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轶梦
摘 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朝鲜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根据民族传承和地域特色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文化,因此朝鲜族舞蹈也自成一派,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舞蹈作品《迎鼓》极好的体现了朝鲜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在继承和发展朝鲜族舞蹈中把握了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朝鲜族舞蹈的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作品主题鲜明,编排巧妙,具有浓郁的朝鲜族民族特色,本文主要从舞蹈《迎鼓》的创作结构和动作特点、鼓与舞的共同缔造-------舞蹈《迎鼓》中的“长短”以及舞蹈《迎鼓》的美学思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朝鲜族;《迎鼓》;民族特色;长鼓
中图分类号:G122,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171 — 03
一、起源与发展
朝鲜族民间舞蹈它是起源于古朝鲜、高句丽、扶余以及三韩等朝鲜半岛的传统舞蹈艺术文化,中国朝鲜族民间舞蹈是在朝鲜族传统的艺术文化基础上,并结合东北地区独有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舞蹈艺术特点。朝鲜民族悠久的乐舞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的民间舞蹈传入宫廷后,经一些规范性的加工再辗转流入民间,使民间舞蹈的艺术水平也逐渐提高。在民间各种节日中,有不同的舞蹈形式。由于一些宫廷的“乐舞”与民间的“乡乐”相互产生影响,从而增强了民间舞蹈的民族特征,并且擅长歌舞的这种古老风习至今仍盛行不衰。
古代的“伎生”制度是古代培养和训练女子舞蹈技艺,这种舞伎的培养和训练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宴会时的享乐,客观上也促进了宫廷舞蹈的形式化和多样化。使众多古代传统的舞蹈形式和舞蹈文化得以保存并传播到民间,是“伎生”制度的功劳。当时的古代伎生制度和后来的卷番学校积累了许多培训朝鲜舞蹈演员的经验,一些著名的舞蹈家把朝鲜古代传统的舞蹈节目和表演技法,经过加工,创作改编出反映民间传说和现代生活的朝鲜舞蹈作品,并将这些新形式的朝鲜族舞蹈作品带到西方演出。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提高,与当时的舞蹈家和民间艺人的息息相关,是他们极力奉献,把宫廷舞蹈赋予了生活的气息,从而使民间舞蹈技艺不断提高,并创作出许多新颖的舞蹈作品,因此,她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舞蹈家,在为继承和发展朝鲜族民间舞中,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朝鲜民族是一支敢于抗暴、友爱团结的民族,经历史记载,朝鲜曾多次遭受外来敌人的侵略,而抗暴斗争也层出不穷。长期的抵抗入侵斗争,使朝鲜民族人民形成了一种坚忍不拔的民族特征,这种特征在朝鲜民间舞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女性舞蹈以柔美为主,而且柔美中又带有刚劲的民族力量。男子舞蹈中多为乐观、风趣的表演,也反映出朝鲜族男子勇于战胜困难的气概。