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器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

2017-03-15 08:51邹俊杰李娇娜王狄
理论观察 2017年1期
关键词:长笛演奏家大提琴

邹俊杰+李娇娜+王狄

摘 要: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无论管乐声部弦乐声部还是打击乐声部,其发展都牵动着管弦乐队的整体发展。某一样乐器的改进与演奏技巧的提升都可以直接影响乐曲的整体结构以及乐曲的整体音响效果,更能够令交响乐的曲作者可以更直观的重视乐曲本身传递的内在的情感表达,减少由于乐器的演奏技法与音域受限所造成的局限性。

关键词:交响曲;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174 — 03

交响乐在繁复多样的各类音乐题材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交响乐音乐以内涵深刻,格调高雅,思想深邃,音质丰富而著称。交响乐主要是以交响曲、协奏曲、交响序曲、交响组曲、交响诗这五大载体而呈现,但是交响乐的范畴也可以扩展到一部分比较具有织体特色的管弦乐曲,比如交响乐队演奏的随想曲、叙事曲、狂想曲,变奏曲和各类舞曲等。交响乐独有的结构严谨,表现丰富,手法手段全面的艺术表达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演奏形式,这已成为不容置疑的观点。

交响乐队编制最为丰满全面,并且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的管弦乐队。主要由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等组成,弦乐组可分为:第一小提琴声部,第二小提琴声部,中提琴声部,大提琴声部,低音提琴声部以及竖琴这六大声部。木管组又由:长笛,(第一长笛)、(第二长笛)、(第三长笛)、(短笛)组成。并且可根据管弦乐曲的需要增加和缩减声部配比。单簧管,(第一单簧管)(第二单簧管)(第三单簧管)。双簧管(第一双簧管)(第二双簧管)。大管(第一大管)(第二大管),以及英国管这几大声部组成。铜管组由长号(第一长号)(第二长号)(第三長号)(低音长号),如有管弦乐曲需要时还可加入大号与太阳号等。小号,(第一小号)(第二小号)(第三小号)(第四小号)。圆号,(第一圆号)(第二圆号)(第三圆号),这几声部组成。打击乐声部:定音鼓、小军鼓、大鼓、三角铁、拔、锣、排钟、沙锤等。

一、管弦乐器在交响乐中的历史发展

1.交响乐的起源可以追述到的十四至十六世纪,基本定型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早期的古典主义交响曲是在巴洛克意大利歌剧的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了18世纪上半叶,许多的作曲家才开始采用这种歌剧序曲的快-慢-快结构来谱写管弦乐作品,称为交响曲。18世纪中后期这种交响曲已经逐渐取代了巴洛克风格的协奏曲,成为了当时音乐会的主要展现器乐音乐的一种形式。这时管弦器乐的地位也开始逐渐提升。欧洲早期的古典主义音乐最重要的交响乐中心在曼哈姆,维也纳和柏林,由于它们在音乐史上的重要作用,被后人分别称为曼哈姆乐派、维也纳乐派、和柏林乐派。其中曼哈姆乐派以王室选帝侯卡尔.菲利普以及其后任特奥多儿建立的乐队为代表,由许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国籍的音乐家组成。该乐队以思达米兹为首,闻名于全欧洲。曼哈姆乐队的显著成就在于他们的演奏风格,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音响方面,善于大幅度的使用力度的变化。例如:斯塔米兹首次使用了渐强手法,打破了巴洛克传统上在一首作品内保持相同力度的手法,使乐曲更加具有激动人心的音响效果。对于当时以巴洛克曲风为主要演奏形式的欧洲音乐来说,这样新鲜的演奏与创作无疑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一样流淌和滋润着音乐家们的创作灵感。曼哈姆乐队的作品以主调音乐为主,突出小提琴的旋律线条,只有在利于表现时才使用模仿或赋格。他们一般不使用通奏低音,而是将乐队的伴奏部分全部谱写出来,还是用一些震音及快速琶音等特殊技巧。这时的管弦乐配器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在配器方面,他们开始使用单簧管,而且管乐不在只为小提琴陪衬及填充和声,而是越来越多的注意发挥管乐的个性,甚至在作品中以独奏的形式出现。作为一位小提琴家,斯塔米兹确立了曼哈姆乐队由首席小提琴带领乐队的传统。

2.欧洲早期的交响乐的另一个中心是维也纳。作曲家蒙恩、瓦根塞尔、都是海顿、扎特的直接前辈。他们的音乐以及后来比较年轻的哥斯曼,米夏埃尔海顿的作品都带有典雅的怡人的维也纳似的抒情和幽默感。他们的奏鸣曲式乐章中擅长运用相互对比的主题群。这是他们创作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他们的创作风格对莫扎特也有很大的影响。蒙恩创作的《D大调交响曲》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早的,由四个乐章组成、以小步舞曲为第三乐章的交响曲之一。

