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感受小浣熊犯错之后不安的情绪;
2. 知道每個人都会犯错,但知错就改;
3. 能用比较清楚、连贯的语句承认自己犯过的错误。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浣熊与小狗、小马、小鸡、梅花鹿的手偶;爸爸、妈妈、老师、婆婆、爷爷、阿姨等的图片;熊二犯错的视频。
经验准备:认识常见的动物,知道他们的脚印是什么样;有观察过别人犯错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浣熊表演,导入“小浣熊被子被弄脏”的问题
教师出示小浣熊手偶:今天早上,我接到小浣熊的电话,说碰到了一个难题,想请我们帮忙。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开头(出示弄脏的被子)。
师:小浣熊的被子怎么了?那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出示动物图片,抛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回忆与“动物的脚印”相关的经验,调动幼儿的认知参与。)
二、观看布偶表演,感受小浣熊犯错后尴尬的情绪
教师完整地用动物手偶表演《是谁弄脏了我的被子》的故事。
师:听完故事,小朋友们知道是谁弄脏了被子吗?
师:故事的最后,小浣熊尴尬得脸都红了。为什么它的脸会红呢?
师:如果你是犯了错的小浣熊,你的感觉会怎么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玩偶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在层层递进的故事内容中,知道小浣熊犯的错,体会犯错之后不安的情绪。)
三、集体交流讨论“别人犯过的错误”
1.出示幼儿身边人的图片,知道身边的人都会犯错。
师:只有小浣熊会犯错吗?你还见过谁犯错吗?
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人进行描述(爸爸、妈妈、老师、婆婆、爷爷、阿姨等)。必要时,让幼儿表演一下。
2.观看熊二犯错的视频,知道动画片里的主人公也会犯错。
师:那只有我们身边的人会犯错吗?动画片里的人会犯错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组织幼儿说说“谁会犯错”,让幼儿发现和感受每个人都会犯错,并在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了解人都会犯错,犯错没什么可怕。)
四、分享交流“自己犯过的错误”
师:那你犯过错吗?你们能告诉我吗?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犯过的错,并对幼儿的回答予以正面回应。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组织幼儿说说“我犯过的错”,让幼儿发现自己与别人都会犯错,并在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了解人都会犯错,犯错没什么可怕的,只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一样是英雄。)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想想自己的优缺点,并且想一想怎么改正自己的缺点,并把它画在纸上。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幼儿在承担错误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缺点并学会改正缺点,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教学建议:
1.结合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学点和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教师讲述道理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故事情境让幼儿感受犯错误之后不安的情绪。还可以让幼儿通过直觉行动的学习方式将个体的思考放在故事情境中加以验证、分享、调整。
2.中班孩子的思维比较单一,教师的引导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幼儿在“发现小浣熊犯过的错误——发现身边的人犯过的错误——发现自己犯过的错误”层层递进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幼儿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升华主题。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幼儿园)