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助产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7-03-15 18:39欧阳娅雅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有效性中职

摘 要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应该与社会人才的需求和地方医院的实际相符合,提升中职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的战场,而课堂教学又是中职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提升教学成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针对这类现象,从陇南市卫生学校助产专业课程教育优化改革着手,契合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医院合作共建的教学平台,开展助产专业课程整合和优化研究。

【关键词】中职;助产专业;教学;有效性;课程改革

中职教育,尤其是卫生类中职教育,长期以来延用传统的学院式的人才培养办法,改革开放之后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但仍然走不出传统的学院围墙,与社会人才的需求和地方医院的实际不相符合。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之下,针对现在陇南市卫生学校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加上学校开展的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从而学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改革等多项措施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符合陇南市卫生行业需求的助产人才。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各项改革措施建设逐步完善,我校助产专业逐步以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临床课、人文培养课四大模块为主体,选修课为补充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和“行业融入、学做练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 陇南市卫生学校助产专业现状

我校有着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从最早的北洋看护学堂到现在的陇南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一直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备数量充裕,实训条件优越,专业教学质量过硬,现学校在校人数共4625人,校外实训基地41个,学校与实训基地的协作关系稳固,完全能够满足学校专业教学和实习的需求。示范校建设期间,教師积极参与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担任主编3人,副主编和参编16人,在《卫生职业教育》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推荐2名教师参加省级级说课比赛均获得一等奖,推荐5名教师参加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三等奖各2名。13名教师成为省级学科组(研究会)成员。曾多次在护理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2014年护理技能大赛中有五位同学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助产专业虽然成立时间短暂,但依托我校历史悠久的护理专业,其发展也是相当迅速,从最开始的摸索到现在形成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助产专业的发展逐步走上了正轨。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培养出助产专业人士300余名,为地方提供了优秀的助产人才。

2 课程体系改革内涵

目前许多职业卫生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差距太大,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实习岗位后手忙脚乱,不仅没有很好的施展自己的专业技术才能,反到为临床带学教师带来很多麻烦,甚至影响到临床护理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加重带教老师的工作负担。

甘肃省陇南市是位于中国西北部的贫困区域,人均收入低,教学条件差,医疗卫生行业人才缺乏,陇南市卫生学校是陇南市唯一一所卫生类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地方输入高质量的卫生职业技术人员责任,由于以往教学条件有限,很多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利用此次示范校建设,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助产专业对于陇南市卫生学校是一门薄弱学科,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以“行业融入,学、做、练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了护理实训技术课程,构建了以基础护理、产科护理、妇科护理为主的核心课程,形成了以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临床课、人文培养课四大模块为主体,选修课为补充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

接下来我们分别了解一下其内涵:

(1)行业融入:通过长期与40多家医院的合作与实践,积累了许多行业指导、院校共建的经验,为行业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基础。

首先,引入长期合作、医院规模较大、人才资源丰富的的几家县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为行业专家,参与建设指导助产专业的建设工作。其次,转变以往以学校独立培养卫生技术人员的局面,形成院校合一、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步,聘请专业行家与学校专业课老师形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第二步,聘请医院专业人员讲授临床课程,并参与教师交流,这样既提升了教师的临床专业知识,有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第三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进医院、走进科室,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最后,通过与实习医院联系,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定期抽查,加强学生理论巩固,为学生职业证书考试打下基础。

(2)“学-做-练一体化”:除正常的理论教学以外,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校内实训、晚间医院岗位替换实训、毕业实习等方式,充分实现了专业课教学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使学生专业技能更加适合助产岗位需要。

(3)“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临床和人文素养课”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项目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教学质量、教师综合素质、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实现助产专业面向社会服务的目标。

3 课程改革评价体系评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各领域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学生质量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出发点,学生质量也逐步成为衡量学校教育工作成败的根本尺度,而学生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是学校课程体系是否完善。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使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但怎样了解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如何做到有效的评价,这就需要更多的付出,其教学质量就是一个重要指标。

陇南市卫生学校对于助产专业课程改革评价主要通过对于学生成绩评定而获得,学生成绩又由校内成绩评价、校外成绩评定两部分组成。

其中校内评价主要包括:日常评价、过程性评价、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和技能考核四项,分别为:

(1)日常评价:评价内容为学生习惯养成、课堂学刁、作业完成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况,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2)过程性评价: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课堂学习、作业完成等评价外,更主要是对学生在各领域学习中,完成情境学习时个人表现、团队互相与配合方面进行检测。

(3)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创新意识的培养的评价。

(4)技能考核标准:采取行业标准进行考核(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卫生部《常用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甘肃省卫生厅《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实现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目标。

校外评价则主要指的是:临岗见习、毕业生顶岗实习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其要求分别是:

(1)临岗见习评价:在各情境教学中,学生要到附属医院进行见习,从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完成对病情的评估情况、团队配合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毕业顶岗实习评价: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阶段从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毕业顶岗实习考核要求:

(1)考核成绩:考核成绩由技能考核、操行考核和毕业顶岗实习鉴定三部分成绩组成。

(2)技能考核成绩(出科考试):占考核成绩60%,按各实习模块考核分数汇总得出。各实习模块考核分数根据完成操作要求、动手能力高低等计分(由实习单位提供)。

(3)操行考核成绩:占考核成绩30%,根据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实际表现、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态度等情况综合评定。

A、在实习期间,实习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有关规定,并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医院规章制度做与实践性学习活动无关的事。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处理。

B、劳动态度:由实习单位按学生的劳动表现确定劳动态度分数。

C、劳动纪律:凡缺勤达到总学时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成绩,要补全出勤后再进行考查。凡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者(如假实习鉴定、假证明等),成绩一律以o分计,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拖延实习时间或提前结束实习。否则,按时间扣减实习成绩并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实习总结成绩:占考核成绩10%.学生每实习一科应写出实习出科小结,实习结束时应写出实习总结,小结和总结均记录在实习手册内。实习总结中应包括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是否达标、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经验体会与建议等。

(5)实习成绩按百分制记分:学生按照实习计划完成实习任务,经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的学分。不及格者由学校重新安排实习后再进行考查。实习成绩不及格,应参加下一届学生相同内容的实习。实习鉴定加盖实习医院印章,于实习结束后报交教务处。

(6)考核人员:由实习单位选派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7)社会评价:通过与用人单位的调研,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学生毕业后对护理工作的胜任情况、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断续学习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4 课程体系改革的保障

4.1 实训基地的保障

“行业融入,学、做、练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但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改革,对于卫生类中职来说都是需要实训基地来提供教学保障。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实训基地由原有的35个增长至42个,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输送正规医院实习后医院择优聘用(解放军第十二和十八医院就业188人);二是正规大医院实习后由人力资源公司推荐私立医院和诊所就业(成都周边医院模式,就业近2000人);三是私立医院和大型医疗集团、医药公司、口腔工艺企业顶岗(上海中硕、江阴长庚医疗、定远陶齿等已就业800多人)后留用;四是通过地方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招考就业。五是通过三职生考辅升入高职高专继续深造,经多年探索,我校各专业学生均实现顶岗和实习就业目标,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对口率达到90%以上。

4.2 师资力量的提升

目前,助产专业已形成了一支集理论、技术于一身,既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双师型”队伍,“双师型”教师达到95%。现有专职理论课教师20名,行政兼教学教师10名,专职实习指导教师2名。其中,校级高级讲师10名,讲师12名,助讲8名,专业带头人2名。

5 结语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不是困难,而是机遇。其不仅仅是建立一所国家级示范学校,而是通过示范校建设完善一个学校的教育体系的过程。课程体系改革在这个工程中是重中之重。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调查、分析、研究与实践、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一定能够构建符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具有特色的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从而最终提升学校的社会竞争力,起到真正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随着课改实践的逐渐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各界和家长对课改的认同,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必将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易丽,夏建国.本土立场与实践关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蹊径[J].河南教育(高教),2014(06).

[2]米靖.“示范”——实践出真知[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

[3]王琳等.基于示范校建设的口腔复工艺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

作者简介

欧阳娅雅(1990-),甘肅省陇南市人。现就读于陕西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为甘肃省陇南市卫生学校助教。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

1.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省汉中市 723000

2.甘肃省陇南市卫生学校 甘肃省陇南市 746041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有效性中职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