3.柏林乐派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为中心,包括作曲家匡茨、埃曼纽尔.巴赫等。由于受限于国王的爱好,他们的创作形式上更传统和保守。虽然他们仍旧谱写三乐章结构的交响曲,又很少使用对比尖锐的主题,但他们也是最早发现和使用力度变化的乐派之一。此外他们讲求以对位的因素来丰富交响乐的织体。其交响乐曲的主要音乐材料一般由弦乐演奏,管乐只是起到加强和填充的作用。到了18世纪末,管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独立性也得到增强。之前提到的形式相对固定,也只是在古典交响乐时期。但是也有特殊性。比如在后期的海顿就写过六个乐章的交响曲。至于快慢乐章之间的对比也会有一定的变化,比如“告别”交响曲就是以慢乐章结束的至于乐章的数量以及结构,作曲家们会根据不同的创作需要也会发生许多变化。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就是由五个乐章完成的。交响乐的完善过程也是管弦乐队的完善过程,二者息息相关。从交响乐的历史发展中不难看出管弦乐器在交响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管弦乐器的发展在交响乐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1.弦乐演奏发展在交响乐队中起到的作用

随着演奏技巧的不断发展交响乐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潮期。从弦乐的演奏发展说起:小提琴演奏艺术是西方音乐表演艺术发展的另一个高峰。小提琴优美悦耳的音色,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性能,使它在众多的乐器当中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位,广受是人的喜爱与欢迎。意大利是小提琴演奏技术的重要发祥地。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在意大利诞生了一位小提琴艺术的天才人物---帕格尼尼。他对小提琴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奏,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都是无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帕格尼尼开创了小提琴演奏的浪漫主义时代,他创作的两部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威尼斯狂欢节》和24首随想曲,是小提琴艺术地经典文献和演奏技巧的试金石。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小提琴演奏教育界也在此时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教育家1.奥尔(1845-1930,匈牙利),他科学独到的教学方法获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培养的得意门生有著名的海菲茨、米尔斯坦、波利亚金、津巴利斯特、艾尔曼等。20世纪的小提琴艺术有了更新的、更高的发展,涌现出了更多的演奏家。比如海菲茨,他的演奏风格豪迈大气,宏伟严谨,既具有古典主义的理性与适度,又有现代人的乞丐与美感。奥伊斯特拉赫是20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的演奏风格淳朴自然,刚健明快,后期更是具有宏伟的气势和深刻的哲理意味。小提琴音色的悠扬悦耳,乐音连续不断,叙事性较强等特点都使小提琴在交响乐曲中往往充当的大部分是主旋律的演奏部分。

大提琴拥有优美动听的音色和浓郁浑厚的抒情气质,并且因此获得了为数众多的观众的喜爱,同时也为许多作曲家提供了发挥他们音乐才华的施展空间。鲍卡利尼,海顿,舒曼,拉罗,德沃夏克,埃尔加等人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和许多大提琴独奏曲早已成为交响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在经历了作为合奏的低音声部的漫长过程后,大提琴在20世纪作为独奏乐器大受欢迎,大提琴协奏曲也是交响乐音乐会中备受瞩目的。而这是与许多大提琴演奏家的努力分不开的。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大提琴演奏家有: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卡萨尔斯,俄罗斯大提琴演奏巨匠罗斯特罗波维奇,还有,有着非凡演奏才能的华裔美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等。

演奏家们演奏时再创造的思维过程,提琴结构的演变与改良,社会地位的演变,民族意识的兴起等因素都为弦乐艺术的演奏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大提琴曲以及大提琴演奏家与作曲家在演奏技巧以及乐曲的完善发展来看,不仅仅突出了大提琴音色浑厚,音域宽广,极易打动人心等特点,同时在交响乐队当中低音的托举与稳固效果越加明显,交响乐当中大提琴的主要任务是节奏的整体把握与和声织体的稳定性。

2.管乐的发展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

长笛,是一种起源于古代的管乐器,起初为木质结构。现代长笛是山木制或金属制成。木质的长笛以高密度的黑檀为最佳。声音柔和,音量小,容易冻裂,损伤,制作成本较高,金属长笛从它的性能,配器,和声,习惯用法和音响效果来说,仍然属于木管乐器。以长笛为例说明木管类乐器的发展有着其共同的三大特征:一是出现了各种耐用材质制作的木管,耐用材质的使用在乐器的保存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与突破。二是出现了以家族成员为制作者的集体化生产。这个变化首先是由一些演奏家兼工匠现发起的,后来的家族作坊更加系统化,配套化。三是乐器的形制发生了变化。乐器的改良与发展是与音乐的发展永远互补的,音乐促进乐器的发展,乐器反过来也逐渐适应音乐的新要求。所以长笛在交响乐当中经常出现的炫技独奏部分是不可缺少并且广受喜爱的。往往作曲家喜爱把各种引子与主题让长笛演奏出来。改良后的长笛更加适合演奏交响乐曲当中的高音声部,让人久听不厌。

