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伟
【摘要】大提琴作为一种常见乐器,极富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其构造特殊,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演奏技巧进行合理掌握,并兼顾该过程中的音乐表现力,以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大提琴的艺术魅力及演奏音乐表现力,为演奏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提琴;音乐演奏;表现力
一、前言
大提琴演奏中,需要兼顾多方面内容。假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不注重情感抒发,会使演奏内容过于苍白,很难提升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及感染力。故而,要认识到情感传达的重要性,充分领悟音乐的内涵,提升其整体表现力,使音乐作品得到完美的诠释,达到良好的大提琴演奏效果,为其开拓更加广阔的音乐及艺术空间,实现整体演奏水平的提高。
二、大提琴的艺术魅力
大提琴音域宽广,极具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音色优美、委婉、沉重、苍凉,演奏过程中,乐音独特、悠扬,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2、大提琴无论是音域,还是音色,都极具人性化,带给人一种温暖、真挚、舒适之感。听众能依据美妙的音符,在内心勾勒中具体的情境及画面,极富感染力,也很容易使人们产生心灵的共鸣。3、我国大提琴音乐作品,内容丰富,意蕴深远,艺术性与创造性兼备。以《国殇》为例,大提琴因其独特的音质及乐器优势,展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使其更具感染力,也为音乐作品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发展空间。
三、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提高方法
1、培养作品分析能力
大提琴演奏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演奏内容及技巧,更强调学习者或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及表现能力。演奏者要对音乐背景知识及艺术修养进行充分考量,便于学生在大提琴演奏中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该过程中,对学习者及演奏者要求比较高,其要明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情感等,并在大提琴演奏中,予以充分表現。演奏者要用心感知音乐作品,回味作品意境,使其更富艺术感染力,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音乐作品分析中,要考量作品的知识内容及创作背景,合理把控时代背景及作者情感,以找出大提琴演奏过程中的情感着力点,使演奏过程更具感染力。不同时期和地域的音乐作品,其表现特点及风格各异,直接关乎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及情感走向。时代特征的把握,便于作品风格和情感的理解及诠释。
对音乐作品背景知识,进行单一的理解,很难满足大提琴的演奏要求,提升作品表现力。要引导演奏者分析作品曲式结构,以对音乐作品具备直观性理解。具体方法如下:(1)合理判断曲式结构;(2)划清作品乐段;(3)乐句划分;(4)明确音乐作品的主题;(5)把握主题动机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完成上述实践之后,对演奏者进行合理引导,借助视奏,帮助演奏者明确段落主题音乐,以对演奏者的视奏能力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和启发,从根本上对音乐作品的风格和内涵等,进行整体性把控,实现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为大提琴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开拓广阔的音乐表现空间。
将舒曼《梦幻曲》作为案例,分析曲式结构。这首小曲韵律宽广,意境优美,营造出的乐曲氛围极为温暖。因大提琴音色深沉,故经常作为大提琴独奏曲用以音乐会中。采用F大调,4/4拍子,以单主题发展的三部曲式结构为基础。演奏之初,高音上的长音,平稳、宁静,继而是连奏音型,委婉动听,恰似美好的童年回忆。乐曲缓缓流淌,节奏平稳,宁静中又带着跌宕。至第二句,出现向上大六度跳进,意境更为深远,想象更为开阔,后逐渐舒缓。中段是对第一段音乐主题的深化,重复初段的基础上,采用降七级音,增强乐曲的曲折性,为下一句转入降B大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之,力度配合,使乐曲更加高昂,到达高潮。其前段以类似于降B大调展开,在降B大调与d小调之间进行微妙游离,由d小调构成和声织体。第三段再现第一段情境,使意境更加朦胧,作品更具表现力。
2、培养音色分辨能力
音色在大提琴演奏过程中,极为重要,有助于情绪色调和情感活动的表达,使听众的联想和想象更加丰富,增强情感张力。音色极具表现力,是大提琴演奏过程中需要兼顾的重点内容。演奏者要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兼备。而大提琴演奏过程中,包含和声、复调、织体等技术方法,音符架构极为和谐,营造出一种悠远的艺术情境。大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既要注重技术层面的把控,又要认识到音色的重要性,采用正确的演奏方法,使音色的呈现恰到好处。
在大提琴演奏过程中,要注重用耳朵进行倾听,以保持声音的流畅性,使音色更加动听,确保大提琴演奏出来的音色更加纯正。音色变化指的是色彩与色调的变化,具体实践中,不仅要进行单一的演奏,更要学会用自己的耳朵去辨别声音。假使大提琴演奏过程中,仅用右手持弓,没有兼顾手臂动作,会使声音比较单薄。而如果仅注重右手手臂动作,没有使肩、上臂、肘、腕等充分发挥作用,会使大提琴演奏过程中,声音过于干涩,缺乏畅通性和连贯性。大提琴演奏过程中,要双手、耳朵、眼睛并用,通过乐曲辨别,寻求最佳音色,提升音乐表现力,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
以《江河水》为例,经由二胡曲改编而来,是对我国民族乐器二胡音响效果的模仿。学生能够对装饰音进行准确演奏,但是缺乏二胡的韵味。具体演奏实践中,要对二胡的滑音效果进行充分考量,使装饰音的演奏更加精巧、细腻,继而进行聆听,以对演奏过程中的音色进行准确判定。音色分辨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的练习及教授者的启发,为大提琴演奏者树立良好的音色概念,充分发挥大提琴演奏过程中的音乐表现力,实现音乐作品内容的诠释和情感的传达。
3、培养力度控制能力
力度是大提琴演奏过程中的一大要义,它既能够实现情感传达,又能够实现音乐的对比及发展。力度能够对大提琴的声音效果进行直观性表现,二者互为关联。无论是大提琴演奏过程中的激情豪迈、雄伟悲壮等强烈情感,还是呢喃细语、甜蜜泣诉等复杂情感,或是高山流水、平湖秋月的大自然之美,都是通过力度变化产生的音响效果实现的。大提琴演奏过程中的力度变化,为音乐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力及广阔的表现空间。
大提琴演奏过程中,力度的把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演奏者因受技艺水平的限制,忽略乐谱中的力度标记,在强弱记号的表现中,过于机械,很难实现力度、旋律走向与音乐情绪的充分结合。力度并不仅仅是以p和f记号为准的拉强和拉弱,要对力度的变化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使整体表现过程更加自然、和谐,以构建广阔的乐曲空间。大提琴演奏中,要依据具体的乐曲背景,对不同力度的音响效果进行科学比对,以对该过程中的力度声音进行良性分辨,并在反复练习和倾听过程中,寻求最佳拉奏力度,使大提琴演奏过程中更具音乐张力和表现力,实现技术和艺术层面的双向突破。
四、结语
大提琴的外观极为雅致,音乐旋律美妙,风格独特,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演奏者要依据大提琴的乐器特征及音域特点,结合具体的乐曲,对演奏过程进行合理把握,使其更加专业。与此同时,也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兼顾音乐演奏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力,不断提高整体演奏技能,使大提琴演奏更具吸引力,提升其整体艺术品格,确保演奏者的整体技艺水平和情感表现力,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昕阳. 对提高大提琴演奏音乐表现力的思考和建议[J]. 艺术科技, 2015(04):154.
[2] 谌 娟. 如何提高大提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力[J]. 音乐时空, 2015(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