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晓阳+郎艳林
石阡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通过硬件完善和“软件”提升,与建档立卡精准脱贫挂钩,尽全力办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贵州大学一间教室里,来自石阡县甘溪乡铺溪村的大一新生小刘正在认真听课。和很多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一样,小刘能够顺利入学,得益于“雨露行动·圆梦计划”项目,这个由扶贫部门开展的帮助农村贫困大学新生顺利入学的资助项目,给她发了4000元资助金。
铺溪村今年有8名学生考上大学。除了获得“雨露计划·圆梦行动”的资助,他们还各自获得了石阡县委组织部牵头帮扶部门捐赠的2000元钱和铜仁市道路运输局资助的1200元钱。
“女儿到学校以后,每学年还可以申请4830元的教育扶贫专项资金”,小刘的父亲刘远高说,家里虽然困难,好在国家政策好,孩子的教育负担并不算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石阡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杨芳权告诉记者,石阡历来重视教育工作,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培养提升师资队伍,通过硬件完善和“软件”提升,与建档立卡精准脱贫挂钩,尽全力办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教育红利
又是中午开饭时。甘溪乡甘溪小学的食堂变得热闹起来,400多名小学生拿着自助餐盘排队等候食堂工作人员给自己添菜。
“学校食堂每天为学生准备三菜一汤的营养午餐,注重食品安全,注重荤素搭配。”甘溪小学校长杨芳胜介绍,自2012年3月全省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甘溪小学就为每个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午餐”。
为更好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今年以来,石阡成立了由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首先就是要把国家政策完全彻底的落实、兑现到位,确保每个阶段的孩子都享受到教育的政策红利。”石阡县教育局局长冯浩昌介绍,2016年,石阡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人每天吃上4元营养午餐;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计划,确保寄宿在校贫困学生享受到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资助;实施中职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计划,确保每个中职学生享受每年2000元的学费免交政策、家庭经济困难中职生享受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计划,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每人每年2000元的助学资助;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确保建档立卡户困难家庭学生获得中职阶段“两助三免(补)”、高中阶段“两助三免(补)”、普通高校学生“两助一免(补)”的全部资助;同时实施学前教育中央和省奖补计划资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享受每人每年500元的困难资助。
“仅保障学生就学就餐,中央财政给我们的资金已达8000万元,支持力度非常大。”冯浩昌说。
位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石阡县是典型丘陵地貌,大部分学校为山区学校,典型特点是“点多、面广、人少、路远”,即教学点多,学校辐射面广,学生人数少,交通不便。
全县278所学校,其中普高4所,职校2所,初中1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124所,幼儿园123所,特殊学校1所,学生71138人。石阡县今年要做到“两个确保”,将65651名贫困人口的档案和教育档案并轨,确保贫困户的子女圆满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任务;如果贫困户的子女考上大学,一定要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跨进大学校门。
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教育氛围
石阡县的教育发展最早要追溯到明朝。明永乐十年(公元1413年)石阡设府,次年设儒学,先后建学宫于府署南侧,建镇东书院于城东五老山麓。镇东书院兴建45年后,石阡人费广第一个考中进士,官至部郎、御史,入载《中国人民大辞典》。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知府吴维京创建明德书院。清乾隆28年(公元1763年),罗文思等几任知府对教育尤为重视,捐资补修学宫、重建明德书院,清嘉庆22年(公元1817年),石阡人成世瑄、徐培琛、张海澜同科登进士,成为教育史上一段佳话。
今天,石阡府文庙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这座闹市中古色古香的安静院落常常引来游人参观。
正是有良好的传统,石阡历届政府都特别重视教育工作。近三年在县财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石阡先后投入教育资金18.3亿元,以穷县办大教育、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释放教育扶贫的精彩。
9月20日,阳光明媚,甘溪幼儿园彩旗飘飘,中班的十多名小朋友在老师引领下排队进入教室喝水、玩游戏。
甘溪村村民刘远忠的孙子就在这个幼儿园上学,“学校每月都有一天家长开放日,我们去看了,孩子很开心,我们也很放心。”刘远忠的爷爷刘光荣曾在1934年10月给红军当向导,带领三千多名红军冲出敌军包围圈,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贡献。
甘溪幼儿园有幼儿178人,分为六个教学班,教师12人,开设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门课程。甘溪乡还利用闲置校舍改建了四所山村幼儿园,按照中心幼儿园标准进行统一配置。目前,甘溪乡幼儿入园率达85.9%。石阡县300多个村,平均每三个村有一所幼儿园。
2014年3月,铜仁市启动山村幼儿园建设两年行动计划,决定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建设山村幼儿园2060所,让全市所有农村儿童都能够进幼儿园。
在完成铜仁市“两年行动计划”的前提下,石阡今年启动“第三年行动计划”,对36所幼儿园进行提升改造,对每所达到提升改造要求的支持10万元资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扶贫先扶智。
今年7月,石阡县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资金用于奖励全县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并用于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
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基金会第一次公开募集教育资金,就募集到180万元。石阡县委县政府亦将获得的铜仁市发放的烤烟产业奖励资金93万元全部转入教育基金。
结对帮扶构建石阡特色教育
石阡县第三高级中学最近与贵阳一中再次签署为期3年的教育交流帮扶框架协议书。根据协议,贵阳一中为石阡三中提供教育教学及管理培训平台,石阡三中每年分批次送教师到贵阳一中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跟班学习;贵阳一中定期派人到石阡三中开展教育帮扶活动;两校互派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双方搭建网络共享平台,共享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两校将以结对为平台,通过业务指导、教学观摩、实地参观、跟班学习、送教下乡等多种方式,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发展。
从去年起,石阡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带队,到全省排名前十的高中一一进行拜访,实现全省优质高中一对一帮扶石阡高中,从而激发教师热情,提升办学质量。每年请教育界的专家来石阡开展培训,把好的新的教育理念引到石阡来。2016年,石阡县初中升学率综合评比在铜仁市排名第一,高中升学率在铜仁市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石阡每名机关干部指导帮扶一所學校,关心学校的教育质量、帮助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石阡县委宣传部对口帮扶伍德中学,每个月至少要去一趟学校,了解学校建设、教学质量、帮助解决一些问题。
目前,石阡县106名机关干部分别指导帮扶一所学校,实现县领导包片、部门包校,重点关心关注乡镇学校的发展建设。
石阡立足县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设置具有石阡特色的专业课程。石阡拥有42.5万亩茶园,茶园规模位居全省第二,石阡的职业教育开设了茶叶专业,培养输送茶叶加工、销售方面的人才;开设市场营销专业,重点培养农村电商方面实用型人才;开办旅游导游培训班,与石阡县打造旅游大县的战略目标相呼应。
“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工作一定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石阡教育界人士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