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明 李 佩
由于保乳手术创面小且可保留乳房,因此年轻女性趋向于选择保乳手术,但该术式的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1]。目前对于35岁以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在2006年5月—2016年5月对136例患者开展分析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选取2006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36例进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分为两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为:初诊年龄<35岁,根据乳腺癌诊断标准确诊为乳腺癌且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后病理确认,具备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排除标准为:在初诊时已出现远端转移[2];炎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诊断标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乳腺癌组织进行HER-2、ER、PR检测,在高倍镜的下,在细胞膜中观察HER-2阳性的物质,在细胞核中观察ER、PR的阳性物质。
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譬如年龄、肿瘤大小、化疗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与分期、HER-2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上述参数,探讨保乳手术对于三阴性患者预后的影响。
从术后开始对患者以电话以及道远复查的方式进行随访,在术后2年随访频率为3月/次,3年及其以后为6月/次。随访开始时间为手术之日,结束时间为2015年12月或死亡。随访内容主要为患者存活以及复发转移情况。复发转移时间根据手术至复发的时间进行计算,生存时间以手术至死亡的时间进行计算。
借助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软件版本为SPSS19.0,对组间的计数计量资料进行χ2与t检验,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患者平均年龄(30±2.5)岁,肿瘤大小为(2.1±0.3)cm。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显示三阴性组占25.7%(35/136),非三阴性组占比74.3%(101/136),三阴性组,一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率为11.43%(4/35),5年局部复发率为14.28%(5/35),非三阴性组一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率为8.91%(9/101),5年局部复发率为 4.95%(5/101),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χ2=8.2871)。三阴性组与非三阴性组的5年远端转移率分别为14.3(5/35)、11.88%(11/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 91.43%(32/35)、95.05(96/101),两组5年远端转移率、生存率差异显著(P=0.837,χ2=1.927)。
乳腺癌的发病率以逐年增长的趋势不断提升,已成为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癌症疾病,随着癌症诊断技术的不断创新,乳腺癌早期便被检出的比例明显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后5年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相对非三阴性组较高,但两组在5年总存活率以及远端扩散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尽管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进行保乳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相对较高,但在远端转移与存活率方面相对非三阴性组不存在明显差异。
[1] 谭莉,周茜,王艺蓁,等.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应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5,34(3):300-304.
[2] 刘炜.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12(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