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思维方式变革

2017-03-14 02:44宋海龙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系统

宋海龙

(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郑州 450001)

科技进步与思维方式变革

宋海龙

(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郑州 450001)

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深受科技进步的影响。远古巫术、神话、原始宗教孕育了行动性思维方式,古代的实用科学培育了经验性思维方式,近代前期的经典力学导致了机械性思维方式,近代后期科学的全面发展引致了辩证性思维方式,20世纪系统科学的创立产生了系统性思维方式,今天信息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信息性思维方式。

科技;思维方式;变革

思维方式是人类理性的认识形式,是思维主体、思维客体、思维工具等思维要素的结构功能的综合体现,是按一定程式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样式。科技发展不仅是思维方式变革的背景,而且是思维方式变革的动力,直接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内涵实质和面貌特征。

一、远古前科学时期行动性思维方式

在人类通过劳动刚刚从动物界提升出来的远古时期,人类社会处于渔猎经济时代和农业经济时代的早期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完全凭借体力,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获取生活资料,整体上处于蒙昧时期。这一时期,神话、巫术、原始宗教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而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尚未出现,至多可以说,在人类零星分散的意识观念中隐藏着孕育科技的某些胚胎和萌芽。鉴于此,可以将该时期称之为前科学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受活动范围狭小、知识经验贫乏乃至逻辑概念阙无等的制约,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缺乏系统的预见性、计划性、选择性,活动中遇到的大小困难和问题都有可能使人们心生畏惧而中止活动。当然,也可能在行动中侥幸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从而达到了目的。这是一种接近于动物本能式的活动,成功的概率极小。可以将这种缺乏理论甚至经验指导情况下一切靠直接进行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称为行动性思维方式。行动性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思维方式的萌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成熟的思维方式,更有别于19世纪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实践思维方式。

人类的行动性思维方式具有实体性和关联性等基本特征。行动性思维方式抽象程度极其低下,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实体性,即进行思维时不能离开实物而进行抽象概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乏抽象思维所需要的基本词汇概念。在早期人类的语言中,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多,表示一般意义的词汇少。根据人类社会学的研究,在一些原始部落,如居住在北极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对“雪”这个词汇有多种描述,如天上的雪、地上的雪、树上的雪以及房上的雪等等,但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雪”这个词汇。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如塔斯马亚人,用“像冰一样”形容冷,用“像火一样”形容热,但没有冷、热、硬等一般意义的形容词〔1〕。二是缺乏由概念构成判断和推理的逻辑规则。没有逻辑规则,就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连贯而抽象的思维形式。这一时期,在逻辑发展史上具有象征意义的时代远未到来,东方以墨子类逻辑为代表的理性思维及西方以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为代表的形式逻辑尚未形成〔2〕,人类尚处在逻辑发展的起跑线上。

行动性思维方式的关联性特征是指借助于类比、想象等进行思维。例如通过想象将发生在自然界的奇异现象赋予一种神秘的力量,通过类比将对付神秘力量的偶然成功的事例用在对付其他神秘现象,用类似哀祷、贿赂或示威等方式与想象中的神秘力量沟通、交流或对抗,并在这一过程中衍生出巫术、神话和原始宗教。遗憾的是,巫术、神话和原始宗教并不能保证总是有效,这就为思维方式的创新发展留下了空间。“原始思维专门注意神秘原因,它无处不感到神秘原因的作用。”“与任何思维的最基本定律背道而驰的,它不能像我们的思维所作的那样去认识、判断和推理”〔3〕。思维的关联性还表现在对一些事物的把握上。例如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游牧部落的人们,对于所牧养的马匹的形象能够清晰描述和记忆,如果其中一匹不幸丢失,他们会很快发现,但若问他们一共有多少匹马,他们就回答不上来〔1〕。

