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捷
【摘 要】本文将通过对比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与原曲的旋律和音色,来分析如何运用钢琴的演奏技法,继承和发展原曲的音乐韵味,更好地表现出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民族特色;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78-02
王建中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具有突出贡献的钢琴音乐作曲家。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创作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此作品是根据同名陕北民歌改编创作的。改编后的钢琴曲以五声民族调式为基础,在保留原曲民歌韵味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钢琴音域宽广、音响丰满等特点,运用倚音、琶音、颤音等钢琴演奏技巧,模仿陕北民歌演唱粗犷的韵味。
一、王建中钢琴改编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作品分析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描绘了长征路上,红军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盛开,军民一家欢歌载舞的场面。该曲为复三部曲式,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引子(1-8)、呈示部(9-43)、中部(44-140)和再现部(41-164)。
引子部分运用散拍子的节奏类型,旋律连绵宽广,节奏自由;呈示部旋律悠长,呈现苍凉凄美的陕北黄土高原景象;中部与呈示部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热烈欢快,呈现军民一家欢歌载舞的场面;再现部音乐回到主题,表现群众与红军依依不舍的场面。改编曲用钢琴独特的声音色彩将其民歌的特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演奏技法及情感处理
钢琴作为西洋乐器,与我国的民族乐器在音色和演奏技巧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王建中却创造性地在钢琴上表现出中国民族乐器的民族特色,充分发挥了钢琴的性能。接下来,就以他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来分析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演奏技法及情感处理。
(一)对原曲唱腔的模仿与演奏
1.上滑腔的模仿。在以下谱例中,第一小节“央”字的la到高音mi运用了上滑腔的技巧,演唱时声音咬字靠前,气息下沉,体现陕北民歌高亢嘹亮的音乐韵味。(谱例1)
钢琴改编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保留了原民歌的民族韵味,在以下谱例的第一小节do到sol模仿了原曲的上滑音,弹奏时手型稳固,力量集中指尖,突出原民歌的唱腔特点。(谱例2)
2.甩腔的模仿。在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运用甩腔的演唱技巧。以下谱例中“哟”字的旋律音为高音re,演唱re时气息支撑,头腔产生共鸣,体现出陕北民歌语言中穿透力极强的语气特点。(谱例3)
改编后的钢琴曲在原民歌演唱的甩腔处保留了原来的旋律。以下谱例中,第二小节右手运用颤音的演奏技巧衬托左手的主旋律,弹奏颤音时手臂放松,力量集中指尖,运用二指和三指快速颤动弹奏,模仿甩腔宽广粗犷的声乐韵味。(谱例4)
(二)对原伴奏乐器的模仿与演奏
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引子段落,王建中运用竹笛的清新音色来创作各种装饰音。在改编后的钢琴曲中,运用前倚音的演奏技巧保留了原民歌的民族韵味。弹奏时手指尖触键,手臂放松,弹奏十二连音及琶音时手腕做弧状运动,手臂放松,弹奏连贯、流畅,音色明亮清脆,模仿竹笛的吹奏音色,表现陕北信天游婉转悠扬的曲调特点。(谱例5)
(三)速度与力度的处理
改编后的钢琴曲在引子段落运用散板的手法,很好地保留了原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运用陕北信天游宽广优美的曲调特点。散板是指一种速度缓慢且不规则的自由节拍,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术语“散板”使乐曲张弛有度,同时音乐的内容随之贯穿发展,情绪也跟随起伏。弹奏谱例6第一小节左右手连接的上行琶音时,在力度上要做出渐强的效果,双手连接自然流畅。弹奏第三小节三十二分音符时,手腕放松,随音的走向做弧状运动,手指下键力量集中,音色明亮,表现陕北人民的豪迈气概。(谱例6)
三、结语
中国钢琴改编曲作为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富含丰富的情感和民族感情,在弹奏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时,演奏者不仅需要具备弹奏钢琴的多种技巧,还要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从而在钢琴演奏中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民族特色。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加强技巧的练习,还要全面地了解传统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加强对传统民族音乐的认知,这样才能在演奏中更好地体现出中国钢琴作品独有的民族韵味及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肖敏.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风格和演奏特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丁菲菲.论王建中钢琴创作的民族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陈美志.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中西音乐美学元素相融的管见[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4]陈小宁.论钢琴改编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中国民族音乐之美[J].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