时点概念,属于静态会计要素;费用是一个期间概念,属于动态会计要素。其次资产具有明确的计量对象,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而费用则不然,一般不具有计量对象,或者计量对象虚化。再者根据会计分期,依权责发生制原则,资产跨会计期间存在,属于渐进性消耗;费用则在一个会计期间配比消化,属于一次性消耗。最后资产计价方式种类多、形式复杂,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市场价值和现金流量现值等,计量考量因素偏外向性(外部市场因素);费用计价方式则比较简单,计量考量因素主要是内部因素。
(二)联系
一是资产和负债在具体业务处理上,都属于借方会计科目,贷方主要耗费和支出;二是资产和费用都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一定的资源对价,获取的一种收益权益,只不过资产权益对象明确(持续性强),费用权益对象较为虚化;三是费用其实获取资产的一个桥梁,是企业资产之间相互转化的一个变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耗费资源、支出资产,进入相关的成本费用,然后成本费用再通过对外经济活动,转化为新的资产,体现了会计要素动静态间的转化。
正因为资产与费用存在诸多区别和联系,导致会计确认和计量存在一定的模糊空间,资产费用化和费用资产化成为一些企业调节会计利润、修饰会计报表的主要手法之一。
三、资产负债观下的资产与费用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这些准则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准则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改为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产负债观下企业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收益的计量对象发生了变化,由利润表主导变成了以资产负债表为主导。二是会计报表的信息内容时点后移,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及时性更高。收益的计量由以前的会计期间,变成了期间前后两个时点倒推,信息得到及时的外部校准。三是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要求首先界定每笔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对企业资产和负债变化的影响,确保了企业各时点上的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真实准确,从源头上把握该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产生的影响及后果,为确定某一期间流量概念的收入和费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在资产负债观下,会计实质性原则更加重要,资产与费用的界限其实是更加模糊,在具体业务处理上对会计人员要求提高,尤其是在职业判断和估计上,主要表现为:(一)在收入费用观下,根据资产和费用的定义和实务处理,资产和费用在确认、计量上更多地讲求计量对象、实物持久性,资产与费用界限容易观察和确定;而资产负债观下,更加注重资产的价值属性,根据时点价值确定期间费用,对权责发生制、配比计量形成了较大冲击,费用资产化(研发费用)和资产费用化(损失)并存,导致企业会计处理更加注重实际,资产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判断和估计增多。(二)收益确认的核心,从以动态要素为主,变为了以静态要素为主,以动态要素为辅,强化了会计要素的动静态转化,导致动静态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三)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由于存在业务性质、资本体量的不同,导致会计处理也存在较大差异,资产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在重要性、稳健性和一致性原则下,慢慢体现出企业个性化的一面,会计处理不再机械化。
四、新趋势新发展
资产负债观下,企业的会计处理更加注重业务实质和反映企业拥有和控制资源的实际价值,资产与费用处理在不同行业之间表现表现尤为明显。
传统企业保留的收入费用观理念较多,因其企业价值更多体现在实物上,加之传统企业利润率低,外部对其价值评价多采用PE或者PB模式,其对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对象性、期间化较为突出,明显存在费用资产化倾向,对资产的时点价值计量存在一定的随着性和机械性,大多还是沿用期间折旧模式,这类企业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及时性不足、准确性不够。
新兴行业的高科技企业,由于市场对其价值评估较为多元化,如流量定价、PR定价和客户资源定价等,这些企业对人力、技术等无形资产更为关注,对实物资产和期间收益关注不高,则会计处理更为偏向激进资产负债观,存在较为明显的资产费用化倾向,导致这些企业实物资市场价值要普遍高于其账面价值。
同时,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大幅提高了企业资源管理运用能力。资产与费用确认和计量管理成本大幅降低,这为企业按照交易实质,对资产和费用进行确认和计量提供了可能,更为其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奠定了基础,,实质上也推动和体现了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融合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企业财务会计》第五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单位: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