二、古代科学萌芽时期经验性思维方式

在从新石器晚期到16世纪中期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其间产生了对于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并孕育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萌芽。古代社会没有独立的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虽然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提升,总体上没有超越经验科学的层次。中国古代医学虽然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但它独立于现代科学规范之外,并未成为后世科学发展的基础和蓝本。古代科学主要包含在自然哲学、宗教乃至巫术、神话等社会意识形态之中。此时科学自身的这种依附性、模糊性使其不能对思维方式产生有效的影响和塑造作用。“科学与巫术的共同之处只在于两者都相信一切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巫术所认为的规律纯粹是事物规律呈现于人的头脑、经过不正确的类比、延伸而得出的;科学所提出的规律乃是对自然界现象本身耐心准确观察后得出来的”〔4〕。

在劳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经验,会给主体带来欢愉并强化记忆,如果这样的经历次数增多、通过交流获得此经验的人也能再现此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技艺,那么,这种技艺就演变成为了一种值得传承的公共经验了。列宁指出:“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不同的逻辑的式,以便这些式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5〕同时,劳动还催生出了作为思维载体、工具的语言、文字和符号系统,使得人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相对稳定的经验性思维方式得以形成。

人类的经验性思维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等基本特征。经验性思维方式的形象性特点是指基于事物的外部形象,通过联想、想象、类比等来认识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古代埃及、苏美尔、古印度及中国等文明分别独立地从原始图画创制出的象形文字就是经验性思维方式形象性特点的生动写照。形象性特点缘于实践经验知识的积累。基于实践经验产生的经验形态的科学技术,如有关天文、数学、矿物、医学、农学、建筑、水利等知识,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成果。

古代社会经验性思维方式的直观性表现在对世界本原的追溯、对世界秩序的把握及对万物变化的领悟等多个层面。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把世界本原归于水,猜测万物由水而来,并复归于水;该学派的阿那克西曼德把世界的本原归于“无限”,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毕达哥拉斯学派把世界的本原归于数,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火,德谟克利特则把世界的本原归于原子和虚空,猜想万物均由原子在虚空中的结合与分离形成。这些天才的直观和猜测成为近代科学滋生的沃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八卦说”等有异曲同工之妙。“五行说”把世界万物归于“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结合,把事物之间的转化看成是五种元素相生相克的结果。“八卦说”则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来把握和解释自然秩序,认为正是这八种自然现象的阴阳交感造成了大千世界的永恒运动。这些情况说明,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是直接以感官感知为基础,并将自己的经验外推,由己及人、由此及彼、由小及大,进而构想出世界的存在图景,猜测万物变化的原因。这种情况与科学水平低下直接相关,是科学萌芽时期和逻辑学幼年时期的必然结果。

三、16世纪中期科学体系初建时期机械性思维方式

16世纪中期以后,世界科技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开始于哥白尼“日心说”,完成于牛顿经典力学和道尔顿科学原子论的第一次科学革命,与随后发生的以瓦特蒸汽机、珍妮纺织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迪了人们的思维。然而,经典力学自身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把世界看成是僵死的、不变的,要说有改变,也只有机械的位移;作为建设宇宙大厦基本单元的“原子”,具有不可入、不可分、不可变性;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机制都可以用牛顿力学进行合理解释。例如生物界有生命力,社会领域有生产力,化学有化合力,自然界有引力、风力、电力、磁力,甚至用牛顿力学的吸引力与排斥力就可以完美诠释太阳系的形成。牛顿力学投射到思维领域,就直接导致了机械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机械性思维方式是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思维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方式只是片面地强调分析的方法与步骤,而忽视了事物的整体结构、内外联系和运动发展过程。机械性思维方式擅长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事物分解为要素和属性,再将这些不能再分的要素、属性隔离开来,作为孤立、不变的对象分别加以研究。机械性思维方式是科学有一定程度发展但又未获得充分发展,总体上处于搜集材料阶段的必然产物。

机械性思维方式具有实证性和决定性两个基本特征。近代兴起的实验科学以其可重复再现的事实摆脱了古代及中世纪学者们注重思辨的学术传统,将思维方式打上了实证的烙印。哥白尼的日心说建立在他长期进行天文观测取得的天体运行数据的基础之上;伽利略将自制的天文望远镜指向天空,发现了月球的环形山、木星的四颗卫星和太阳黑子。这一时期所取得的重要科学成就均建立在坚实的实证基础之上,并且强调任何理论、假说都要接受观察、实验的检验。正如达·芬奇所指出的:“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谬误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实性之母。”〔6〕