中国的朝鲜族是从明、清以来迁徙至东北地区并定居的朝鲜移民,他们在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开荒种地,不计辛苦,辛勤劳动,最终建设起自己美丽的家园,更加体现出朝鲜族人民自强不息和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朝鲜族人民勤奋好学,有着深厚的民族乐舞文化底蕴,从小受到传统美德与乐舞文化的熏陶,因此,促使了新一代年轻舞蹈家的迅速崛起,他们吸收朝鲜、韩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的舞蹈技法,然后再与老一辈舞蹈家们一同商讨,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的舞蹈作品,使朝鲜族民间舞蹈更富有民族风格。
二、舞蹈《迎鼓》的创作结构和动作特点
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载:夫余“以阴正月祭天国中大会连日饮酒歌舞名曰‘迎鼓。”
“迎鼓” 二字从字意剖析:“迎”字有欢迎、希望、盼望、祝愿之意;“鼓”字有鼓起、丰盛饱满之意,所以“迎鼓”的冠名有“迎喜接福”的心愿。舞蹈作品《迎鼓》所表现的是淳朴热情的朝鲜族人民在庆祝迎接春天到来和为来年农耕兴旺、作物丰收祈福时的舞蹈,同时它又属于农乐舞传承下来的祭祀舞蹈。比较原始的展现了朝鲜族长鼓舞的风采,继承了朝鲜族古老的农乐舞特点,又在长鼓舞技艺上有了进一步提高。舞蹈《迎鼓》秉持着长鼓舞一直以来最典型的结构特点:由慢板开篇起拍,引人入胜,上篇渐加快,中篇直至高潮,高潮持续至尾声部分,最后结束在飞快的旋转里,音乐骤停,造型亮相结束。该作品结构虽然慢板节奏较少,但由此可以让观众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快速投入近舞蹈作品中,遂立刻高潮迭起,让观众看后有心潮澎湃、意犹未尽的感受。
作品的另外一大特色是:原始的民俗性。无论从音乐、道具、服装还是表演者的动作、神态、技艺都带有传统朝鲜族长鼓舞的特色。音乐以传统民族特色民谣为主,贯穿击打长鼓鼓声,为作品增添了一份淳朴而又神秘的色彩。服装上有适当创新,传统韩服改良腰间绑带可显出舞者腰身,既方便系鼓,大蓬高腰长裙给作品中甚多的快速旋转增添了舞台视觉效果,显示出朝鲜族人民在祈福时的隆重场面。舞者肩背长鼓系腰,作品前部分先右手持鼓鞭敲鼓,左手则直接拍左边鼓面舞蹈,到高潮前,利用旋转掩护悄悄地将别在鼓绳上的鼓槌拿出,这需要舞者长期熟练的练习,保证万无一失。
从舞蹈《迎鼓》表演形式来说,气息的运用是整个作品的核心,它与音乐节奏的配合,使动律与风韵、舞姿美与内在美相融合,每种节奏的形式都有其特定的鼓点和鼓击方法,并有与其随之相应的舞蹈动作,而且高度要求舞者注重呼吸,并且必须与节奏吻合,特别在慢板时,观众是可以看见舞者呼吸的气口的。因此,在各民族舞蹈中朝鲜族舞蹈相对难度较大。全身肌肉亦松亦紧,肢体动作要收放自如。再从舞蹈《迎鼓》的动作上看,基本保持手臂状态成圆弧形的,身體体态也是圆弧形的,同时脚下运动轨迹也是圆弧形的,因此在舞蹈中不管是静态造型还是动态运动轨迹都体现出圆滑饱满的对称形态,即便双手持鼓槌也不例外。例如舞蹈中的典型动作“划圆手”,就是由手臂由小臂带动再经手腕到指尖所做的的划圆运动,又如在舞蹈中上篇最后的十个八拍子为朝鲜族典型平转,其路线为圆形的。从舞蹈《迎鼓》的形态来看,体现朝鲜族舞蹈的“围、柠、含、曲、圆,”主要的动作部位在上肢的手臂和手位上。舞蹈《迎鼓》其动作特点还有,舞者需将鼓鞭鼓槌看做自己的左右臂,将肩背长鼓视为舞者身体一部分,才能舞蹈自如,而不会因为长鼓体积大而显得乏力笨重。
三、鼓与舞的共同缔造-------舞蹈《迎鼓》中的“长短”
