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农业”:新时期京津冀农业一体化的创新点

2017-03-15 16:34游秋丽门兰芳
农民科技培训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广校培育农民

游秋丽+门兰芳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三农”工作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传统农业的经营目标、技术和规模等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而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主题。石家庄市农广校作为农民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传播的实践者,对于新的事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多年反复的探索,一直在谋划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向,直至接触到“中医农业”。

“中医农业”代表了国家农业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饮食消费需求已由过去的吃得饱向吃得安心、吃得健康、吃得生态转变。农业的供给体系必须要对这一新的需求做出反应,瞄准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增加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同时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

2016年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要聚焦薄弱环节,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在2016年12月2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则是重点提及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而“中医农业”的推进发展则正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的一条新途径。

“中医农业”要构建规模化的产业群

“中医农业”的推进实施应创新为农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农产品经营模式,主动参与农业规模化经营,努力打造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发展既古老又崭新的“中医农业”这个领域,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科学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高新科技,从而进行传统科技与现代科技的集成创新。一是要加快制定产业化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化扶持政策,落实战略措施和实施方案;二是要加深重点领域和作用机理的研究,鼓励学科之间联合攻关;三是要加强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开发出成系列、有效果的实用产品;四是要符合养生保健的社会需求,拉长“中医农业”产业链;五是要注重科普、科教与科研进程的相互协调,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营造“中医农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农广校系统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青年农场主培育与“中医农业”技术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将为开展好这一方向的工作提供有力的实用人才保障。

“中医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中医农业”可以很好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其本身独有的特点及运作机理而备受青睐。

“中医农业”本身特点显著。其一,是系统性,即重点关注农业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生物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相对稳定及和谐的必然要求。其二,是综合性,即形成多层面的复合效应,能够通过综合的方式,达到综合的效果。其三,是整体性,即作用的范围是整体的、全部的,着重强调覆盖所有的生产单元和种养循环链。

“中医农业”运作机理绿色生态、科学环保。可以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或提取物实现农业的绿色生态防控。“中医农业”采用的中医药农药来自于天然绿色生物体,在环境中会自然代谢分解,参与能量和物质循环,最终不会发生农药富集,对环境、人畜、天敌非常安全。利用生物元素和其他天然元素的组合搭配来实现农业动植物的生长调理的效果。实验证明,利用此原理,在种植有机蔬菜方面,有效克服了有机农业不能抵御病虫害、不能高产的瓶颈。例如,在西红柿大棚里,茄科作物非常普遍的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蓟马都没有发现并且能够剪枝再生。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之间的相生相克机理促进农业动植物的健康生长。例如,茶园采用乔灌草立体种植模式,可以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之间相生相克来实现驱虫、杀虫、引虫的效果;茶园种植的草本植物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能够抑制杂草的生长,并且無需使用除草剂;利用茶叶的吸附性及喜欢适度遮阴等特点,种植花香、草香、果香等植物为茶叶增香,又可以为茶树遮阴挡阳,从而为茶树创造一个适宜健康的生长环境。

可见,中医不仅能医治人类的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而且其原理和方法对所有动物乃至所有植物都有医治病虫害、促进健康生长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加大中医原理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加快发展“中医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医农业”为农广校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石家庄市农广校承担着全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职责,有着完整的市、县、乡、村教育培训体系,成立35年来为全市培养了一大批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增进农民致富、建设农村小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农广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农广校从上到下成系统、成体系的教育教学环境决定了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科研专家、教授到实地耕作的家庭农场主、农民,实用技术可以通过畅通的渠道和快捷的速度到达实践一线,为搭建规模化产业化平台提供优质保证。

“中医农业”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相辅相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最终实现农民的脱贫致富与农村的繁荣发展。而“中医农业”这条创新之路,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将“中医农业”技术应用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上是可行的。“中医农业”将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路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农广校独有的体系优势和资源优势将使之在“京津冀”农业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加以“中医农业”技术的巨大潜力及前景优势,农广校在全市农业发展中必将大有可为,传承中医文化,发挥农广优势,为国家精准扶贫、发展绿色农业再创佳绩。

猜你喜欢
农广校培育农民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