随着西方管弦乐音乐的发展,自17、18世纪以来,一些作曲家开始对各种管乐器发生兴趣,并为某些适合独奏的管乐器写了一些独奏曲和协奏曲。在20世纪享有盛名的管乐演奏家有长笛演奏家兰帕儿、盖尔为、单簧管演奏家斯鲁兹曼。小号演奏家莫瑞斯,袁浩演奏家鲍曼等等。小号音色明朗响亮,非常锐利。不仅可以演奏振奋人心的旋律,而且能够演奏柔美的抒情乐段。因此在交响乐队当中它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铜管乐器。小号的中音区与高音区是最有表现力的音区,中音区力度变化幅度最大,低音区发音软弱,可以强奏但是需要特殊技巧,高音区效果最好但是音量并不是很大,整体音色强烈,极富辉煌感,声音嘹亮清脆,高亢,具有高度的演奏技巧。是铜管组中的高音乐器,既可以演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演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如果作曲家需要,会在交响乐曲的小号演奏部分加上弱音器,使其声音更富有神秘色彩。铜管的重要作用在交响乐队当中是举足轻重的,大多数作曲家都擅长把铜管运用到每一首交响曲中,尤其关乎于英雄主义,凯旋主题这样气势恢宏的作品更需要金属音色的铜管乐来大力渲染气氛。铜管乐的旋律总会让人在交响乐的高潮部分为之一振,起到了很好的突出作用。并且在交响乐队当中铜管组也经常被用来做持续和声,打击乐器组是整个交响乐中节奏的支柱。以四个乐章为常见形式的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曲也已经发展到了最为辉煌的时刻,在古典器乐音乐中交响曲已然占据了最为中心的位置,其规模和意义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直到海顿,莫扎特后期的作品当中交响曲也成为了其创作的最为重要的形式。与此同时以三个乐章为主的独奏乐器和乐队竞奏的奏鸣曲也就是协奏曲的发展也随之到了一个新的辉煌阶段。协奏曲把独奏的华丽技巧和乐队的能力结合到了一起,使交响乐队的演奏形式更加丰富。这样在一种生机勃勃的配器写作风格的要求下各种乐器都可以活跃的参加演奏。主题在各乐器组间交替模仿,进行着机敏兴奋的对话,精巧细腻的差别体现得淋漓尽致。乐队中每一种音色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最适当的体现。突然的重音,戏劇性的休止,强弱对比的明显化,突强突弱的戏剧性转换,这些所有的因素都使古典主义乐派时期的乐队风格有了更加生动的紧张性和戏剧性。

三、现代交响乐队

现代的交响乐队的基础是基于19世纪上半期发展至今。十九世纪下半叶木管和铜管的改良上有着非常显著的成果。特别是回旋活塞的发明和这种新器戒的普遍使用。二十世纪管弦乐队的发展有两种倾向,一是继续扩大乐队的编制,另一种则截然相反,返回到十八世纪室内乐型乐队的模式中。交响乐队发展的整个历史中、历代作曲家所采用的乐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大致分为小型交响乐队和大型交响乐队。小型交响乐队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形成,这种乐队在当时的作曲家看来并不觉得他是小型的,而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至今一般的交响乐,歌剧和舞剧作品,多半应用大型交响乐队。大交响乐队大约有六十至九十人组成、有时也有一百人以上的,这种乐队有时也压缩一部分乐器的人数,特别是减少弦乐器的数量,以及加用一般乐队少见的乐器如钢琴和管风琴等。

最后不得不提及“双管乐队”和“三管乐队”。“双管”和“三管”,是指木管乐器中的每一组乐器的数量。如果每一种木管乐器的数量都是双数那么我们称之为双管乐队,每一种木管乐器的数量如果都是三个那么则称之为三管,如果是配用木管声部的人数都是四的话则被称之为四管编制,正如文中之前提到的每声部的一,二,三,四。不难看出每一种木管乐器的比重越大,用的变形乐器也就逐渐增多。

总之管弦乐器的发展直接牵动着交响乐队的变更,二者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无论管乐声部弦乐声部还是打击乐声部其发展都牵动着管弦乐队的整体发展。某一样乐器的改进与演奏技巧的提升都可以直接影响乐曲的整体结构以及乐曲的整体音响效果,与此同时交响乐的曲作者可以直观的重视乐曲内在表达,减少由于乐器的演奏技法与音域受限所造成的局限性。由此可见管弦乐在管弦乐队中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

〔参 考 文 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3〕李娇娜.音乐表演艺术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方智诺.西方音乐史略〔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6.

〔5〕王凤岐,宗柏,廖崇.向大提琴演奏与教学文集〔M〕.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

〔6〕宗柏.大提琴演奏艺术300年〔M〕,北京: 北京华乐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长笛演奏家大提琴
大提琴之味
Flutes
怀抱大提琴的男人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另类演奏家
非常演奏家
杜普蕾和大提琴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