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9)
汉语专业维吾尔族学生学习动机浅谈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9)
新疆开展双语教育工作以来,各大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有提高趋势。但是部分来自南疆地区的学生在汉语口语、写作等方面仍然遇到困难。本文以100名汉语专业维吾尔族高校学生为样本,以《学生动机量化表》为调查工具,重点讨论汉语言专业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学习汉语言内外动机总体没有太大显著差异,但外在动机占较高分数。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针对性的开展汉语教学,特别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以及对将来毕业就业有用的学习材料着手。
汉语言专业;维吾尔族学生;学习动机
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不仅要依赖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更多地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已经在我国研究中形成一个中心课题,它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或者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率。
学习动机一般是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形成。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前者是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学生通过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所引发的学习动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后者是影响学生学习汉语的外部因素,包括来自家长的压力、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等长远目标所产生的远景性外部动机,以及为应付学校考试、拿文凭、得到教师的表扬、在同学面前有面子等近景性外部动机。
我国目前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普通大中小学生,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较少。自新疆普及双语教育工作以来,为了更好地促进双语工作的发展,新疆各大高校均开设汉语言专业。来汉语言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汉语,但汉语言水平仍然较低,不能和大城市高中双语班的学生相比较,尤其口语、语法和写作始终提高较慢。由于语言、文化、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刚入校时感到不适应,慢慢地学习跟不上就产生退学的念头。进入高年级之后随着课程难度和学习压力的增大,容易出现焦虑、自卑、情绪低落等情况。而且大部分汉语言专业的学生除了本专业的课程资料外,其他相关书籍的内容出现不太理解的情况。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双语教育工作,正确认识汉语言专业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了解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联系,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力图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出安全、有动力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对知识和学习策略的掌握。课堂中形成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一)研究问题
汉语言专业维吾尔族学生学习动机研究。
(二)研究对象
笔者是名高校老师,教授汉语言专业学生。学生对象是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少数民族同学,主体是维吾尔族。通过阅读文献以及搜寻语言文学专业的书籍,访谈并根据学生学习动机量化表,对大二、大三年级的 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6份,收回率为96%。女生45个、男生51个。其问卷分析如下。
(三)研究工具 (学习动机量化表)
该量表共有23 道题目,分为三个维度,采用从 “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 个等级记分。调查问卷的前8道题是关于学生家庭来源及父母文化程度等个人情况分析。根据问卷,笔者把学生的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有外部压力和奖惩情况,以及对学习情境动机,内部动机是兴趣和文化融合来进行分析。本研究获得的所有数据均通过EXCEL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四)抽样调查结果
1.关于外部动机相比较
2.关于内部动机之间相比较
3.关于内外部动机分析
(五)研究分析
外在动机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是B、D选项,“不符合”与“符合”的选项中明显。外部动机有父母压力下学习或者是依据成绩好坏进行学习、跟奖学金挂钩等题型。外在动机上学生的选项比较高的是D选项,那就是“符合”这项答案。据笔者了解,这些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父母多数为中学学历,在100个学生中有10名左右是个别情况。总体,学生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收入不稳定,加上昂贵的学费,刚开始来上此专业也因为父母的压力,毕竟高三复读一年又是一笔大开支,而且有同学担心复读照样考不上理想学校。于是,大多数学生会更多地把外在压力、奖惩与自己的学习动机挂钩,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由于进入高年级,因为面对毕业,开始思考将来从事的工作或选择的出路,这样来自外在的压力增加。因此大三年级外在动机比大二年级明显,但是关于期待奖学金等物质奖励会比大二年级时候程度低。原因是学生到了高年级,学习成绩已稳定,不会再大起大落,班级里前几名同学之外,其余同学对奖学金或者教师的表扬不太在乎。尤其是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基本不怎么听课,甚至对旷课的情况也无所谓。
我们把兴趣和文化融合放在一起作为内在动机分析。据分析大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大二年级高。通过访谈得知,大多数大三年级教材难度虽增加,但更贴近专业方向,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大一和大二年级中,教材普遍简单,有些词汇还是高中学过的,教材内容过时吸引不到学生。除此以外,在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随着词汇量增加,日常听说能力也整体上升。课堂上不仅能更好地听懂教师讲的课,课下看汉语电视连戏剧,或者与汉族朋友交流不受太大局限。时下最流行、最普遍使用的软件都是用汉语操作,这点也激发学生学好汉语想融入社会主流文化的内在动机。关于文化融合,大部分学生在问卷上选出的是愉快地接受汉文化。访谈中,学生们告诉我,他们非常想交汉族朋友,希望更多地了解汉文化。学校提出民汉合宿的建议,多数人积极报名。有些学生还认为多交汉族朋友会比较酷,在朋友前有面子。总结来说,汉语专业的维吾尔族学生不仅仅把汉语当成第二语言,更多地是把它当成融入社会、探索汉文化的语言。
最后分析学生内外部动机,学生选择外部动机占多数,男女生之间差异较小,可忽略。笔者认为,学生更多地考虑到将来就业的问题,这点与社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不好就业有关系。而且他们是学习汉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新疆几乎是全体少数民族高校生都学习汉语,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民考汉,汉语水平非常高,对于就业来说、优势明显。所以学生多数担心此专业没有任何特长,以后不知道会从事什么工作。
汉语专业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学习动机中外部动机比较强,内部动机是高年级高于低年级学生,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明显。
高校对汉语专业学生的教材应严把关,力求教材高质量、有针对性以及贴近时代的发展。
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变化,而不仅仅把目光盯在学生课堂表现上。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注意对其部分的关注,充分给学生营造出安全、有动力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课堂中形成一种愉快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都全体参与到学习中,最终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吴明海.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游戏及其文化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6(5).
[2]陈天序.非目的语环境下泰国与美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4).
[3]杨眉,欧阳美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倦态的现状及成就动机分析[J].教育观察,2013(3).
[4]游永恒.论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倾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2).
[5]托娅,杨京鹏,夏增艳.新疆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英语学习动机探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4).
[6]吴霞,古丽扎·塔里普 .新疆师范大学理科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学习动机类型以及男女生学习动机类型差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
[7]范春,林张大均.学习动机研究的特点、问题及走向[J].教育研究,2007(7).
H19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