长鼓舞是朝鲜民族舞蹈艺术中的一朵优美独特的奇葩。长鼓舞也叫做“杖鼓舞”,在古代文献中的称谓多为“腰鼓”、“杖鼓”、“细腰鼓”。据历史记载,长鼓起源于印度,约公元4世纪通过丝绸之路先后传人我国,即唐代盛行的“两杖鼓”,后来又传至朝鲜,朝鲜民族不仅对这种古乐器进行保存,还继承了其特有的技艺,将它融入了本民族乐舞文化,发展成名为“杖鼓舞”的舞蹈表演形式。在朝鲜流落至民间,将其用于农乐舞的伴奏,农乐舞是朝鲜最能反映农耕生活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同时也是古代农业丰收后,人们聚集庆祝的一种娱乐形式。每当夏收农忙时,农民将自行组合去农田劳作,在劳动的路上,边行进边歌舞,通过歌舞的形式来消除一天的疲劳,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并号召人们热爱农耕生活。后长鼓被朝鲜民族保留下来,后变成了舞蹈道具。因此,长鼓舞脱胎于传统的“农乐舞”。
在朝鲜族音乐和舞蹈中长鼓起着重要作用。在庆祝丰收、婚嫁等欢乐喜气的场景下,无论男女老少,以鼓为乐来即兴舞蹈,从而表达愉快的心情。跟据新罗文化遗址和我国吉林集安高句丽古墓壁将其推算,大约在朝鲜三国时代末 (公园七世纪)就出现了长鼓的身影,在此之后,长鼓便与小金、大金、小鼓、圆鼓等被用于农乐舞,将其运用在农耕仪祭和水田劳动中。现今的长鼓舞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舞台剧场理念的传人,从农乐舞的“长鼓演戏”中提炼出来,并将其作为女子单人或集体舞蹈的表演形式。
长鼓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器,在农乐舞队里,起伴奏和渲染气氛的是长鼓手的击打,当情绪高昂时,长鼓手常常随着众人一起起舞,因其身前挎着长鼓,则在起舞时侧重于击鼓的姿态动作,逐步创作出挎跳“大蹦子”等技巧动作,由此而被称为“长鼓演戏”。后经艺人丰富创造,长鼓舞便在20世纪初期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从农乐舞里脱颖而出。每逢佳节,朝鲜民间常出现跳长鼓舞者,深受群众欢迎。从此长鼓舞素有朝鲜族舞坛上的“一颗明珠”之美称,以其典雅飘逸帅气的舞姿闻名中外,历来备受朝鲜族人民的喜爱。
长鼓的鼓身呈圆桶形状, 中段细实,两端粗空,左边的厚鼓皮为獐皮,右边的薄鼓皮为狗皮,鼓筒采用木材或薄铁、多层纸等材料所制。长鼓上有6个铜制的龙头形钩子,钩住松紧绳(松紧绳用3股真丝线制成),每只鼓上装有8个套袖,用来调整鼓绳的皮套。
长鼓舞所使用的是双面鼓,但与两面鼓面材质厚度不同所以两面音色各不同。在舞蹈中,右手持鼓棒,左手持鼓槌,配合敲击鼓面,两手偶尔会有交叉击鼓,鼓点节奏颇多,可自由组合,由于鼓的音节不同,
节奏也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搭配着优美的舞姿,从而显现出舞蹈技艺,使人格外的兴奋和愉悦。柔美的动作、飘逸的舞步与鼓点相结合,形成长鼓舞独特的表演形式。长鼓舞的特点,常常是由慢板起拍逐渐加快,几经跌宕,最后结束在飞快的旋转里,嘎然停止,使人热血沸腾、激动人心。
在汉族民间舞蹈的表演中,鼓多为伴奏乐器,基本在台下或台上一角演奏或者作为音乐的背景节奏,有专门的鼓手来演奏录音等,并不需要鼓手舞蹈。而朝鲜族长鼓舞则是将鼓手与舞者合为一人来完成表演的,所以对长鼓舞表演者有非常之高的要求。通常练习者要先根据朝鲜族的“长短”来练习击鼓,待节奏准确,并动作无误后,再将鼓点在舞蹈动作中完成,舞蹈《迎鼓》的中就有较长部分展示了这一舞技。
作品中所提到的“长短” 是朝鲜语中形容乐舞的特有名词,意思是不同节拍形成的节奏型,包含着节奏、节拍、速度、风格等,每种“长短”都有规定的鼓点与其相应的敲击方法,以及特定舞蹈动作,而且高度要求呼吸也须与“长短”相吻合。舞蹈《迎鼓》中是“古格里长短”,使舞蹈动作柔韧、优美,舞蹈感情富有生机,且增进作品的连接性。在练习《迎鼓》时,首先是作品中“长短”的练习,合着音乐中的鼓点节奏来锻炼对“长短”的听力和乐感。对“长短”打击的掌握不能只限于节奏节拍的稳定,应上继续深化对长鼓舞所蕴含的风格性的把握。