机械性思维方式的决定性是将事物的运动发展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特点。典型的机械性思维方式把世界万物看成是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只能做机械运动,因此整个世界不过是一台由齿轮、发条、杠杆、弹簧及润滑油等构成的巨大的机器而已。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指出,人与动物并无区别,只不过“多几个齿轮,再多几条弹簧”罢了,它们之间“只是位置的不同和力量程度的不同,而决没有性质上的不同”〔7〕。拉普拉斯则将这一思维方式作为公式推广到了整个宇宙体系,提出了宇宙决定论:“设想有一‘智神’,他知道一定时刻支配自然界所有的力,以及自然界的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那么,就可以用一个公式概括宇宙中最大的物体的运动和最小的原子的运动。对‘智神’来说没有任何东西不能被确切地知道,它对未来的东西如同对于过去的东西一样了如指掌。”〔8〕牛顿力学对于近代思维方式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四、19世纪中期科学全面发展时期辩证性思维方式

经过三个世纪的孕育,19世纪中期经典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19世纪上半叶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创立为标志,特别是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将科学的发展推向高潮,迎来了第二次科学革命。恩格斯指出:“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来说也能够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9〕紧随其后的电气化技术革命,形成了以电力、内燃机、冶金、电信为内容的技术群。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英国、欧洲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联动发生的生动局面。这次科学革命极大地冲击了以牛顿经典力学为支撑的机械性思维方式,为唯物辩证思维方式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辩证性思维方式是指用联系的、运动的、整体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思维的思维方式。辩证性思维方式认为,客观事物的内部要素之间及不同事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的,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是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统一,事物的部分、要素和属性一旦从事物整体中隔离出来,就会失去其在有机整体中固有的功能和属性。因此,机械性思维方式惯用的分析性、还原性方法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辩证性思维方式反映了客观事物辩证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出发,通过考察事物诸方面的相互联系,从整体上、本质上对事物进行的认识和把握。这种思维方式是科学从收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阶段的必然产物。

辩证性思维方式具有实践性和整体性两个基本特征。实践性是辩证性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辩证思维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强调思维的动力在于实践,思维的内容来自实践,思维的成果是否正确、是否有价值及价值量的大小均有赖于实践的检验。辩证性思维方式的实践性根植于19世纪科学大发展的土壤。例如此前作为工匠传统的经验性思维和作为学者传统的理论思维存在着两极对立的情况,倡导归纳法的经验论和倡导演绎法的唯理论水火不容,突出地表现在物理学和数学两大领域里。经验论认为归纳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方法,而唯理论则认为只有从正确的前提才能演绎出可靠的结论。对此,恩格斯指出:“归纳和演绎,正如综合和分析一样,必然是属于一个整体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设法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但是只有记住它们是属于一个整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才能做到这一点。”〔10〕355那么,应用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是否可靠呢?这还有待实践的最终检验。

辩证思维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即把世界视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的成就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证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磁能和化学能等各种自然“力”,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本质上是一致的;细胞学说让人们认识到一切植物和动物都统一于细胞这个基本单元,整个有机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生物进化论揭示了从最低级的生物到最高级的人类在起源和进化方面的统一性,阐明了整个有机界物种的多样性的内在原因。生物进化论“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11〕三大发现以及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使人们对无机界与有机界内部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幅自然界万物相互联系、辩证发展的图景被描绘了出来。恩格斯指出:“一切僵硬的东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10〕270

