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锋
摘 要 国际化合作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内涵。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化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于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化合作应拓展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模式,积极与国外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合作发展联盟,开展合作教育项目,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配合“一路一带”战略,逐步实现由“引进来”战略向“走出去”战略的转型发展,实现由“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引进特色高等教育资源”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化建设;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4-0048-04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试点高校开展与国外同类高校合作办学,与教育援外、对外投资等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相结合走出去办学。充分发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等作用,与国外相应联盟、协会开展对等合作交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研究和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国际化建设现实问题和意义、合作模式,对于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化合作的战略意义
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处于地市级城市,肩负着为地方(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艰巨任务,也肩负着引领地方(区域)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其国际化建设在增加教育资源、缓解教育供求矛盾、借鉴先进办学经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拓展筹资办学渠道、规范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1]。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国际化建设。
(一)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化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相对较低。截至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综合实力不强等原因,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还停留在学生交流项目和教师交流项目,且数量有限。與国内重点大学相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应用性科研交流与合作项目、与国外行业企业交流与合作项目、与国际重要高等教育组织和机构交流与合作项目等深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象有待拓展。过去,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模仿老牌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办学思路,把合作的对象重点放在国际名牌高校上,国内高校与欧洲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合作办学相对匮乏[2],而国际知名的应用技术大学恰恰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对象。
国际交流与合作内容不够广泛。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学生与教师的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对引进国外高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人才培养标准、应用型专业及其课程和教材建设标准等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对开展与国外高校科研项目的交流与合作重视不够。
(二)国际化合作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国际化合作是提高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很注重与本国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也很注重与国外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要借鉴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与世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接轨,提高自己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国际化合作是提高学校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手段。与国外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广泛开展教师交流与合作项目,学习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与服务经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整体水平。
国际化合作是提高学校应用性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学习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进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校应用性科学研究整体水平。
国际化合作是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为地方培养更多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以为地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并通过“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一桥梁,搭建地方行业企业与国外行业企业的联络平台,提高本地行业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国际化合作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欧洲绝大部分应用技术大学都把“国际化”作为自身的发展战略之一,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也都把“国际化”与“地方性、应用型”并列作为自身的发展特色,国际化发展速度的快慢、国际化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标尺。
国际化合作是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对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依靠国际化合作极大提高了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对外影响力。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也应借鉴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进一步加强中外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最终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对外影响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化合作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国际化课程交流等,与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存在较大差距。
(一)校际合作模式
校际合作模式,即新建本科院校与国外某所高校或几所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包括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项目,这种模式分两大类:一类是有办学实体的中外双方共同经营的高等教育机构;另一类是两所高校在自愿的基础上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分担专业课程和提供实习及研究条件[3]。这是我国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二)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新建本科高校与国外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包括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项目、应用技术型科研项目、企业发展规划、市场调研、法律咨询以及异域文化培训、职工专业技术培训等。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把“国外企业实习”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如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学习方式有国外学习、国外实习和暑期学校3类。学校 24 小时更新网站实习信息,并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每学期举办如何去国外学习的讲座,帮助学生查找德国在国外的企业目录,落实实习企业[4]。
(三)校地合作模式
校地合作模式,是新建本科院校与国外地方政府或教育机构组织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包括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项目。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很注重利用国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国教育行业协会、各国产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官方、半官方、非官方机构组织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建设。
三、新建本科院校国际化合作的推进策略
(一)与国外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建立合作发展联盟,积极开展合作教育项目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对象相对较少,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尽管只有土木工程、企业经济与经济信息、电子与媒体技术、机械、继续教育5个院系,但与世界 50 个国家的 140 多所大学建立了伙伴大学关系,与伙伴大学互认学位,鼓励学生去国外学习和实习,鼓励教师与员工作为访问学者与访问员工进行国际化交流[5]。“十三五”期间,我国转型发展示范校应充分借助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这一优势平台,积极开展与国外知名应用技术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数量,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努力提高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二)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学校国际化
目前,制约新建本科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瓶颈”就是国际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匮乏。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很注重借助政府资金、行业资金和企业资金推动高校国际化合作。“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国际化建设专项资金;另一方面,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与本地(区域)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尤其是地方企业资金推进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配合“一路一带”建设,推进学校國际化
目前,我国政府着力推行“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又是我国“一路一带”建设的关键期,转型发展示范校应紧紧抓着这一发展机遇,与地方政府联动、与地方企业联动,积极开展与“一路一带”覆盖区域各国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高校先行,示范带动,引领地方(区域)“一路一带”建设;另一方面,紧跟政府和企业“一路一带”建设步伐,借助政府、企业“一路一带”建设力量,积极推进与各国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丰富地方(区域)“一路一带”合作建设内容。
(四)逐步实现由“引进来”战略向“走出去”战略的转型发展
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还是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更多的还是学习国外高校的办学经验、借助国外高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一种以“单向”为主的“引进来”国际交流与合作方式,而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应是“双向”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式。未来数年,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大国际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化教学水平,建立国际教育学院机构,健全与国际接轨的资格框架6级、7级标准课程体系,完善海外留学生管理与服务制度,逐步实现由“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型发展。
(五)逐步实现由“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引进特色高等教育资源”转型发展
德国基尔应用技术大学赫尔穆特·迪斯波特(Helmut Dispert)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集教育、研究、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的国际性跨文化整合过程[6]。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科学研究提高服务地方(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与此相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地方(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引进国外高等教育教学资源时有目的、有计划地优先引进地方(区域)行业企业急需的人才培养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引进的要实用,引进的要管用,输出客体和引进主体既可以“和而不同”,同时又需要相互结合甚至走向融合,并有所创新[7]。一方面,学校应树立主动服务意识,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一起联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充当地方(区域)行业企业与国外行业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牵线搭桥,直接为地方行业企业提供急需的国际化专门人才、产业发展前沿性科技成果、世界最新产业发展信息等,以特色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促进学校国际化特色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谭贞.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双重作用[J].现代教育管理,2009(3):24-26.
[2]李丽.上海高校与欧洲应用型技术大学合作办学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5(22):74-77.
[3]葛忠强,等.应用技术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25):232.
[4][5]张敬玲.德国应用型技术大学国际化办学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81-82.
[6]王斌锐,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学生交流[J].世界教育信息,2015(20):10-20.
[7]谭贞.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模式优化[J].教育与经济,2007(3):57-60.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Yang Xinfeng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s one of important conno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ly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raining, the level of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s,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the school and enhance the school abilities to serv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ur newly established colleges should exp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different colleges, enterprises and local authorities,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foreign famous applied university to establish the cooperative developing association and carry out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 meanwhile should coordinat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so as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s of from the "introducing" strategy to the "going out" strategy, and from the “introducing high-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to the “introducing characteristic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 newly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uthor Yang Xinfeng, lecturer of Huanghuai College (Zhumadian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