长鼓如何与舞蹈相融呢?关键在于击打出的长短,这是鼓与舞的重要衔接和内涵。在舞蹈《迎鼓》地表演中,在不击打鼓面时,上半身的舞蹈动作要优美流畅,特别手部动作要舒展。舞蹈中的动作幅度和情绪会随着长短特点的变化而改变。比如,在《迎鼓》中的高潮和下篇的衔接处,此时长短的结构发生改变,音乐有强重拍高潮骤停后恢复,同时舞者从连续快速击鼓变为舞蹈动作。
四、舞蹈《迎鼓》的美学特点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是舞蹈艺术升华的最高境界。舞蹈与其他艺术表现不同,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美的一门艺术,它注重形体美、动作美、线条美以及姿态美等无声的美,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真正与生命精神和现实生活状态相结合,准确地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层变化,深刻地体现出人的特定状态的一种表现方式。舞蹈创作的价值领域是体现美活动,而这种审美活动是编导与演员与观众的内心交流,编导创作的作品通过演员来表现出来,最终使观众深层次的了解作品,与内心达到共鸣,因此,这就要求编导在创编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只有理解并把握了舞蹈作品的内在语境、传统和体制等潜隐因素下,才能真正从观赏者视角入手,创作出符合观众审美意识,震撼人心的舞蹈作品。因朝鲜传统文化的特征是内向性的,受到汉族“儒家”思想的影响,朝鲜族舞蹈也具有深沉,抒情,压抑典雅、含蓄等情感特点,这也是朝鲜族本身的民族性格。这一性格特点的形成也与宗教祭祀有关,为在朝鲜民族认为:天道、地道、人道皆归为一,自然与社会合一。朝鲜族女性的舞蹈之所以上身动作多而下身动作少其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的性格与气质的表现。舞蹈迎鼓虽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但其中是收放自如,呼吸、身体韵律、体态、步伐等都蕴含着这一独特的朝鲜族民族性格和气质的特点。以朝鲜族人民迎春、祭祀、祈福为背景,表现出热情、善良、淳朴的朝鲜族人民对家乡土地爱的深切,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民族未来充满的希望和信心,编导抓住了传统朝鲜族舞蹈的特点和本民族特有“古格里长短”的节奏形式来进行编创,使舞蹈作品呈现出原生态的形式,还赋予它神秘而神圣的宗教色彩,同时,观众能感受到朝鲜民族勃勃的生机和民族传承的力量。舞蹈《迎鼓》高潮迭起,令人心潮澎湃,而音乐戛然而止后带给观众们无限想象。
舞蹈表现形式的前提是找准现实生活与舞蹈文化的审美契合点,并在实现作品的内涵审美中得以体现,其艺术呈现方式独特新颖,不仅是属于舞蹈所特有的,而且是属于编导所独创的。《迎鼓》虽然遵循古老原始的长鼓舞的风格,但在舞蹈服装上有新的改良,《迎鼓》的演出韩服有别于传统韩服,把本来为齐胸长裙变化为束胸长裙,这样再穿上上衣也能看见舞者的腰身,从而更显精致利落,要系长鼓也不会有臃肿的视觉感受。服装颜色也不同于以往抢眼的舞台韩服大红大绿的配色,而是選择的深墨绿长裙配烫金裙边,更显庄重和神秘感,迎合舞蹈祈福祭祀主题。这便是传统继承和传统创新的很好结合,正是这种创新,激活了人们审美感受的深度,并且也丰富了作品。
〔参 考 文 献〕
〔1〕崔风锡.朝鲜族舞蹈论稿〔M〕.1996.
〔2〕朴永光.中国朝鲜族舞蹈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李丽宏.浅谈朝鲜族舞蹈的民俗意识〔J〕.艺术教育,2007,(09).
〔4〕郭秦岭.论民族舞蹈的文化构塑力与美学特性〔J〕.作家,2009,(12).
〔5〕黄有福.走进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朝鲜族〔J〕.作家,2012.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