五、20世纪中期系统科学发展与系统性思维方式

20世纪初,爆发了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革命。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物质、运动本质上的统一性,颠覆性地变革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时空观和物质观。爱因斯坦指出:“从广义相对论产生以来,牛顿理论的支柱垮了,以前,人们认为牛顿理论的支柱应当是任何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这个支柱就是欧几里得几何。”〔12〕量子力学则以能量不连续性、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概率统计性事件等有悖于传统的科学理念,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思维观念。科学史家科恩指出,凡是学习过爱因斯坦理论的人,不可能再用他们过去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了〔13〕;我们也可以说,学习过量子力学以后,一定会对世界的因果性、确定性、决定性等有一个全新的理解。20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系统科学,可以看成是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延伸。1945年贝塔朗菲建立系统论,1948年维纳和申农分别创立控制论和信息论,标志着系统科学的诞生。20世纪下半叶系统科学的发展获得丰硕成果:1969年,普里高津建立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建立协同学;1972年,托姆建立突变论;1979年,艾根建立超循环论;之后,又产生了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及孤立子理论,从而将系统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系统科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观察认识世界的维度,转移了人们对事物关注的焦点:从事物构成要素转向事物自身系统,从有形实体转向无形信息,从可逆过程转向不可逆过程,从线性作用转向非线性作用,从简单性转向复杂性。观察视角的改变使人们对世界作为系统存在的本质获得了新的认识:要素具有非加和性,物质、能量、信息本质上是一致的,有序结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等等。与这次科学革命相伴随的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不仅开辟出人工智能、智慧金融、智能产业等新领域,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原有的机械、电气、电子、电信、化工、材料及能源等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真正进入到了自动化的新时代。这次科技革命,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引发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又一次变革,一种以结构性、动态性为基本特点的系统性思维方式应运而生。

所谓系统性思维方式是指把事物视为系统,从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出发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现实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视为构成上层系统的要素,亦可以视为由众多要素构成的系统。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无论是生物界还是非生物界,小至基本粒子,大至整个宇宙,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而系统无时无刻不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系统性思维方式的结构性强调从系统的结构认识系统的功能,通过寻求系统的最优结构,获得系统的最佳功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内部表达,功能是系统功能的外部表现。从结构的视角考察系统,存在着双向因果链:即上向因果链和下向因果链。上向因果链由要素指向系统、由下层系统指向上层系统。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关系一旦确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就确定下来,也就是说下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上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就是通过分析部分和要素可以认识整体和系统的分析方法的内在机理。反之,下向因果链由系统指向要素、由上层系统指向下层系统。作为整体的系统对要素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这便是综合方法的内在机理。系统性思维方式的结构性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新方法,而且揭示了传统思维方式的合理性之所在。

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动态性强调通过考察作为系统存在的事物的演化发展过程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系统科学认为,系统存在着有序与无序、稳定与非稳定两种基态。一个封闭的系统,会自发地趋于熵增和无序,破坏原有的稳定性,直至达到热力学意义上超稳定的死寂状态。对于任何一个开放系统而言,要维持它的有序状态,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就必须不断地向系统注入负熵流,即不断地耗散能量。明白了这一点,人们就可以通过寻求控制系统演化序参量变化的途径,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向系统输入负熵,引导系统向着所期望的有序方向演化发展。当然,由于系统内在要素之间存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系统的演化发展的具体方向和状态也必定会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人们必须彻底摒弃线性的、单值的、决定性的思维方式,树立非线性的、统计决定论的思维方式,在动态中调整认知方案、把握事物本质。

六、21世纪信息科技发展及网络普及应用与信息性思维方式

20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的新纪元。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世界上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历经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发展阶段,计算机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新一代计算机存储容量大、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逻辑功能强、仿真能力好,将人工智能变成为现实,部分模拟和替代了人的脑力劳动。从1997年IBM的超级电脑“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到2016年谷歌AlphaGo计算机以4:1战胜围棋名将李世石,让人们对人工智能刮目相看。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全方位渗入到社会生产、生活之中,仿佛一夜之间,各个领域几乎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到今天覆盖全球的因特网(Internet),网络的应用成为了当今世界中普及最快、影响最广的大事件。上网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换的最新最快的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常态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计算机信息网络为人类的思维营建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和平台,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性思维方式正在形成。

所谓信息性思维方式,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所获得信息和数据进行思维的思维方式。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物流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级阶段,人类获取和应用数据信息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特别是大数据对传统思维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网络上存储和流动着的海量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提取、管理、分析、处理之后,就会获得巨大的应用价值,成为进行判断、决策的可靠依据。《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指出,大数据时代的理念是:要全信息不要抽样信息;要效率不要绝对性、精确性;要相关性不要因果性〔14〕17-18。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信息性思维方式具有相关性和模糊性两个基本特征。

信息性思维方式的相关性是指人们在进行思维时不再刻意追求因果关系,只要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相关关系,就能加以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因果关系往往来源于经验的直觉,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正如休谟所指出的:“任何物象都不能借它所呈现于感官前的各种性质,把产生它的原因揭露出,或把由它所生的结果揭露出来。”〔15〕用相关关系取代因果关系,“既不损坏建立在因果推理基础之上的社会繁荣和人类前行的基石,又取得实际的进步”〔14〕23。例如亚马逊公司曾经高薪聘请书评专家引导消费者购买书籍,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公司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把握不同消费者购书关注的领域及购书习惯并适时加以引导,取得了不俗的业绩〔14〕70-71。其实,信息性思维方式的相关性并非对因果关系的彻底否定,而是对一种新型因果关系的有益探索。传统的因果关系建立在经典统计学的基础之上,是小样本时代的产物,可以称之为经典因果律;大数据时代的相关关系建立在量子统计学的基础之上,是全样本时代的产物,可以称之为统计因果律〔16〕。由此可见,科技进步对于思维方式的影响之深。

信息性思维方式的模糊性,是与传统思维方式的精确性、确定性相对应的,也可以称为不确定性或混乱性,指的是对于数据的来源,不能排斥那些模糊性的、不确定的部分,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变动性、实用性。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指出的,如果仅执迷于精确性,则95%的数据都会损失掉而无法使用。相反,如果接受模糊性,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使用数据,从而实现结果的最优化。例如谷歌公司翻译系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拥有一个充斥着语法、拼写错误的庞大的模糊的语料数据库。谷歌翻译部的弗朗兹·奥齐曾说:“谷歌的翻译系统不会像Candide一样只是仔细地翻译300万句话,它会掌握用不同语言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的数十亿页的文档。”足够大的语料库保证其自身的优秀〔14〕46-56。其实,大数据时代信息性思维方式的魅力即在于通过对表面上看似混乱、模糊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精确的、确定的结论,以方便对事物发展作出正确的预测〔16〕。

总之,受科技进步的影响,思维主体的能力逐步提高,思维客体的领域逐步拓展,思维工具的功能逐步增强,人类的思维方式呈现出由经验向理性、由静态向动态、由简单向复杂演化的趋势。纵观人类思维方式演化的历史,从古代的行动性思维方式、经验性思维方式,到近代的机械性思维方式、辩证性思维方式,再到现代的系统性思维方式、信息性思维方式,呈现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而每一次否定,都是对前一种思维方式的扬弃,都比较地前进了一步。当然,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思维方式还会发生新的变革,思维能力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郭涤.人类思维方式的历史演变〔J〕.理论导刊,1989(1):28-31.

〔2〕刘邦凡,史悦.古今中外类逻辑思维的起源与发展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11):5-9.

〔3〕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

〔4〕詹·乔·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下卷〔M〕.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1006.

〔5〕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0.

〔6〕W.C.丹皮尔.科学史〔M〕.李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65-166.

〔7〕拉美特利.人是机器〔M〕.顾寿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

〔8〕陈筠泉,殷登祥.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1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许良英,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71.

〔13〕I.B.科恩.科学革命史〔M〕.杨爱华,李成智,李长生,等,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419.

〔14〕舍恩伯格·W·M,库克耶·K.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5〕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28.

〔16〕宋海龙.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变革的哲学意蕴〔J〕.理论导刊,2014(5):88-90.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inking Mode Innovations

Song Hailong

(PLA Strategic Support Forc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changing the thinking mode of human beings.Ancient witchcraft, mythology and primitive religion had created an action-oriented thinking mode;The ancient practical science had cultivated the empiric thinking mode;Newtonian mechanics had given birth to a mechanical thinking mode;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n late modern times had produced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mode;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atic sc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 had produced a systematic thinking mode.Today,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giving birth to information thinking mo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nking mode;innovation

B804

A

2096-2266(2017)09-0042-07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9.008

(责任编辑 杨朝霞)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理论认识与实践对策研究”(2015603506);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育教学资助项目“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学科方向建设规划研究”(XDJY1-2016009)

2017-03-21

宋海龙,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